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集成电路》
课程教学。教案。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微电)
张新。课程总体介绍:
1. 教材:选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由电子工业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半导体集成电路》一书。该教材参考教学学时为120学时。
2. 目前实际教学学时数:课内66+实验6,共计72学时。
3. 教学内容:(按72学时删减)
第一篇双极型逻辑集成电路26学时。
第一章集成电路的寄生效应(含序论7学时。
第二章 ttl集成电路12学时。
第三章 ttl中大规模集成电路3学时。
第四章 ttl电路版图设计4学时。
第二篇 mos 逻辑集成电路26学时。
有关mos管+前言3学时。
第六章 nmos 逻辑集成9学时。
第七章 cmos集成电路8学时。
第八章动态,准静态mos电路简介2学时。
第九章 mos集成电路版图设计4学时。
第三篇模拟集成电路 20学时。
第十一章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特殊元件8学时。
第十二章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单元9学时。
第十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3学时
课程教案:序言 1学时。
内容:1 集成电路。
1.1 集成电路定义。
1.2 集成电路特点。
1.3 集成电路分类。
2 半导体集成电路。
2.1 半导体集成电路分类。
2.2 有关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
2.3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优缺点。
3 课程内容介绍及参考书
课程重点:介绍了何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如何分类的(即可分为膜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有何特点;介绍了何谓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分类(即按照电路中晶体管的导电载流子状况分类,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两种;按照电路工作性质分类,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两种),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重要概念-集成度,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优点(即体积小重量轻;技术指标先进可靠性高以及便于大批量生产和成本低等)。
最后给出了课程总体内容介绍,并给出了有关参考书。
课程难点:有关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定义,不同方法的分类;有关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两种定义方法,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最突出的优点。
基本概念:1 集成电路-将某一电路所需的若干元器件(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均制作于一个(或几个)基片上,通过布线连接构成的完整电路。
2 膜集成电路-由金属和金属合金薄膜以及半导体薄膜制成元器件,布线连接构成的集成电路。
3 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半导体(硅)单晶为基片,以外延平面工艺为基础工艺,将构成电路的各元器件制作于同一基片上,布线连接构成的功能电路。
4 混合集成电路(组合集成电路)-由半导体集成电路,膜集成电路和分离元件中至少两种构成的集成电路。
5 双极型集成电路-由一般平面双极晶体管构成的集成电路,其载流子为电子和空穴。
6单极型集成电路(mos集成电路)-由mos场效应管构成的集成电路,其导电载流子仅有电子(或空穴)一种。
7 数字集成电路-处理数字量信号的集成电路。数字量指以某一最小单元作不连续变化的量。
8模拟集成电路-处理模拟量信号的集成电路。模拟量指能够连续变化的量。
9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单位面积芯片上最多可容纳的元器件个数。单位;元器件个数/平方毫米。
10 集成电路的规模-以单个芯片上最多可容纳的元器件个数为划分依据。单位;元器件个数/单芯片。
基本要求:掌握集成电路的定义及分类;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定义及分类;了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应用场合;知道以规模定义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及集成度定义的扩展。
课程参考书目及要求:
对双极型部分:
1 器件原理部分:
书目:《半导体物理》已开过课程;
晶体管原理》与本课程同期开课;
半导体器件物理》同名书目。
要求:熟悉晶体管单结特性及相关公式;熟悉晶体管双结特性及部分相关公式;熟悉晶体管瞬态(频率)特性。
2 工艺原理部分:
书目: 《半导体器件工艺原理》77年统编教材;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99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本课程同期开课。
要求:熟悉pn结形成的工艺原理及平面结工艺结构;熟悉pn结形成时的工艺影响因素;熟悉常规集成电路工艺剖面结构以及各电性区的作用,集成电路制造带来的各种寄生。
3 电路及集成电路构成基础知识部分:
书目:《电子技术基础》已开过课程;
数字集成电路》已开过课程;
模拟集成电路》已开过课程。
要求:熟悉各种门电路的基本线路构成;熟悉构成各种门电路的各种基本元器件;熟悉各种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各种门电路的组合;熟悉各种二进制规则及逻辑关系的变换。
mos集成电路部分:
书目: 〈晶体管原理〉第八章场效应晶体管;
单极型晶体管〉。
要求:熟悉mos晶体管结构;熟悉mos晶体管工作原理;熟悉mos晶体管类型及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特性;熟悉mos晶体管各种电流-电压关系式。
第一篇双极型逻辑集成电路 《26学时》
第一章集成电路的寄生效应6学时)
§1.1 集成电路的特殊工艺及结构1学时。
内容: 1 典型pn结隔离工艺。
1.1 pn结隔离工艺的工艺流程。
1.2 典型pn结隔离的实现及埋层作用。
1.3 pn结隔离结构形成的说明。
2 介质隔离工艺。
2.1 介质隔离工艺的工艺流程。
2.2 介质隔离工艺中晶体管和电阻的结构剖图。
2.3 介质隔离工艺的工艺特点。
3 pn结-介质混合隔离。
3.1 pn结-介质混合隔离剖面结构。
3.2 pn结-介质混合隔离结构特点。
课程重点: -介质混合隔离工艺,对三种工艺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剖面结构分别作了介绍,并对三种工艺的工艺特点作了对比。其中最重要的是典型的pn结隔离的工艺内容,这仍然是双极型逻辑集成电路制造中最最常用的隔离工艺,因为该工艺与常规平面制造工艺相容性最好。
对三种工艺所制造的埋层的结构做了介绍,并介绍了埋层所起到的两个作用,即解决了正面连线造成的集电极串联电阻增大的问题,又解决了器件功率特性和频率特性对材料要求的矛盾。强调了常规pn结隔离是如何从工艺上实现的,即隔离扩散的各扩散区均必须扩穿外延层而与p衬底连通(或称各隔离墙均有效);强调了常规pn结隔离集成电路在使用时是如何给予电性保证的,即p衬底接电路最低电位(保证隔离pn结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
课程难点:三种隔离方法是如何达到使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各元器件在电性能上达到绝缘隔离的;三种工艺中制造的埋层在集成电路中作用的原理;pn结隔离是如何工艺实现的,如何在使用时给予电性保证的。
基本概念:1 pn结隔离-利用反向pn结的大电阻特性实现集成电路中各元器件间电性隔离方法。
2 介质隔离-使用绝缘介质取代反向pn结,实现集成电路中各元器件间电性隔离方法。
3 混合隔离-在实现集成电路中各元器件间电性隔离时,既使用了反向pn结的大电阻特性又使用了绝缘介质电性绝缘性质的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三种隔离方法各自的工艺流程,流程中重点工序的工艺方法和工艺特点。了解三种隔离方法各自的隔离特点和隔离性能对比,特别是隔离结构带来的有源寄生和无源寄生性能的对比。
着重掌握典型pn结隔离的工艺流程和各工序的作用,了解典型pn结隔离集成电路的pn结隔离是如何工艺实现的,如何在使用时给予电性保证的;清楚的知道埋层是如何制造的,埋层有何特点,埋层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结构中有何作用以及埋层制造质量对集成电路电性的能影响。
半导体材料
1.简述半导体材料的概念,特征及发展历史,并分别表明代表性的材料。2.杂质条纹,组分过冷,硅单晶质量检测的要求。3 简述晶体生长的三种方式 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 简述晶体长大的三种动力学模型及其要点 光滑面与粗糙面的定义。4.简述硅锗单晶的生长方法及定义。5 简述硅锗的杂质的分类 简述杂质对材料性能...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的类型。半导体材料可按化学组成来分,再将结构与性能比较特殊的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单独列为一类。按照这样分类方法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 无机化合物半导体 有机化合物半导体和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有金刚石型,闪锌矿型,纤锌矿型以及nacl型。而其中金刚石型的有si,金刚石...
半导体材料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以 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 一三 二 一四学年度第一学期。作者 陈利锋。137 摘要 锗 旧译作鈤 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ge,原子序数是32。它是一种灰白色类金属,有光泽,质硬,属于碳族,化学性质与同族的锡与硅相近。锗 锡和铅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同属一族,后两者早被古代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