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发布 2022-01-02 14:29:28 阅读 8048

初2006级九年级上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考试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张辅刚。

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科海泛舟,漫步语文世界;我们曾走上辩论台,漫步古诗苑;我们曾背起行囊,到民间采风;我们曾乘着**的翅膀,去寻觅春的踪迹……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挥洒,展示你亮丽的风采,谱写你青春的随想!

一、语文知识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分外fèn 深邃suì 褴褛lǚ 恻隐cè

b.阔绰chuò 伫立zhù 禁锢gù 驽钝nú

c.拮据jù 恣睢shuī 灵柩jiù 襁褓qiáng

d.繁衍yǎn 强聒guō 颤动chàn 亵渎xiè

2.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涕泗横流狼狈不堪锲而不舍。

b.断章取意与日具增鸿鹄之志。

c.巨星损落脑羞成怒作奸犯科。

d.重蹈复辙夙夜忧叹怒不可遏。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制造了骇人听闻的“9·11事件”,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愤慨。

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沁园春雪》中勾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5.下面作家、作品、朝代等方面的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隆中对》——诸葛亮——三国。

b.《陈涉世家》——司马迁——东汉。

c.《孤独之旅》——曹文轩——《草房子》

d.《蝈蝈与蛐蛐》——济慈——法国。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 )

时间飞了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 ;太阳落了, 。

① 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② 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 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④ 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②④b.①②c.④③d.③④

7.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有人对这些话持不同的见解,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不超出50字)(3分)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人,结果也一事无成。

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就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麓”。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

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8.按照要求默写诗句(5分)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最近上级领导任命小王为即将倒闭的工厂厂长,小王调侃地说:“我真是用《出师表》中语句)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达他见到远道而来朋友喜悦之情。

二、诗歌鉴赏(6分)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本诗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如何理解“衡阳雁去无留意”?(1分)

11.请阅读这首词,找出主旨句,并体会其表达作用。(2分)

三、阅读·感知(34分)

一)、阅读《故乡》的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有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出现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襟;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2.“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我”和闰土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欢交流,变沉默寡言。

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13.选文第②段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4.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选文中哪几处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2分)

15.选段中 “可悲的厚障壁”指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

16.请阅读文章后,谈谈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2分)

二)阅读《儿子的鱼》,然后回答后面的题。(10分)

儿子的鱼。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

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

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

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九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九年级半期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50分钟卷面分值 100分 一 积累运用。26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留滞 d i 佝偻 j l u 骈进 p ng 成吉思汗 h n b 怒不可遏 廓 gu 然天累愕然强聒不舍 gu c 舐犊之情 sh 襁褓 qi ng b o 气吞斗牛 ...

九年级上期物理半期考试试题

初2014级13 14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物理试卷。物理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 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如图1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2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a 伏特 b 毫安 小时 c 欧姆 d 安培。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

九年级半期考试试卷

九年级物理半期考试。第一题选择题 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以下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色散。c 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d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