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教育工作总结

发布 2022-01-01 13:14:28 阅读 5552

马陵山镇2023年社会教育工作总结。

2023年马陵山镇社区教育中心努力贯彻党在农村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主线,以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为阵地,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沂作出新贡献。

1、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镇农技、科技、成教三部门紧密配合,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突出农时关键环节,帮助农民学技术。重点围绕水稻、小麦、蔬菜、林果、鲜花、家禽等确定培训内容。把培训重点下移到村、到户,通过印发小报、**咨询、上网查询 、田头示范、办短期培训班、专家讲座等形式,推广农业知识和致富项目。

特别是通过养鸡、养牛、蚕桑、林果、蔬菜、鲜花等11个合作社及协会,开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技术的走村入户、结对帮扶、示范引领等活动,促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还利用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即马陵山镇生态林示范基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林栽培技术培训。

今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约达2300人次,基本做到了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实用先进技术。

2、进一步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镇成教中心以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劳动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开展转移培训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召开动员会、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动员返乡农民参加转移培训;通过与本镇几个职业学校的积极配合、联合办学,与外地一些培训机构的联系、合作,解决到哪儿培训的问题;通过办好镇社教中心培训基地、配足必要的设施设备、配齐专兼职教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上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等措施,提高培训质量;通过选准市场需要的专业,积极与企业联系用人事宜,签订协议,实施“订单式”培训,以确保学员培训后100%就业。

我们与有关厂家联系,分期分批转送培训好的适用人才,就地转移。截至12月全镇共开展转移培训350人次。

3、一以贯之地做好两后双百培训工作。

成立了两后培训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安排培训内容及实施方案,使培训工作如期进行。镇成教中心校在两后双百动员工作方面可概括为“调查摸底、指导督促、重点动员、逐步落实”。“调查摸底”,就是每年于7月下旬开始,根据生源学校提供的有关毕业生年龄、中考、高考成绩、家庭联系**等情况,通过**联系等手段,逐个调查“两后”学生升学或培训及就业去向等实际情况,目的是摸清全镇“两后”未升学而回乡到底有哪些人,共有多少人。

“指导督促”,就是在调查摸底的同时,注意对未升学而回乡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督促,讲明道理,使这部分青年踊跃参加就业前的技术培训,并向他们说明可以从实际出发,自愿选择“订单式”培训学校,既可以到市职教中心或本镇社区教育中心培训基地接受培训,也可以到镇内外、县内外、省内外的其他培训学校接受培训。“重点动员,逐步落实”就是每年于9—12,1--6月份重点做好对培训积极性不高的未升学而回乡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逐步实现“两后双百”的目标任务。

今年全镇“两后双百”工作超额完成市局下达任务,达120 人,其中进工厂100人。

4、大力实施省农村**教育富民“五项行动”

根据省实施农村**教育富民“五项行动”要求,马陵山镇成教(社教)中心,坚持“根植农村、服务农业、致富农民”的理念,紧紧围绕教育富民“五项行动”,切实作了不懈努力。

镇党委**以乡村基层干部、种养殖能手、创业致富骨干为重点帮助农民上大学。

2023年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2011年,我市职社教育工作以 理论和 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 省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围绕市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创建要求,大力发展符合当地经济特色需要的职业教育,提高 社区 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和以社区教育...

2023年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2011年,我市职社教育工作以 理论和 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 省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围绕市局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创建要求,大力发展符合当地经济特色需要的职业教育,提高 社区 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和以社区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知识点总结

5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2 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时间。3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内容。助人与分享 出现的基本时间。合作 出现的基本时间 合作行为是儿童最常见的亲社会行为。安慰与保护。儿童亲社会行为并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对这部分内容的要点要能作基本的表述。三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