物理复习赢在高考

发布 2022-01-11 12:42:28 阅读 6530

人教版高一物理专题-

学习过程]一。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核心,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的,熟练掌握牛顿运动定律是学好力学的关键。

一)解题的基本思路。

1. 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在物理过程中,一般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常选取我们了解得相对较多的那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2. 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示意图,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指确定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判断物体是做加速直线还是减速直线运动,或是曲线运动。

3. 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将各个力沿坐标轴方向进行正交分解。

有时为了解题的方便,而选取互相垂直的两个力的方向作为x轴和y轴,将加速度沿坐标轴进行正交分解。总之,坐标轴方向的选取要视具体问题灵活运用。

4. 列f=ma方程求解:如果还无法求出未知量,则可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求解加速度是解牛顿运动定律题目的关键,因为加速度是联系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之间的桥梁;如果不求出加速度,则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无法建立起来,也就无法解题。

二)题型举例。

1. 马拉车问题。

马拉车沿平直道路加速前进,车之所以能加速前进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还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呢?

类似的问题还有拔河比赛问题: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是因为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吗?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回答这类问题。

例1] 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 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 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c. 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 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分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与拖车的相互拉力,应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拖车之所以能加速前进是因为受到了向前的合力的缘故,即: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所以正确选项为b,c

2. 合力、加速度与速度间的关系问题。

由f=ma可知,加速度与合力一一对应,但因加速度与速度在大小上无对应关系,所以合力与速度在大小上也无必然的关系。

例2]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度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历时1秒钟;随即把此力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分钟,在此1分钟内( )

a.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b.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

c. 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继续向东运动。

d. 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

常见错误:很多同学认为速度与合力间也有对应关系,当合力的方向改变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随着改变,结果错选了b选项。

正确解法:与合力相对应的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第1秒内物体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秒末合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加速度的方向也随着改变,但由于惯性,速度方向并未改变,在第2秒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秒末速度减小到零,按此推理,奇数秒末物体向东的速度最大,偶数秒末物体的速度为零,因此1分钟末,物体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d选项正确。

3. 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间的对应关系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是牛顿第二定律,它揭示了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其受力情况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就是整个力学的中心思想,即。

受力情况运动情况。

静止或匀速()

变速运动()

在思想中建立这种因果性的对应关系,是学好牛顿定律的基础。

例3] 风洞实验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1所示。

图1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

解析:1)设小球受的风力为f,小球质量为m,因小球做匀速运动,则。

又f=0.5mg 即。

2)设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摩擦力为,选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各个力正交分解。

沿杆方向有。

垂直于杆的方向有。

将,,代入以上各式可解得,由可得。

4. 瞬间问题(略)

5. 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问题。

此类问题难度较大,一般多出现在高考的压轴题中,解此类题目不但要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还要考虑两物体间的相互联系,例如:两物体位移速度加速度间的关系等。

例4]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面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重合,如图2。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将桌布抽离桌后,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图2分析:当桌布沿水平方向加速度运动时,圆盘会在桌布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下,也沿水平方向做加速度运动,当桌布抽离圆盘后,圆盘由于惯性,在桌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在桌面上。

解答:设桌长为l,圆盘的质量为m,在桌布从圆盘下抽出的过程中,盘的加速度为,所经历的时间为,盘离开桌布时,盘和桌布的速度分别为和,桌布抽出后,盘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所经历的时间为。

对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盘和桌布运用运动学公式有。

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来的条件是。

桌布在抽出的过程中,桌布和盘运动的距离分别为,,由距离关系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二)牛顿第二定律在系统中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适用于单个物体,同样也适用于系统,下面总结如下:

1. 若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应先把这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即看成一个质点),分析其受到的外力及运动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若求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应先把物体进行隔离,对某个物体进行单独受力分析,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

例1] 如图1所示,a、b两滑环分别套在间距为1m的光滑细杆上,a和b的质量之比为1:3,用一自然长度为1m的轻弹簧将两环相连,在a环上作用一沿杆方向的、大小为20n的拉力f,当两环都沿杆以相同的加速度a运动时,弹簧与杆夹角为53°。(cos53°=0.

6)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2)若突然撤去拉力f,在撤去拉力f的瞬间,a的加速度为a′,a′与a之比为多少?图1分析:

1)先取a+b和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弹力为内力,杆对a、b支持力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在沿f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再取b为研究对象。

②联立求解得。

由几何关系得,弹簧的伸长量。

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

2)撤去力f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的加速度。

比较上式。点评:两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先利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问题迎刃而解。

本题为瞬时加速度问题,正确进行各阶段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弹簧弹力与绳子弹力的区别在于前者弹力改变需时间,而后者改变不计时间。

练1: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a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物体b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a与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

已知斜面的倾角为,物体b的质量为m,则它们的加速度a及推力f的大小为( )

a. b.

c. d.

图2答案与提示:先对整体进行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隔离物体b受力求出加速度,化简后知c正确。

2. 若系统内有几个物体,这几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加速度分别为、、、这个系统的合外力为,则这个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

注意是矢量相加)。若一个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相同,而又不需要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对系统整体列式子,可减少未知的内力,简化数**算。

例2] 质量为m1和m2表面粗糙的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图3所示,m1受水平拉力f作用,m2受地面摩擦力f作用。两物体分别以加速度a1、a2运动,试确定f、f与a1、a2的关系。

图3分析:本题无须求m1与m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可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在系统整体中应用。f―f= m1a1+ m2a2

点评:系统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系统内各质点质量与其加速度乘积的矢量和。

练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两底角分别为、,在三角形木块的两个粗糙斜面上,有两个质量为、的物体分别以、的加速度沿斜面下滑。三角形木块始终是相对地面静止,求三角形木块受到静摩擦力和支持力?

答案与提示:把、、m看作一个系统,将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

水平方向上:

竖直方向上:

解得:三)用整体法求“静中有动”问题。

我们在研究由多个物体构成的“静中有动”系统的时候,如果从整体出发来分析,找出“静”的部分和“动”的部分,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常常给人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现举例如下:

例1] 如图1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有一个环,箱和杆的总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已知环沿着杆向下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大小为a时(a<g),则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

a. mg + mg b. mg—ma c. mg + ma d. mg + mg – ma

图1解析:将箱、杆及环视为一整体,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m + m)g和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fn两个力作用,如图2所示,箱与杆静止,加速度,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对地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故选答案d。

图2例2] 如图3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小猴抓住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的一根质量为m的竖直杆。当悬绳突然断裂时,小猴急速沿杆竖直上爬,以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则杆下降的加速度为( )

赢在高考读后感

赢在高考读后感精选。赢在高考 是一本由刘莐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著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 22.00元,页数 218页,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鼓励。赢在高考 读后感 一 励志。这本书真的太励志,他讲述了高考四年来的不容易,真的很不容易,真的是这本书值得知道,大家一看觉得大家...

赢在坚持作文

2017年赢在坚持作文。第一篇 赢在坚持。一个人一生干不了很多事,很多也不一定成功,但我坚信做一件有意义又感兴趣的事一定能成功,这需要坚持的信念,很多人在从事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以从事的工作,将一个人的才情浪费,于是没能成就功业。以我个人经历,我知道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的关键,不是这个人首先拥有多少财富,...

总结2019,赢在

总结2010,赢在2011 2010 年9月1日,我成为了一名高中生。那时虽已夏末,但阳光依旧耀眼。阳光从碎碎的枝叶中倾泻下来,斑驳地落了一地。我带着好奇心却毫无准备地走进高中校园,一切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陌生的是一张张新的却带着笑容的脸庞,熟悉的是校园内蕴藏着的人文气息让我有种依恋的感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