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 新课改知识 教育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1:41:28 阅读 8155

第一讲依法执教。

1.2023年3月15日把“依法治教”写进了宪法,依法治教就是依据法律管理教育,它是指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是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方略。

2. 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它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特点有a执教主体的特定性,b执教依据的专门性c执教性质的特殊性d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 七部教育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

4 当代教师如何依法执教:a提高教育法律意识,。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

6 教育法狭义:特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

教育法的特点有a 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 b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c 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的体现 d 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e是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教育法的本质:a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b教育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7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有: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b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 c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d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 e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8 教育法的作用:规范、指导、评价、教育、**、强制。

9 教育法律规则是指由教育法所规定、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规范人们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它是组成教育法的细胞。它有国家意志性、规范性、概括性特征。

11 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有授权性和义务性,义务性又分命令性和禁止性规则。

第三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下)

13 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所构成的。行为能力制度将人分为三类: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6至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的,视为完全民事行力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末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末满16周岁的犯重罪时应负刑事责任。

第四讲教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1 教育法分为古代、近代、现代教育法。

2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

3 2023年,〈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但它并末实施。

4 2023年的〈秦定学堂章程〉又称卯学制的颁布和推行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七讲教师的法律地位。

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教师的特定含义。该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这就是教师的法律概念。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师是专业人员。

第二,就职业特征而言,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第三,就工作目的而言,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提高民族素质。

2、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多因素构成的总体性范畴,其中经济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而项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六大权利:一教育教学权;二(科学研究权);三(管理学生权)四(获取报酬待遇权);五(民主管理权)六(进修培训权)

六大义务:其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其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其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其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其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其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教师的工资报酬是指教师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课时报酬、津贴、奖金等的工资性收入,并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

第八讲教师与其他主要教育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4、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包括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它包括入学上的平等、就学过程的平等和学业成就上的平等三个基本环节;二是指均有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权利,它主要包括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师资,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5、学生的五大权利。

第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第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或助学金;

第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第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第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大义务:第一遵守法律法规;

第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第四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第一讲教师职业需要高尚的道德。

1、 道德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社会**、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为手段,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 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3、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有:a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教书和育人)b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c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d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4、 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性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5、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板书和语言、教学设计、心灵关照的艺术能力三个方面。

6、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

7、 教师职业劳动不仅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而且也间接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

8、为什么说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a爱学生与爱教育事业是一致的b教师的爱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情感基础,师爱是教育的桥梁。c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爱心”的支持。

9、教师的爱最终的效果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走向成功,因此可以说成功是衡量师爱效果的最终标尺。

1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要和基础的作用。

13、为什么说时代呼唤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一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二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三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四生产力发展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五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六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七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第八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第二讲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7、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里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涉及理想、感情和行动多个领域。

18、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

19、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其次,社会精神文化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重大影响。

20、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的标准,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1、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教育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物质基础。

22、尽管社会精神文化因素不能直接决定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水平,但却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影响,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

25、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有: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26、案例分析1:毛泽。东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说: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段话表明,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深远性。……

27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和作用: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28、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和内心信念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29、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体现在1动力功能2调节功能3评价功能。

30、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是通过社会**的道德评价来实现的。

31、案例分析2: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一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这段话表明教师在工作中,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并且对学生道德心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32、案例分析3: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曾在他的名著《爱的教育》中把教师称为“未来国民精神上的父亲”,“开发你精神的人”。这段话表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3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34、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世界***会提出的)

35、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在集体主义原则指导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6、为什么说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答: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3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总之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法律法规 新课改知识 教育心理学复习

人,10周岁以上的末成 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末满16周岁的犯重罪时应负刑事责任。第四讲教育法的产生和发展。1 教育法分为古代 近代 现代教育法。2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3 1902年,钦定学堂章...

2023年教育法律法规试题

2011教育法律法规。一。简答题。第一章教育法规导论。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 社会 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 基本法律和法律 法令 条例 规程 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教育法规的作用 1.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 2.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

中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培训讲座心得体会

讲座心得体会。中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培训讲座心得体会马袅学校庞吉双。xxxx年5月10日,我有幸在临高县人民会堂参加了 xxxx年中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暨师德师风培训讲座 的全员培训。使我对在现代教育关于学习法律法规得到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学理念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下面我就谈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