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

发布 2021-06-01 15:36:28 阅读 9290

常见出题方式。

1,本诗某联在写法上的特点(还要回答的是这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2,本诗某联在结构上的特点。

3,本诗首联或者本段本句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

1、先景后情。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

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

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再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

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2、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诗经中许多文章都是重章叠句的手法。

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的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在这样反复咏唱中,使语言具有**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3、层层深入。

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三段论的格式也是层层深入的,由小到中到大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本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写起,由远及近,视线移到织女星,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成,急得泪如雨下。相隔浅浅的一道银河,就是不能相会。

诗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哀怨动人。

古典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重章叠句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等。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1 首尾照应。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文 华恒智信分析员。绩效考核制度有,绩效管理投入力度也不小,可仍然没有解决问题。不同时间段员工忙闲不均,忙的员工苦不堪言,闲的员工老板看着闹心,忙的员工想方设法往闲的职位调动,导致忙者更忙,闲者更多。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对此,华恒智信的赵磊老师强调 首先,企业想通过绩效考核解决人员少 任务重的矛盾...

常见基坑支护结构形式

朱波波。浙江恒滨建设 基坑工程 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 构筑物 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围护及监测,确保正常 安全施工。这项综合性工程称为基坑工程。支护结构 基坑工程中采用的围护墙 支撑 或土层锚杆 围檩 防渗帷幕等结构体系的总称。深基坑 开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