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信息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学校开通“帮扶**”,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7、建立健全设施正常使用制度。
1)开通亲情****,学校专门设立****,让留守儿童能及时与父母或专门教师(家长角色)进行交流,让孩子感到亲情在身边,有心灵上的温暖留守儿童长期离开父母。
2)学校应成立"家庭"俱乐部,让留守儿童在家庭俱乐部中生活、学习、交流,让他们时刻感到似家的温暖。
3)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要建立阅览室和图书馆,班级要设立"班级图书角",多订阅一些报刊杂志,供留守儿童课余阅读。学校要为留守儿童举办,或者指导留守儿童自办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学校要举行学科竞赛、演讲大赛、主持人大赛、歌手比赛、体育运动会、国庆和元旦晚会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在各自的特长方面各展其能。
4)齐抓共管,形成制度落实制度。首先,学校专门成立监护人培训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监护人的责任,如何教育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向上成长。其次,专设立留守儿童家长接待站,专人接待外地打工学生家长,与其交流,及时传递留守儿童在校的表现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对留守儿童的互相教育。
最后,学校、村委会(居委会),家庭三者建立留守儿童监管教育制度,签订监管教育协议书,成立留守儿童教育委员会,三者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了解,及时沟通,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有效管理,让各项制度得到认真落实。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各尽其责,努力消减留守儿童的教育新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为促进教育公平,建立起和谐、安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留守儿童日常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 情感缺失 情感饥饿 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 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 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
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龙源小学 留守学生 问题 及管理制度。龙源镇是全县的大镇,农业人口特多。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入城市,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 农村 留守学生 父母进城务工经商了,孩子交给谁来管?目前,从多方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
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 经商的人们越来越多,使得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有的托付祖辈照看,有的托付亲戚朋友代管,让这些孩子成了 留守学生 我校 留守学生 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 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为完善 社会 学校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