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机械手K

发布 2021-05-06 15:47:28 阅读 6308

实用型机械手。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117班

学号:2011800147

姓名:薄洪洋

日期:2014.05.25

目录 ii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

1.1控制要求 1

1.2动作顺序: 1

第二章机械手机械部分的选择与设计 2

2.1手部设计基本要求 2

2.1.1典型的手部结构 2

2.1.2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 2

2.2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3

2.2.1典型的腕部结构 3

2.2.2腕部结构和驱动机构的选择 3

2.3臂部设计 4

2.3.1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4

2.3.1手臂的典型机构以及结构的选择 4

2.4机身的设计 5

2.4.1机身的整体设计 5

第三章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6

3.1输入和输出点分配表及原理接线图 6

3.2 控制程序 7

3.3梯形图及指令表 9

3.3.1梯形图 9

3.3.2指令表 13

课程设计总结以及体会 14

参考文献 14

为简易型机械手设计自动控制方案,要求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机械手的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操作方式和自动操作方式。

如图a所示,将物体从位置a搬至位置b机械手整个搬运过程要求都能自动控制。在启动过程中能切换到手动控制机自动控制或半自动控制(又称单周期控制),以便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检修。图b是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逻辑流程图。

系统启动之前,机械手处于原始位置,条件是机械手在高位、左位。

图a机械手动作原理图。

图b1)机械手从原点位置起始下移到a处下限位→从a处夹紧物体后上升至上限位→右移至右限位→机械手下降至b处下限位→将物体放置在b处后→上升至上限位→左移至左限位(原点)为一个循环。

2)上限、a、b下限、左限、右限分别由限位开关控制;机械手设立起动和停止开关。

3)机械手夹紧或松开的工作状态以及到达每一个工位时,均应有状态显示。

4)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动作均应有1s延时,然后上升;机械手每到达一个位置均有0.5s的停顿延时,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

5)若机械手停止时不在原点位置,可通过手动开关分别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左移,使之回到原点。

1) 应具有适当的夹紧力和驱动力。应当考虑到在一定的夹紧力下,不同的传动机构所需的驱动力大小是不同的。

2) 手指应具有一定的张开范围,手指应该具有足够的开闭角度(手指从张开到闭合绕支点所转过的角度),以便于抓取工件。

3) 要求结构紧凑、重量轻、效率高,在保证本身刚度、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结构紧凑、重量轻,以利于减轻手臂的负载。

4) 应保证手抓的夹持精度。

1) 回转型包括滑槽杠杆式和连杆杠杆式两种。

2) 移动型移动型即两手指相对支座作往复运动。

3)平面平移型。

本设计是设计平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常用的工业机械手手部,按握持工件的原理,分为夹持和吸附两大类。吸附式常用于抓取工件表面平整、面积较大的板状物体,不适合用于本方案。本设计机械手采用夹持式手指,夹持式机械手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型和平移。

型。平移型手指的张开闭合靠手指的平行移动,这种手指结构简单, 适于夹持平板方料, 且工件径向尺寸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 其理论夹持误差零。若采用典型的平移型手指, 驱动力需加在手指移动方向上,这样会使结构变得复杂且体积庞大。

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不选择这种类型。通过综合考虑,本设计选择二指回转型手抓,采用滑槽杠杆这种结构方式。夹紧装置选择常开式夹紧装置,它在弹簧的作用下机械手手抓闭和,在压力作用下,弹簧被压缩,从而机械手手指张开。

1) 力求结构紧凑、重量轻。

腕部处于手臂的最前端,它连同手部的静、动载荷均由臂部承担。显然,腕部的结构、重量和动力载荷,直接影响着臂部的结构、重量和运转性能。因此,在腕部设计时,必须力求结构紧凑,重量轻。

2)结构考虑,合理布局。

腕部作为机械手的执行机构,又承担连接和支撑作用,除保证力和运动的要求外,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外,还应综合考虑,合理布局,解决好腕部与臂部和手部的连接。

3) 必须考虑工作条件。

对于本设计,机械手的工作条件是在工作场合中搬运加工的棒料,因此不太受环境影响,没有处在高温和腐蚀性的工作介质中,所以对机械手的腕部没有太多不利因素。

1) 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升降驱动的腕部结构。它具有结构紧凑、灵活等优点而被广腕部回转,总力矩m,需要克服以下几种阻力:克服启动惯性所用。

回转角由动片和静片之间允许回转的角度来决定(一般小于)。

2) 齿条活塞驱动的腕部结构。在要求回转角大于的情况下,可采用齿条活塞驱动的腕部结构。这种结构外形尺寸较大,一般适用于悬挂式臂部。

3) 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回转驱动的腕部结构。它使腕部具有水平和垂直转动的两个自由度。

4) 机-液结合的腕部结构。

本设计要求手腕能够升降,综合以上的分析考虑到各种因素,腕部结构选择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升降驱动腕部结构,采用气压驱动。

手臂部件是机械手的主要握持部件。它的作用是支撑腕部和手部(包括工件或工具),并带动它们作空间运动。手臂运动应该包括3个运动:

伸缩、回转和升降。本章叙述手臂的伸缩运动,手臂的回转和升降运动设置在机身处,将在下一章叙述。

臂部运动的目的:把手部送到空间运动范围内任意一点。如果改变手部的姿态(方位),则用腕部的自由度加以实现。

因此,一般来说臂部应该具备3个自由度才能满足基本要求,既手臂伸缩、左右回转、和升降运动。手臂的各种运动通常用驱动机构和各种传动机构来实现,从臂部的受力情况分析,它在工作中即直接承受腕部、手部、和工件的静、动载荷,而且自身运动较多。因此,它的结构、工作范围、灵活性等直接影响到机械手的工作性能。

一、 臂部应承载能力大、刚度好、自重轻。

1.根据受力情况,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和轮廓尺寸。2.提高支撑刚度和合理选择支撑点的距离。

3.合理布置作用力的位置和方向。4.注意简化结构。5.提高配合精度。

二、 臂部运动速度要高,惯性要小。

机械手手部的运动速度是机械手的主要参数之一,它反映机械手的生产水平。对于高速度运动的机械手,其最大移动速度设计在,大部分平均移动速度为,。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减小自身重量是减小惯性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因此,机械手臂部要尽可能的轻。

减少惯量具体有3个途径:

1.减少手臂运动件的重量,采用铝合金材料。2.减少臂部运动件的轮廓尺寸。3.驱动系统中设有缓冲装置。

三、手臂动作应该灵活。

为减少手臂运动之间的摩擦阻力,尽可能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对于悬臂式的机械手,其传动件、导向件和定位件布置合理,使手臂运动尽可能平衡,以减少对升降支撑轴线的偏心力矩,特别要防止发生机构卡死(自锁现象)。为此,必须计算使之满足不自锁的条件。

常见的手臂伸缩机构有以下几种:

1.曲柄滑杆(活塞)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工作可靠等优点,但曲柄滑杆(活塞)机构存在急回特性、传动效率较低等不足,其行程增加也受到很大限制,如需增加行程,就要按比例增加曲柄的回转半径和滑杆(活塞)的长度,结果将导致整机重量的急剧增加,而出现大幅度增加生产制造成本、影响运输和安装等一系列问题。

2.凸轮滑杆机构是结构简单的高副机构,存在着行程短、磨损严重、传动效率低等缺点,主要应用传递较小动力的机械,如内燃机的配气系统等。

3.齿轮齿条机构具有配比自由、制造容易、承载能力强、移动平稳、安装定位精度不高等在现代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齿轮齿条容易出现磨损而需要补偿、其行程大小也受到一定限制。

4.螺杆螺母(滚珠丝杠)机构的加工精度和定位要求比较高,需动力机的正反旋转来实现而导致传动效率低,还存在承载能力小、容易出现磨损而需要补偿等缺点。

5.双导杆伸缩机构杆不旋转,带左右导向杆,刚度和精度较高,安装尺寸比较紧凑(比较薄),适合在空间小的地方用,且使用在有一定定位精度要求和夹紧要求的场合。

手臂的典型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如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横向移动;回转运动,如手臂的左右摆动,上下摆动;符合运动,如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组合,两直线运动的双层气压缸空心结构。通过以上,综合考虑,本设计选择双导杆伸缩机构,使用气压驱动,气压缸选取双作用气压缸。

机身是直接支撑和驱动手臂的部件。一般实现手臂的回转和升降运动,这些运动的传动机构都安在机身上,或者直接构成机身的躯干与底座相连。因此,臂部的运动越多,机身的机构和受力情况就越复杂。

机身是可以固定的,也可以是行走的,既可以沿地面或架空轨道运动。

机械手实用操作教材

一 机械手自动运行 生产。1 检查压缩空气气压。如图1 1 1 图1 1 1 机械手进口压力要求大于0.6mpa。2 检查 确认无人处于机械手周围的防护区内。3 确认主电源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如图1 3 1 图1 3 1 4 将操作模式选择器置于手动减速模式。如图1 4 1 图1 4 1 5 操作并确...

PLC机械手控制

1 引言。本文以某物流控制中的机械手控制为例,分析了plc与步进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本系统涉及的主要硬件是s7 200 plc和sh 2h057步进驱动器。1 s7 200 plc系列是西门子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这一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多种多样的自动化控制要求,由于具有紧凑的设计 良好的扩展性 低廉的 ...

PLC机械手实验 1

机械手课题报告 1 绪论 机械手通常应用于动作复杂的场合来代替人的反复操作,从而节省人的劳动,普通继电器由于其体积和接口等方面限制,经常被应用于简单的电气及流水线控制,而plc以其可靠性高 抗干扰能力强 控制系统构成简单。编程简单 使用 维护方便 组合方便 功能强 应用范围广 体积小 体重轻 工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