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段文字说的正是季羡林先生。
一、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字希逋(bū),又字齐奘(zàng)。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精通9国语言,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我这儿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这位学生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生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守着他的包。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学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二、写作背景。
课文写于2023年6月6日,这时的季羡林早已成为博古通今的大学者,本文中他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灰黄的童年。
三、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回忆童年那一段极其艰苦心酸的往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艰苦和心酸,表达了对亲人和儿时伙伴的无限怀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文革”期间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愤懑之情,并对现在的孩子给予了殷切的希望。
四、推荐理由。
之所以喜欢这篇文章,是因为它所描写的内容让我有很大的感触。
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在父母身边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吃的是红高粱面饼,连基本的生活物资——盐,都无钱可买;“半个白面馒头”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见过”;在济南叔父家,作者的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几次在梦里哭醒。所以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有生气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
但是,也正是由于儿时的艰苦生活,激励着作者前进,鼓舞着作者振作,让作者一辈子对生活和吃喝的要求不高,培养了作者坚强的意志。
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一句名言:有钱难买幼时贫。“幼时贫”之所以如此保贵,在于它能够使孩子提前涉世,早日领略人生,认识生活的艰辛,从而增强竞争意识,发愤长志、求知、学本领,乃至成就事业。
穷苦的童年正是宝贵的财富,它能让一个人自立、自励、质朴、进取,珍惜一切、知足常乐,克服人生中的艰难困苦,直达成功的彼岸。甚至在苦难的贫瘠的土壤里还能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来。反之,过度舒适安逸的童年,倒有可能让人脆弱、懒惰、一事无成。
今天的我们,应该拥有“审苦”情怀,珍惜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次苦恼与挫折,珍惜在苦难生活中磨练意志、积极进取的机会;也应具有在穷苦生活里找寻乐趣的能力,珍惜人性美和人情美。
读书交流发言稿
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实验小学宁海侠。今天让我来谈读书,我很惭愧。真正爱读书的人,三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我只是凭兴趣忙里偷闲看看罢了。由于偏爱文学作品,我一直喜欢语文,以至踏入工作岗位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做语文老师。在教学之余,我经常鼓励学生读书,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他们,希望他们和我一...
读书交流发言稿
读黄朝霞 丁有宽语文教学艺术研究 心得体会。羊场镇中心小学校 唐玉碧。2018年4月。我有幸加入到 刘美名师工作室 这个集体,首先要谢谢刘主任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成长的平台,并且还能得到刘主任的亲临指导与帮助,我很幸运!经刘主任的推荐,我读黄朝霞的 丁有宽语文教学艺术研究 这本书...
读书交流发言稿
唐勇。本年度,根据学区支部开展党员读书活动的工作要求,我认真研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 一书中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先生撰写的 法家。儒家。道家 一文。现将自己与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如下 文中写到 基层干部做法家,中层干部做儒家,高层领导做道家,这是很多管理行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