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典诵读串词

发布 2021-08-31 21:39:28 阅读 2880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女: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女: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男: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经典,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女:今天,就让我们相聚在这里,传承千古文明。

男:今天,就让我们相聚在这里,享受诗意人生。

合:大安镇白楼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现在开始。

甲:首先,请大家欣赏由一年级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节目《四季》。

乙: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下面请听二年级同学诵读的《三字经》

甲: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是耕耘的季节,春风在天空中飘过,带来一片希望,那含苞欲放的花朵,正把春天的故事诉说。

下面请欣赏三年级同学带来的诗朗诵《春天》。

乙:说起吟月诗,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会浮上心头,苏轼的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和思念。下面请四年级同学为我们朗诵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

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女: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合: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男:请欣赏五年级同学的朗诵《少年中国说》。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亲爱的同学老师们,我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女:白楼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合;到此结束。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85页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第二学段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安排了量一量、算一算和剪一剪、拼一拼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意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

二、学情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让学生推理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课件,学具:各类三角形、长方形、量角器、活动记录表等。

五、教法和学法。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难,但我认为本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同时,在不同方法的交流中,开拓思维、提升能力。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谈话激疑,引导**;组织讨论,适时地启发帮助。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遵循“学生主动和教师指导相统一,问题主线和活动主轴相统一”的原则,制定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伊始我利用课件动态演示一只蝴蝶在把一条绳子围成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在围的过程中,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让学生在变与不变的观察与对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后面的探索奠定基础。

[小。设计意图:以问题情境为出发点,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本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我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揭示“内角”和“内角和”的概念。

明确“内角”和“内角和”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内角和度数的前提,本环节首先请学生都拿出一个三角形,指一指三个内角,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内角和的理解,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2、猜测内角和。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有课外知识的积累,不难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猜想并不等于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度?

(板书:?)还要进一步的验证。猜想——验证是学生**数学的有效途径。

3、动手验证,汇报交流。

(1)介绍学具筐。

由教师介绍学具筐中都有什么学习材料。

(2)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因为合作交流应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所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打算选用什么材料,怎样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然后再让学生把想法付诸实践。

此环节会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操作、发现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证明的切入点,体验成功。在这期间,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寻找验证的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3)组内交流。

经过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每人都有了自己的验证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验证方法。

(4)全班汇报交流。

在足够的交流之后,开始进入全班汇报展示过程,达到智慧共享的目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a、测量方法。

活动记录表。

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三个内角和。

这个验证方法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的,在交流汇报结果时会发现答案不统一,可能会出现大于180度、等于180度或小于180度不同的结果。此时学生会在心中产生更大的疑惑,“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谁的答案正确呢?

”在这里教师要抓住契机,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质疑的精神,把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再次激起学生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让学生跃跃欲试,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测量法会有误差,看来仅用一种测量的方法来验证只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在180°左右,到底是不是180°,疑问依然存在,说服力还不够,此时我顺水推舟,让用不同验证方法的学生上台汇报展示。[小精灵儿童**]

b、撕拼法。

我认为数学课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点拨,使数学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头脑中。本环节主要想实现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四年级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识。

所以我请用撕拼法的同学上台展示撕拼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撕拼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

此时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么想到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来验证的呢?因为平角是180度,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形成了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

教师可及**价点拨:“你们把本不在一起的三个角,通过移动位置,把它转化成一个平角来验证,运用了转化策略,真了不起。”从而使学生清晰的感受到数学学习就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的过程。

小学生经典诵读串词

二年级。二 1 班月亮之歌 二 2 班咏柳 二 3 班少年中国说 二 4 班对对子 二 5 班千字文 二 6 班妈妈的爱 二 7 班 规 二 8 班明日歌 二 9 班感恩老师 二 10 班三字经 接下来是二 11 班的同学们带来的诗朗诵,迎春唐诗 大家掌声欢迎!请三年级1班做好准备!二 11 班迎春...

清明串词经典诵读材料

五 2 中队经典诵读主持词。女 尊敬的各位老师。男 亲爱的同学们。合 大家早上好!男 这是一个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女 这是一份守了祖祖辈辈的祭典,男 不管风雨,无论多艰,女 它都如期而至。男 你们看 踏青 插柳 之推燕!女 你们瞧 蹴鞠 c j 风筝 荡秋千!男 上周六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让我们今天...

清明串词经典诵读材料

第七周经典诵读材料五年级2班女 尊敬的各位老师 男 亲爱的同学们,合 这是一份守了祖祖辈辈的祭典,男 不管风雨,无论多艰,女 它都如期而至,男 你们看 踏青 插柳 之推燕,女 你们瞧 蹴鞠 风筝 荡秋千,男 上周六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让我们今天站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前,女 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