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课内素材整理

发布 2021-05-17 14:08:28 阅读 7056

高考复习。必修三作文素材。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一、写作素材】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角度点拨】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书生意气往往缺乏理性战略思想。

相关拓展】爱国,无疑是文天祥的标签,放在古时,那该叫做“节气”,这在南宋并不少见,世谓“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比照一下明末士人的德行(典型如钱谦益)可知。然而南宋灭亡,也引人感慨,魏征对唐太宗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

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简单地说,国危之际,才有忠臣,若我良臣,怎会有国危之时?南宋之时,忠臣何其多哉!可多归多,南宋还是亡了,不是很可悲吗?

(逆向思维)

二、写作素材】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角度点拨】①**贼是毁坏国家的蛀虫;②生死不惧,方能无畏。

相关拓展】①慷慨激昂的文天祥,但是也是可悲的文天祥,他抱着和谈、拖延、解困、觇北多种目的进入元营,结果是被扣押,然而没多长时间,皇室出降,临安陷落,他的种种努力、百般设想,化为泡沫,甚至他的出使更像一场闹剧。俗云,任何一座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比如特洛伊的陷落。

实际上临安和汴州的陷落何其相像,臣是忠臣,君非明君。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钦佩文天祥,他的忠义节气,不是纸上的两句话,是沉重的心灵,他在文中堆叠的死的危机,痛定思痛的痛苦,不是局外人能体会万一的。(更好的理解背景,才能更好的体会文天祥的节气)

三、写作素材】正首丘,古代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

角度点拨】恋根是生灵的本性。

相关拓展】依恋生命的、精神的故乡,至死不忘,屈原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死的依恋,汉末古诗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不经意间心魂的契合。然而我们更需要精神的依归,陶潜的桃花源,苏轼的赤壁,李白的天姥山,刘亮程追寻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曹文轩看着的《前方》,皆是如此。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一、写作素材】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

角度点拨】①平凡与伟大;②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关拓展】东林党人固然为人推崇,然而他们亦是一个政治团体,仍脱不开党争的帽子。而五人,都是下里巴人,不闻诗书,却挺身而出,没有煌煌大言,却更见本心自然。伟大往往就在平凡之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并不是随便乱说的。

二、写作素材】魏忠贤专断朝政,残酷镇压异己,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崇祯即位,魏忠贤被废黜,畏罪自杀。魏忠贤当权时,许多地方都建有他的生祠;他被废黜后,这些生祠也都被废毁。

角度点拨】①多行不义必自毙;②有形的纪念往往短暂,精神的纪念才能永恒。

相关拓展】因果报应的例子,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朴素的信念,是善的信念。这样的例子太多。而且历史的褒贬,更有威慑力。

有形的纪念往往短暂,精神的纪念才能永恒,那么历史的唾弃也才能震慑屑小,是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一、写作素材】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为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群体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

角度点拨】①对待文化应当批判吸收;②遗忘了传统意味着背叛;③传统是和人自身不可分割的内在精神,无法决然剥裂。

相关拓展】第一个就是《拿来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无非是对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第二个则是传统对我们的影响,无论我们承认还是要竭力否定,没有人是凭空生成的,我们对不同程度的承受了传统施加的影响,我们生活于传统,要参与传统的建设中。我们必须接受,而无法回避。

鲁迅《拿来主义》

一、写作素材】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了打破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鲁迅)角度点拨】①任何人和国家无法与外界绝缘;②“封闭”常常弱小,“开放”往往强大;③任何事情不能走极端。

相关拓展】改革开放使中国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获得了前进的活力。

哈韩、哈日风盛行,在外来文化面前,我们要学会思考、判断。

大长今来了,感恩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也来了。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

二、写作素材】我们不能一味“送去”,像尼采自诩为太阳一样,夸赞自己光热无穷。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们又怎么办呢?

角度点拨】①凡事量力而行;②**远瞩方可立足长久。

相关拓展】中国跳水队、羽毛球、乒乓球队、排球队一批教练到海外执教。

孙子兵法》在日本企业界成为宝典。

***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开演唱会了。

三、写作素材】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角度点拨】①对待文化遗产要辨证吸收;②新文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

相关拓展】《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

一、写作素材】郑国被秦、晋联军攻打,形势十分危急,烛之武受命出使秦国。面对强悍的秦王,他凭借自己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交思想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说服秦王退兵。

角度点拨】①高超的语言艺术常可胜百万雄师;②武力不是最强悍的标志;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相关拓展】从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看伯乐精神:在郑国危难之际,佚之狐慧眼识英雄,主动向郑王推荐烛之武,而烛之武智勇双全,不辱使命。如果说烛之武是千里马,那么佚之狐就是伯乐,韩愈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今社会,许多“千里马”难以四蹄腾空,昂首长啸,很大的原因就是推荐重用的伯乐少,打击报复的上司多。小到单位、企业,大到国家、民族,从长远的眼光看,都应该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让人才们能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创造业绩。

从晋秦两国关系的戏剧性变化看国家利益:晋秦从盟国到敌方,从联合作战到兵戎相向,这种戏剧性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但又在情理之中。按理说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女婿,秦穆公不至于糊涂到轻信烛之武的片言只语而背信弃义,亲痛仇快。

实际上,国家关系的变化,是相当微妙的,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今日兵临城下,明朝把酒言欢,不是没有可能的。一言以蔽之,国家利益对高无上,直接决定了灵活机动的外交策略。

廉颇蔺相如列传》

1. 知人善任。

缪贤之贤,在于“识人”;缪贤之贤,在于真诚;缪贤之贤,在于决断。

2. 有理行天下。

蔺相如和赵王的交流,不在“国”,不在“璧”,一直围绕着一个字“曲”。“曲”,理亏也。交往有个大原则,不可理亏,无理寸步难行。

蔺相如反复表态,我们要做一个有理的人,有理配有节,那就完美了。

3. 正义之势。

心中有正义,正义之势必压人、服人。蔺相如于秦王前的所说所为,就是最好的证明。

4. 权力、权利是可以争取的。

秦以隆重之礼,款待赵国使者,一改强国、强君之态势,按照规则出牌。这可比美国人有规则意识多了,呵呵。靠什么争取:蔺相如以声势慑人,以智谋服人,以尊严壮国威。

5. “虑远”意识。

廉颇、蔺相如文武双雄,英风伟概。边境送行,廉颇言语一席,颇见远心。绝非无计谋之徒。

6.真率第一。

廉颇粗豪,不搞小动作,有话直言;知错就改,敢于认错。这是“义士”所为。

7. 高境界支撑起的人生。

蔺相如宽厚大度,顾全大局。对外,不忍;对内,一忍再忍。忍与不忍,都是出于国家利益。赵国就是这样由有柳树性格的军事家和有松树性情的外交家支撑着的一个国家。

司马迁《鸿门宴》

一、写作素材】项羽兴兵四十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威逼刘邦十万军众。刘邦隐忍以行,往项羽驻地赴宴,凭借张良的智谋和自己的勇敢,得以脱险。

角度点拨】①“忍”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②不善于抓住机遇,成功往往失之交臂。

相关拓展】越王勾践三年卧薪藏胆,忍辱受屈最终灭吴复国。

二、写作素材】范增力主消灭刘邦,项伯为报私恩,连夜前往刘邦军营通告张良。鸿门宴中,项羽不理睬范增杀死刘邦的暗示。项庄舞剑意在刘邦,项伯舞剑保护刘邦。

最终,刘邦成功逃脱,项羽错失良机。

高考作文课内素材整理及应用

教材素材与高考热点。教材素材作文应用范例。必修一 1 责任与胸怀 沁园春 长沙 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 胸怀崇高理想 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

高考作文课本素材整理史铁生

我与地坛 作文素材提炼。史铁生 素材速递。21岁时,史铁生在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疾了双腿 一个本是生龙活虎的男孩子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年轻的史铁生曾经长达10年都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觉得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场冤案。很自然地,他质疑自己活着的必要性,也曾想到过用自杀的方式 但他最终找...

高考作文课文素材 1

1 鸿门宴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 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然垓下一战他却一败涂地,终酿千古遗恨,何也这是 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是因为没有夺取天下的深谋远虑。至垓下被围,乌江亭长劝项王渡江东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