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金钥匙》之第一讲 篇章结构技巧

发布 2021-05-29 16:20:28 阅读 1545

第一讲开头开头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章线索的起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整体性认识的反映,是对生活某一横断面的剖析。

开头没有固定的程式,只有原则的要求。开头的原则是“不必然地上承它事,必须地引起它事的发生”(亚里斯多德《诗学》)。就是说,它与以往的事情是否有联系不是主要的,而与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联系是必须的。

不管什么体式的文章,都关系到一个“话从何处说起”的问题:叙事必有缘由,说理必有话题,抒情应有情缘。所以,开头很不容易。

然而,开好头又的确很重要。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写文章来说,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有这么三种:

首先,从读者方面说,文章是给人们读的,如果开头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那么,文章就是价值再大也无从体现。阿。托尔斯泰在谈到开头时曾说过 :

一个人闲极无聊,躺在椅子上打半天呵欠,他不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了,所以开头一定要有吸引力,要有一种使读者一旦拿起来读,就非得读下去不可的力量。

其次,从作者角度讲,开头写好了,就等于给整篇文章定下了基调。或欢快,或凝重,或悲怆,或恬静,把整篇文章所要体现的主观情调从一开始就溢于笔端。这样,就能使下面的行文挥洒自如,左右逢源。

最后,从文章本身来说,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生活链条中的一部分。那么,从**开始“截取”这部分“链条”呢?

这就是文章的开头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切点”掌握得好,就会顺流而下,自然而然地引起下文,使文章浑然一体。如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从赵蒙生立功不接受记者采访写起,这个切点就选择很好,很自然地联系到他这样做的原因,从而用倒叙的笔法引出整个故事。

反之,如果选不好这个“切点”,就会搞乱整个思路,甚至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最终必然导致失败。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更是如此。不但初学写作者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大文豪们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开头,也常煞费苦心。作家王汶石说:

“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开头,常常要写几遍以至几十遍;有时文章过半,又废而再来,直到觉得一切都顺当了,明朗了,深化了,才能一笔写下来。”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安娜。

卡列尼娜》时,开头就修改了十几次,最后才用“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做为开头。这一方面说明了开头很重要,很关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优秀作家们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做为初学者,一开始就应该养成这种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开好头呢? 根据以上谈到的情况,首先要找好“切点”。这个“切点”必须是能够“必然”而且很快地引入文章本题的那个“横断面”。

这种寻找“切点”的相对难易程度,往往取决于作者对整篇作品的构思情况和作者的艺术积淀。构思愈成熟,积淀愈丰富,“切点”就愈容易找到。找好了“切点”,就意味着解决了开头“写什么”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写”。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考虑到整个文章的基调,还要考虑到怎样写才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这里涉及到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底,一般来讲,作者的文字娴熟程度越高,解决这一问题就越容易。

开头的方法可以说是五彩纷呈,各显其妙,归纳起来看,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属于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有的侧重于交**作目的和动机。如鲁迅的《伤逝》: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这个开头,直接说明了写作的目的,而且给读者留下了许多问题:子君是谁?和主人公“我 ”有什么关系?

“自己”为什么要“悔恨和悲哀”?这就充分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不忍释卷。

有的开宗明文,直接揭示主题,使读者“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梁启超《作文法》)。如罗兰《给寂寞的人们》: 寂寞是一种灵魂上的苦闷孤独之感。

我们不但在“夜静酒阑人散后”的情景之下感到空虚和寂寞,在“半生飘零羁旅”的景况下感到寂寞,我们也同样可能在灯红酒绿繁华热闹的场合感到寂寞,而且越是才智超群的人越觉寂寞。

这个开头,首先说明自己的观点——何谓寂寞,然后对这个观点进行阐述:漫长的人生道上,寂寞随处都有,并且是人的才智越高,越觉寂寞。这个观点反映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令读者茅塞顿开。

又如冯骥才的《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作者开宗明义,一落笔就用“真好”二字,表达了难以遏制的“喜乐”之情,而令作者无限喜乐的原因就在于朋友送他一对珍珠鸟;出自对鸟的无比怜爱,他为它们准备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这个开头,细腻有味,精巧别致,富有情趣,令人耳目为之一新,自然会产生无限的遐思。

有的简明扼要,直接进入故事情节。如《口琴声》的开头: 新年前夕,我应邀参加了一个中学生联欢会。

一走进会场,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这个开头简洁生动,寥寥数语就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和盘端出,顺理成章,自然引出下文。

又如老舍的《柳家大院》: 这两天我们的大院里又透着热闹,出了人命。 这个开头,一下子就把性命攸关的大事摆在读者面前,触目惊心。一连串的疑问诱发人们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有的开头,单刀直入,直接评论。如韩石山的《你是将军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从拿破仑说了这句话后,许多文人都奉为经典。仔细想一下,这句话不是没有破绽。

一、它是已经当了将军的人说的,未当将军说上一次两次还可以,说得多了总让人觉得不太对头。二、它的用意在激励志气,若一门心思只想着当将军,怕未必能够如愿。三、它只能说好士兵的一个条件,而一个好士兵的条件绝不仅止于此,光有这一条连个好士兵都当不上,遑论当上将军。

文章开门见山,确立评论对象,例举“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一命题的破绽一二三,观点鲜明,态度明确,笔力集中,逻辑性强,完全符合驳**的要求。 第二类属于生动形象较为艺术的写法,大体又可分为:讲述型、描写型、抒情型、哲理型等四种。

先说讲述型。 讲述型的开头,话题往往较为随便,作者侃侃而谈,不拘一格,显得亲切自然。基本上可分为五种样式。

第一种:远远说起,娓娓道来。比如《红楼梦》第一回正文部分的开头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径十二丈、方径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北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燃烧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 日夜悲号惭愧。 这段文字是作品“入题”的契机和引子。

作者从从容容地由传说写起,并非闲笔,而是为了交代宝黛的前世恩怨,从而引出一个惊天动地泣鬼神、凄婉悲怆的爱情故事。运用这种技法最忌从“猴子变人”说起,一定要尽快入题。

第二种:叙述委婉故事,说明深刻道理。如润农的《吹牛种种》:

报载,美国有一个“吹牛大王俱乐部”,每年举行一次吹牛比赛,一个叫科文顿的吹牛说:他的猎刀锋利无比,一天夜里,他拔刀出鞘,猎刀的影子竟然把餐桌桌腿和电风扇的叶片削断了。吓得他赶紧关掉电灯,屋子里的东西才没有被“刀光剑影”削得七零八落。

靠了这一番大话,科文顿击败了所有的吹牛对手,获得了“吹牛大王”的称号。 作者对美国科文顿获得“吹牛大王”称号的故事,有感而发,自然联想到大跃进的吹牛“擂台”以及文革中的讲用吹牛,旨在说明:如果吹牛不过是俱乐部的比赛,就不妨让他去吹,倘若领导逼人吹牛,或群众以“吹牛谋官”,那就颇为可鄙,以此警诫后人:

务必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第三种:借诗词歌谚,作为叙事抒情的开端。如马瑞芳的《煎饼花儿》:

每当读到蒲松龄的《煎饼赋》:“圆如望月,大似铜征,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我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这个开头引用古人诗文,自然引起新的联想,不但增添了文章的色彩,而且顺利实现了由开头到正文的过渡。 第四种:倒叙开局,引人入胜。

比如《永存的慰藉》的开头: 直到今天,我还弄不懂,世界上会没有了筑英。我觉得,他不过是像往常一样出差去了——到北京,到上海,也许还远一点,到欧洲…… 这篇抒情散文从筑英去世作者的心境和感觉写起,使文章开篇就有一种悲苦的情调,紧紧地抓住了读者。

第五种:平中见奇,突兀而立。比如鲁迅的《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望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个开头属朴素的叙述。一篇作品能平实到这种地步,以至于达到了古朴近拙的程度,反倒转为奇崛隽水、出神入化了。

再说描写型。

描写型,就是通过对人物、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引出中心事件;勾勒典型环境,展示故事背景;描摹自然景观、突出画面意境。比如: 2023年,在新墨西哥州的小城洛斯阿拉莫斯,警察们曾一度担忧地注意到一位夜复一夜在后街上踱来踱去的男人,他燃着的烟头红点在黑暗中飘忽不定。

借着透过高原稀薄空气散落下来的星光,他会无目的地漫步几个小时。并不只是警察们感到奇怪。在国家实验室里,一些物理学家也听说他们最近来的新同事正在做每天26小时的实验,这意味着他的作息时间表会慢慢地同其他人错开相位…… 他浓密的长发乱蓬蓬的,从宽宽的眉宇间往后梳去,就像那些德国作曲家的塑像一样。

他的眼光急遽转换,充满激情。他说话总是很快,往往去掉冠词和代词,仿佛有点中欧腔,其实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布鲁克林人。……这是《混沌:

开创新科学》一书的开头。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征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向读者展示了混沌学开拓者的精神世界,语言幽默谐趣,具有磁铁一般的吸引力,难怪这本书一出版就产生轰动,成为畅销书,并且经久不衰。

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李国文的《月食》的开头,就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展示故事发展的典型环境的例子。 太行山的早霜,洒在岗峦上,洒在山林里,也洒在刚收净庄稼的层层梯田中间。

伊汝从车窗里望出去,这种很像盐池边泛碱的白花花的肃杀秋色,使人感觉怪不舒服。要不是沿途柿树上挂着红灯似的柿子和山坳里虽看不见人家、却袅袅上升的炊烟,简直没有一点生气。连在公路旁啮着草根、已经啃不出什么名堂的山羊,也呆呆地、毫无半点表情地注视着开过去的长途汽车。

写景状物,寓情于散文的佳作莫过于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作品这样开头:

山如眉黛,小屋恰以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语意活泼优美,真是悠然字里,灿然行间。

作者笔下的这个小屋不啻是一件别致小巧的艺术珍品,其美妙绝伦,堪称空中楼阁。作者的生活理想便寄寓在这种娴适恬淡的意境之中,作品完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情浓而意新,富有诗情画意。

然后谈一下抒情型。这是一种利用抒情渲染气氛的开头。如宗璞的《哭小弟》: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

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轮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 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

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呵!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经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科研所里的科研**,还做些小翻译。

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

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 最后谈一下哲理型。 哲理型是指在议论、记叙、抒情的基础上,作出概括和升华,从而揭示人生哲理的一种开头 。

例如: 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意境,构**生多姿多彩的心身历程。

……丁思逸《友谊与爱情》) 这个开头,以抒情性的笔调,对人生各个阶段做出了哲学性的概括,含义深邃,回味深远。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开头方法,只是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归纳出来的主要方法,远不能概括千变万化的精彩开头。所以,初学写作者千万不能把它们做为公式去套用,而要根据每篇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处理,力戒雷同,争取有所创新。

作文金钥匙》之第一讲 篇章结构技巧

第一讲开头开头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章线索的起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整体性认识的反映,是对生活某一横断面的剖析。开头没有固定的程式,只有原则的要求。开头的原则是 不必然地上承它事,必须地引起它事的发生 亚里斯多德 诗学 就是说,它与以往的事情是否有联系不是主要的,而与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联...

初中作文技巧第一讲

初中作文技巧第一讲作文审题训练。审题的重要性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在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审题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作文的得分就比较低。我们在审题时,要在找准题目中好的关键词句的基础上明确自己 写什么 写什么 一指题目要求写什么。二指根据题目要求,我 可以写什么。...

作文训练第一讲概述

第一讲概述。写文章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二是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 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来写这篇文章。这就是文章三大要素 主旨 思路 语言。一 巧妙立意,让立意不再平庸。立意好的文章往往让人读后回味无穷,容易评高分。而高分作文立意就是情 志 理三点。胡老师教你如何铸造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