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发布 2021-12-28 17:22:28 阅读 5380

附件。2023年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的统一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为主线,打好发展、改革、管理三张牌,实施提质增效战略,完成好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的医改近期重点任务,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好地解决市民看病就医问题;切实提高人口计生综合治理水平,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

一、提升行业整体发展质量。

一)抓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特区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编制《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

按照给民营医疗机构留出发展空间,与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中医药等服务体系相衔接的原则,制定公立医院发展规划。制定基层卫生和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发展规划,优化配置基层卫生、人口计生公共资源。

二)优化社会办医的政策环境。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办法,落实好国家规定的各项政策举措,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更大程度地向社会资本开放。对港澳台资本在深举办医疗机构,按有关规定享受优先支持政策。

制定前海合作区办医指引,为香港医疗服务提供者全面开放服务市场。建立医师多点执业信息交流平台,打通公办、民办医疗机构的人才流动障碍,为民营医院提供人才队伍保障支持。探索公立医院托管非公立医院,为其提高社会信誉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有效形式。

三)加快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启用滨海医院、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推进北大深圳医院外科大楼、市二院内科综合楼、市儿童医院改扩建、新安、宝荷医院建设工程。

争取开工建设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改扩建项目、健宁医院、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基本完成肿瘤医院、新明医院、口腔医院、市医学科学院的前期工作。以原特区外地区为重点,推进在沙井、大浪、华为科技城、平湖四个片区各新建一家市级综合医院,以及在龙城片区、龙华片区各新建一家儿童医院,在南澳片区新建**医院的立项工作。

完善现有**医院参与新建医院筹建工作的模式,动用现成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力量,全力加快新建医院筹建步伐。完善建设项目简报和例会制度,建立卫生建设专家咨询决策制度、卫生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新建医院筹备工作质量。

四)优化配置基层公共资源。从今年起,所有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要开展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中医“治未病”等公共卫生服务。所有社康中心要全面开展计生技术指导工作。

公立医院、符合资质的民营医院要开展计生技术服务。街道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要向社康中心转型。总结推广罗湖区社康中心与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实施资源整合的“大望模式”,以及盐田区妇幼保健院与计生技术服务中心资源共享的模式,探索卫生、人口计生公共资源共享的稳妥路径。

推动卫生人口计生服务理念、工作队伍、服务项目的融合,提高卫生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合力。

五)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医卫梯队工程,为优势医学重点学科提供学科建设资金,组建学科人才梯队。加快规范化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步伐,在职称聘用、分配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向全科医师倾斜,本年度招聘学员300名。

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积极探索与卫生部重点医学院校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作项目,本年度招聘学员600名。开展高级专科医师培训项目,推出一批全行业公认的大牌医生,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技艺。各医院要建立高级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资助本院专家带徒培养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

实施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选拔和资助40名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一流医学或管理专业机构进修学习或留学访问。

协调有关部门优化医学人才公开招考制度,提高实用型、急需医学人才招考到位率。全力支持深圳大学医学院的发展,增强本市医学人才的自我造血能力。协调有关部门优化医学人才公开招考制度,提高实用性、急需医学人才招考到位率。

加强基层人口计生队伍建设,完成培训生殖健康咨询师500名,考评员15名。分类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与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挂钩。建立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奖励制度,稳定基层工作队伍。

六)加强学科和科教能力建设。开展新一周期的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评估53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对学科建设有成效的专科、具有继续发展潜力的专科,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填平人才梯队、设施设备缺口。对没有达到学科建设要求的,结合我市优势重点学科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和整合。

集中全市优质资源和人力、财力,强力扶持优势学科(群)的发展,引导其向国家、省重点学科乃至国家级工程重点实验室迈进。完善科研工作考核制度,对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的科研立项数量和档次作出明确要求。规范教学医院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准入门槛,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

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医学科研、继续教育活动,提高学术地位。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能。

七)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推进医院等级评审,北大深圳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宝安区人民医院、龙岗中心医院要完成创“三甲”任务,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其他**医院要启动创建工作。制定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方案,以街道医院为重点启动申报和评审工作。

支持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等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医疗卫生机构与医药卫生企业合作,建设药品临床试验基地、医疗器械公共研发平台以及国家级工程重点实验室。实施**公立医院结对帮扶街道医院、民营医院的计划,由**医院负责为其培训专科建设人才,提供技术支持。选择2-3家有发展潜力的民营医院,指导开展创建“二甲”或提升到**医院的发展规模。

八)提高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贯彻落实好《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提请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请市**完善中医药管理机构。

设立中医药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中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医药行业协会。规范“中医坐堂医诊所”和中医馆的设置条件、审批程序。

深入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开展中医药专家临床学术经验继承。完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九)构建管理有序的就医秩序。以公立综合性**医院为中心,推动各城市功能组团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联网运行,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以联网运行为转诊纽带,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间的分片转诊标准和责任,疏通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医院和下级医院之间转诊的“绿色通道”,推动分片转诊、分级诊疗。

坚持“院办院管”的社康中心举办模式,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疏通转诊绿色通道,完善医院与社康中心之间分工协作机制。有条件的社康中心,可逐步建立远程诊疗系统,配置转诊车辆,为病人提供转诊接送服务。进一步推动分级收费制度改革,落实综合医疗保险参保人社区首诊“七折”优惠措施,完善劳务工医保绑定社康中心制度,进一步推动“社区首诊”。

年内社康中心首诊人数达到全市门诊总量的37%以上。

深入推进“居民健康卡”工程,年内实现持卡居民在公立医院**、结算和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一**”。加快推行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年内要覆盖**公立医院。选择若干家医院实行专科门诊与普通门诊分离试点。

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模式,年内二级以上医院要全面推进预约诊疗。推进远程诊疗系统建设,年内公立医院要全部建立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系统。

三、增强卫生人口计生发展活力。

十)完成医改近期基本改革任务。

1.推进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对各区实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情况进行督导,加强绩效考核,督促落实补偿经费,保障均等化服务水平。

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行“全额保障”的财政投入机制,保证人员经费、运行经费和项目经费的落实。对市妇幼保健院、康宁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继续实行“差额管理”,**全额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安排基本医疗服务差额补贴。完善以信息技术为纽带、以联席会议为平台的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上下联动机制,实现全市疾控、妇幼保健、慢病管理、精神卫生防治、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联网运行。

推进基层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实行分级管理,落实分片责任,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市级公共卫生机构要提高督导能力,制定工作标准,统一统计口径,组织考核评估,把公共卫生的各个项目落实到基层。

按照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与临床相结合思路,探索改进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计生服务机构运作模式。各区慢病院要加挂“精神卫生中心”的牌子。加快老年护理院建设,积极应对老年人颐养保健需求。

2.实施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各区在社康中心实施基本药物“零加成”销售的情况进行督导,会同社保等相关部门尽快制定补偿方案,确保改革可持续进行。

按照卫生部和广东省卫生厅有关要求,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医疗机构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配置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采取**“专项补助”和“购买服务”补助方法,保障社康中心的正常运行经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建立与服务绩效量化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的分配办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落实。

3.推进社康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根据社康中心的服务范围、服务人口以及承担的服务功能等因素,制定不同类别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人员配备、适宜设备、服务功能等标准,建立与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分类管理制度。

协调市***等部门简化社康中心业务用房购置流程,督促各区加快社康中心购房工作。推进优质资源进社区,提高适宜装备配置标准。年内20%的社康中心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

修订社康中心财务专帐管理办法,完善社康中心会计核算新体系。年内所有举办医院要设立社康管理中心,实现与社康中心的人员编制、财务经费、固定资产等相对独立管理。

4.协力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协调民政部门及时拨付医疗救助资金和非医方责任的医疗欠费款,进一步完善对经济困难群体、重大疾病的医疗救助制度。

完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道路交通保险支付方式,及时落实对定点救助单位的补偿经费。会同社保部门推进“居民健康卡”工程,与银联开发“联名卡”,实现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可持社保卡**、缴费、查询个人健康档案。

十一)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在“大卫生”体制下,探索成立专门医院管理机构以及完善医院法人治理机制的积极稳妥方式。

与医院领导班子签订《医院经营目标责任管理书》,明确**和公立医院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权责,落实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制定卫生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的绩效工资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完善公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资格、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医院管理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推动滨海医院、肿瘤医院合作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2.完善医院补偿机制。组织实施《关于完善**卫生投入的实施方案》。

**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补贴按照服务工作量、服务质量等指标核定。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开办费、医疗欠费管理办法。协调社保部门推进“定额、包干、预付”等结算管理方式。

积极协调省级物价部门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收费**标准,以及成本**矛盾比较突出的护理、床位、中医等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分级收费制度。在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单病种付费制度改革。

以支付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解决“以药养医”机制问题,切断公立医院业务收入与药品加成收入直接关联的利益链条。

2023年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卫生计生工作按照 大卫生 大健康 的理念,紧紧围绕年初目标任务,努力推进全县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 计划生育 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县 乡 村 医疗服务质量,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8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包括县人民医院和县中藏医院,县级公共卫生服务单位2个包...

2023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2年是实施 十二五 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起步年,抓好2012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市党代会和人代会关于全面做好...

2023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文章 江苏人口网。作者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时间 2009 4 1 点击次数 1688 大 中 小 2009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 市 区 创建工作为契机,按照 解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