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发布 2021-12-29 09:16:28 阅读 2890

命题人:汀祖中学赵烈峰。

满分:85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 ]

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b. 由于惯性的作用。

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d. 磁场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说明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c.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d.市区内 “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4、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5、瓶盖起子有图(a)(b)两种用法,a、b是开盖时起子和瓶盖接触的两点。在瓶盖和瓶口的接触点中,d和e分别是离手最远和最近的两点。开盖时手对起子施加的力f作用在g点,瓶口对瓶盖的阻力可以认为作用于瓶盖的中心c点(图中没有标出)。

如果瓶盖在打开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弯折。则[ ]

a.(a)图支点是a,(b)图支点是b,(b)种用法省力。

b.(a)图支点是a,(b)图支点是b,(a)种用法省力。

c.(a)(b)两图支点都是b,(b)种用法省力。

d.(a)(b)两图支点都是a,(a)种用法省力。

6、如图所示,是**“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 ]

a.从a到b,小球的势能不变,动能增大。

b.从b到c,小球的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最大。

年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奔月”过程。关于火箭和卫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箭表面涂有一层易熔化、汽化的材料是为了防止火箭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破坏。

b.火箭残骸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做功方法改变了物体内能。

c.火箭发射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火箭和卫星的机械能。

d.卫星通过接收与发射电磁波与地面互相传递信息

8、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9、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 ]

a.2.0v 0.8 w b.2.5v 1.0 w

c.4.5v 1.0 w d.4.5v 1.8 w

10、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v2 –v1 )/t.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

a.0 b.2 m/s c.3m/s d.6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1、如图所示,是某大楼内电梯的结构示意图。钢链的一端固定在a点,然后绕过电梯厢下的滑轮,另一端连接在电动控制装置上.若用拉力f将重为2×104n的电梯和乘客从一楼匀速提升到15m高的六楼,则拉力f的大小是 n,拉力f所做的功是 j(不计摩擦和钢链的重).

12、“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的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年7月22日我市出现了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奇观,图所示这是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一张日全食**,从光学角度分析,它的形成可用原理解释。拍摄该**的照相机的镜头是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胶片到镜头的距离v与该透镜的焦距f应满足的关系为用字母表示)。

14、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邮票上的文字(如图)。小明所用的镜片是透镜,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

此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5、据报道,目前我国移动**已超过4.5亿部,居全球首位。移动**所用的电源大多为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中国科健股份****生产的b-6380m标准型3.6 v锂电池上标有“900 提示:能在900 ma电流下工作1小时)”的字样,则这块锂电池充满电后,贮存的电能是 kwh,若手机的工作电流为7.

5 ma ,此电池可供手机工作 h。

16、物理小组制作了一个自动控制器,其中有一个调压电路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0欧,负载电阻r'的阻值为100欧,a、b间电压为10伏,保持不变。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个电路的调压范围和原设计不符,检查结果是图中f处导线折断,滑动头p由上向下移动时,如果电路完好,cd两端的电压范围应是__ 伏到___伏;如果f点导线折断,cd两端的电压范围是__ 伏到___伏。

三、作图题(17题2分,18题3分,共5分)

17、图是教室里吊着日光灯的示意图,a、b是挂着日光灯的吊链,当其中一条吊链断开时日光灯会像杠杆一样转动,请画出a吊链作用在日光灯上的力f的力臂。

18、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a端磁极的极性、磁感线方向及电源的“+”极。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

19、某同学在**“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

不同点是。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20、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做“测定一个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端(选填c或d)。

2)电路连接完整后,当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变化情况)

3)实际实验的有关记录与计算如上表:

从表中可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该同学注意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你认为,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4)他还注意到,实验记录也可以用来计算灯丝的电阻,完成的有关计算如下表:

这位同学有些纳闷: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三次计算的灯丝电阻却不一样呢?请你对此作一种可能性的解释: 。

21、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

1)图甲是按1:1的比例拍摄的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__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总长为10cm,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cm2。

2)实验时,小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排尽筒内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28.0n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压值p=__pa。

3)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___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___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年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c 增大为原来的2倍 d 无法判断。7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20cm b 课桌的高度约150cm c 一个苹果质量约500gd 一名初中生体重约为60n 8 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 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

2023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a 23 s 32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放大镜看字 b 海市蜃楼 c 淘米洗菜 d 死灰复燃。2 下列化学用语中,对 3 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 3h 表示3个氢原子 b 3h2...

2023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2012年平塘二中 独山城关中学联考 九年级 语文试卷。一 选择题 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地窖 ji o 两栖 q 锲而不舍 qi b 堕落 du 吊唁 y n 怒不可遏 c 痴想 zh 熹微 x 问心无愧 ku d 雏形 ch 黄晕 y n 相得益彰 zh 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