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易混词语32组

发布 2021-05-15 11:18:28 阅读 1491

在编校工作中一些词的使用常会出现错误,因此,我觉得对于一些词要注意辨析。现将一些词相关而又容易混淆的义项作如下分析,供大家参考。

1.工夫与功夫。

这两个词使用混乱,现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工夫”,表示时间的意思,与时间有关的用“工夫”。如:“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明天有工夫再来吧”。

“功夫”,表示本领、造诣的意思,与程度有关的用“功夫”。如:“他的诗功夫很深”、“功夫不负有心人”。

错误举例:“他现在没有工夫过来”误作“他现在没有功夫过来”,“中国功夫”误作“中国工夫”,“磨刀不误砍柴工”误作“磨刀不误砍柴功”。

现代汉语词典》对“工夫”与“功夫”的用法,既作了明晰的分辨,又说“工夫”同“功夫”。我认为后一种说法在实际运用中应不予采用,以免引起混乱。(在编校工作中,一旦出现"工夫"与"功夫"通用的情况,一般也似不能视作错误。

)2.交会与交汇。

交会”用于陆地上相交,铁路、公路相交为交会;“交汇”用于水流和气流,河流相交为交汇。另外一种为比喻意义,如思想交汇,这里把思想当作潮流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空中相交那应该用“交会”还是“交汇”呢?

那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一个缺陷。我在去年江苏省专家座谈会征求对全国文字语言改革方案意见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统一用“交会”,因为“会”本义就有会集的意思,不再分相交的地点是陆地、水面还是空中,一般不会引起歧义。

会合与汇合。

“会”,作动词用,意为“聚集在一起,多指人”。如“会集”、“会餐”、“会师”。

“汇”,作动词用,意为“(水流)会合到一起”。如“细水汇成巨流”。

因此,“会合”与“汇合”应当辨析上述意思后使用。

错误举例:“两军会合”误作“两军汇合”。

3.侦查与侦察。

“侦查”,意为“公安机关、****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如“侦查案情”、“立案侦查”。

“侦察”,意为“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活动”。如“火力侦察”、“飞行侦察”。

“侦察员”指公安机关、****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相关人员。“侦察员”(侦察兵)指军队的相关人员。

错误举例:“立案侦查”误作“立案侦察”。

4.质疑与置疑。

“质疑”,意为“提出疑问”。如“质疑问难”。

“置疑”,意为 “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

错误举例:“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质疑”误作“在课堂上允许学生置疑”。

5.报怨与抱怨。

这两个词读音相近,词义相似,又都是动词,常常被用错。

报怨”的意思是报复仇怨,其中的怨是对人对事极度不满或仇恨的意思。“抱怨”就是埋怨,其中的怨是责怪的意思。

报怨”不能带宾语,例如以德报怨;“抱怨”可以带宾语,例如抱怨别人。现在常常把“以德报怨”错写成“以德抱怨”。

6.备受与倍受。

这两个词读音一样,词义相似,都含有受到的意思,又都是动词,常常被用错。

备受”的备有完全、都的含义,“备受”就是受尽、尝尽的意思。

倍受”的倍有加倍的含义,“倍受”就是更加受到、格外受到的意思。

备受”词义偏重于全面而广泛;“倍受”词义偏重于关注的程度高。

7.截止与截至。

截止”与“截至”是当前差错率最高的一个词,主要错在应该用“截至”的地方却用了“截止”。这两个词意思不同,用法不同。“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不再继续,强调的是停止;“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的是时间,指工作的一个阶段。

用法两者有明显区别。“截至”后面需带时间词语,例如:“截至今天”,“截至月底”;“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例如“报名工作于9月30日截止”“售票将在月底截止”。

8.终生与终身。

终生”是指到生命结束时为止,只是生命的意思,“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当医生。“终身”是指身份的意思。如著作权具有终身享有的权利,在作者弃世以后50年仍然享有。

共产党员是身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需要用“终身”。

与“生”“身”有关的还有“亲生”和“亲身”,“出生”与 “出身”。 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经历的 。“出生”指生下来;“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

9.诞辰与诞生。

这是一对容易混用的词。这两个词的意义、结构、词性都有差别。这两个词中的词素“诞”都有出生的意思,不同的是词素“辰”与“生”,辰指时日,生指出生。

就词性而言,“诞辰”是偏正型的复合式名词,就是出生的时日,是生日的敬称;“诞生”是联合式动词,就是出生的意思。从用法上说,“诞辰”要用在时间的后面,应该是“某某周年诞辰”,从时间上限制“诞辰”,例如“北京纪念尚小云百年诞辰”;“诞生”要用在时间的前面,应该是“诞生某某周年”,例如“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60周年”。

10.期间与其间。

由于两者在音、形、义上非常接近,它们的混用已成为一个顽疾。这两个词用法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期间”是名词,指某个时间里面,一般不独立使用,前面常有时间定语,如会议期间、国庆期间、暑假期间等。“其间”是名词中的方位词,主要含义是“那中间”“其中”,一般可以独立使用,用在下半句或下一句的开头,代替前面所说的时间段,如“她入学4年,其间多次获奖。

”“其间”还可以表示时间范围以外的事物,如“置身其间”,这是指空间。

11.制定与制订。

制定”与“制订”用得很乱,这两个词的区别是:“制定”是结果确定下来,强调不可轻易改变的状态;“制订”是经过研究商讨而约定,强调从无约到有约的过程。因此,“制定”体现的是权威性,“制订”体现的是创造性。

“制定”的对象是具有强制性的,常常是政策、法规、方针等,具有一定的决策性和针对性;“制订”的对象具有制约性,常常是计划、措施、方案等,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操作性。

12.拷问与考问。

考问”在古汉语中就有这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只表示“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 拷问”的历史比“考问”短得多,是为了分担“考”的繁重任务而产生的,是语言词汇系统健康发展的积极成果。“拷问”的本义是拷打审问,如今,“拷问”除了可以表达对人的拷打审问,更广泛的用在打人的精神世界的审批上。

因此,“拷问”可以搭配人格、良心,甚至可以搭配各种社会现象,甚至是历史。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拷问”用得过多。两者的界限可以用一句话陆概括:

若提问者认为被问者有罪错,应该批判,就可以用“拷问”;如果只要人回答知识性问题,就用“考问”。

13.诬蔑与污蔑。

诬蔑”是用语言文字捏造事实损害别人名誉,如造谣诬蔑;污原指浑浊不干净的水,后来泛指脏东西。“污蔑”重点在于使用侮蔑性的语言,不在于捏造事实。

14.窜改与篡改。

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窜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其实是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

15.法制与法治。

这两个词都是名词,都表示与法律相关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在于后一个语素。

法制”是指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以及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

法治”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式。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三点:1.意义着重点不同:

“法制”词义偏重“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词义偏重“治”,表达的是运用法律制度进行治理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2.适用范围不同:

“法制”的内涵较窄,着重讲的是法的一系列规则、原则及与此相关的制度;“法治”内涵较宽,所讲的除法的规则及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3.习惯用法不同:

“法制”多与“民主”相对,常用于“民主与法制”、“健全法制”等;“法治”多与“人治”相对,常用于“加强法治”、“法治国家”、“实行法治”等。

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法律概念,通常指法律法规;“法治”是一个动态的法律概念,是运用法律来治理。

16.盎然与昂然。

现代汉语词典》分别有盎然和昂然的词条,这两个词读音同,语意相似。但在实际使用中是有区别的。

盎然”形容气氛浓厚、趣味洋溢的样子,如生机盎然、兴致盎然;“昂然”指的是仰头挺胸的样子。

17.厉害与利害。

厉”本义是严厉,引申为猛烈。“厉害”的意思是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利害”是由“利”和“害”两个意义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合成词,作名词用。曾经“利害”与“厉害”可以通用,作形容词,用“厉害”的地方也可以用“利害”。现在已经有严格的区别,“利害”只作名词使用,用“利害”的地方绝对不能用“厉害”。

如利害关系的“利害”,不可用“厉害”。

18.买单与埋单。

现代汉语词典》上没有这两个词,电脑上有这两个词,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新词,现在使用得又比较多。实际使用中,两个词同时在用。“埋单”原来的是把结账单反放在托盘上,不让客人知道花了多少钱。

就是埋在盘子上。后来就变成了结账付钱。而“买单”就是结账的单据。

从文字的发展性标准来考虑,建议规范使用买单,不用埋单。

15.必须与必需。

高温车间__注意防暑降温。

水是__的生活用品。

16.启用与起用。

学校__新教学楼。

__了一批年轻干部。

18.品味与品位。

提高欣赏__

__人生艰辛。

19.结合与接合。

搞好城乡__

注意城乡__地带。

20.盈利与营利。

明年实现__

这是一家非__机构。

21.反映与反应。

剧本__的是当代生活。

演出现场引起了热烈__

22.传诵与传颂。

千古__的名篇。

千古__的伟人。

23.启事与启示。

发布了征文__

得到了三点__

24.不耻与不齿。

欺骗行径为社会所__

__以学生为师。

25.流传与留传。

英雄的事迹到处__

祖父__下来的瓷瓶。

26.化妆与化装。

__舞会正在进行。

她的__让全场惊艳。

27.临近与邻近。

__杭州她还没醒。

我的家乡__杭州。

28.权力与权利。

探视女儿是我的__

如此判罚是裁判员的__

29.斑斓·波澜·灿烂。

“斑斓”的意思为灿烂多彩。与花纹色彩有关,用文字旁作义符。“斑斓”的“斓”不能用澜、谰、烂。

澜”的意思是大波浪,“波澜”就是波涛,用三点水作义符,多用于比喻,如波澜壮阔;

烂”的本义是腐烂,有时比喻为颜色鲜明。“灿烂”的意思就是光彩鲜明耀眼,用火字作义符,如灿烂辉煌。

30.辨别·辩护·辩证。

“辨”是指识别、区分,字中间用刀字作义符,本义是用刀剖分物体,现在引申为经过观察分析把本质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辨别”就是找出不同事物的特点加以区别的意思,只能用“辨”而不能用“辩”。与此相同的“辨认”的“辨”要用刀字作义符。

“辩”是指申明、解释,与语言和文字有关,用言字作义符。所以“辩护”必须用“辩”,不能用“辨”。与此相同的“辩解”、“辩论”、“辩驳”的“辨”要用言字作义符。

易错易混词语

一 看拼音写词语。x n sh ng zh f ch o xi otu ti an wi k ng k i n c w i xi m d h i k q n sh n yu d n sh ng ji n p mi n ti n ch b n tng xi l n li j j ng u r l zh...

常见易错易混词语

弊病 蔽 提纲 题 沧桑 仓 脉搏 膊 贡献 供 迥然 炯 诋毁 砥 穿插 串 默契 挈 文牍 渎 掠夺 略 赏罚 尝 姑息 估 急躁 燥 作祟 崇 气概 慨 矫健 骄 琐屑 锁 慑服 摄 惆怅 稠 饶恕 挠 伸张 申 漱口 濑 惊骇 赅 蛰伏 蜇 袒护 坦 清晰 淅 聆听 吟 调查 察 报销 消 ...

小升初语文易错易混词语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x n sh ng zh f ch o xi o tu ti n w i k ng k i n c w i xi m d h i k q n sh n yu d n sh ng ji n p mi n ti n ch b n t ng xi l n li j j ng u r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