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教育

发布 2021-05-03 07:38:28 阅读 9254

(一)基本运动。

1、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

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一) 基本的运动。

1、走。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脚尖着地。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姿势要端正,两**互前进。

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坐、立。

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坐: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再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②靠近左侧的壶,把壶口对着另一壶口**,在距离5~8cm的上方开始倒。

③壶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④把空壶放回盛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壶,按前面的方法再倒回空壶中。

⑤或者先将空壶放在桌面上,把装满豆子的壶移到盛盘右侧放回空壶,与作业前相同,照前步骤重做一边。

6、倒液体。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方法:①右手扶住小壶把手,轻轻端起。

②让壶口移向空杯子的上方**,两个壶稍稍离开以免碰撞,慢慢倾斜倒出里面的水。

把空壶放在桌上。

装了水的小壶移到托盘右侧。

空壶放回托盘里。

7、舀固体。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方法:①右手拿匙,将色砂舀起,保持角度不变,轻轻地提起来,在空容器的**上方时,在把匙里的色砂倾倒下去。

②舀到后面会越来越难,这时用左手托住容器,把容器稍微倾斜比较好舀。

二)社交。1、门开关。

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方法:①站在不会碰到门的地方。

②右手握门把。

③轻轻地旋转。

④把门推开或者拉开。

右手握住外侧的门把,拿稳门把走出去。

关门: ①握住门把。

②手依然握住,轻轻地往回拉。

③合上。2、打招呼。

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握手。 方法:①以端正的姿势(挺胸)站立。

慢慢靠近(握手的对象),伸出右手。

握对方的手。

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

站立行礼。

方法:①抬头挺胸站直,两手自然下垂。

两手置于腿侧,轻触大腿,头慢慢低下行礼。

3、应答方法。

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方法:①教师一次叫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被叫到的小朋友用清晰的声音回答“有”,让对方听见。

以一叫一答的方式有节奏地进行。

小朋友看到教师的面孔,教师以温柔的表情看着回答的小朋友。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与老师接触时。

方法:①需要老师帮忙或者有问题要请教老师时,不要大声叫唤。

“请到老师旁边来”。③如果找不到老师或者老师在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或者是在帮忙其他人工作时,请稍微等一下。

和小朋友接触时。

方法:①需要朋友帮忙或者有事询问时不可大声叫唤。

“东西请借我用一下”“请过来一下”。

必要时走到朋友的身边才说话,不要太大声。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目的:①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

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

自己的运动调整。

递交书本。

方法:①拿着纸的右下或右下侧的角轻轻地递给对方。

对方接受时应伸出双手从斜前方接受。

不发出声音很客气的接受。

用两个手掌接,以两个拇指捏住纸张。

6、咳嗽、打喷嚏。

目的:懂礼节。

方法:①咳嗽、打喷嚏、打哈欠时,不要让周围的老师、朋友感到不舒服。

脸稍微转向旁边,用手帕掩口。

捂住嘴巴。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

穿衣服。方法:①把衣服连衣架拿到桌子上,前襟向上平放。

②解开纽扣,打开前襟,取出衣架放回原处。

③左手提右边的衣襟,让右手先穿过袖子。

④右手穿过袖子后放开左手,然后右手伸到后面把衣服披到左边肩膀上,右手提左边衣襟让左手伸到袖子里。

⑤把两边的衣襟对齐,扣好纽扣。

⑥一边看镜子一边整理衣服。

**服。 方法:1、用双手解纽扣,打开前襟。

2、先用双手将左肩上的衣服退下,然后两手转到背后,右手抓住左袖口,让左手从左袖口中抽出来。

3、双手伸到前面,左手抓右边袖口,让右手抽出来。

4、衣服的前襟向上平放在桌上,抚平上面的皱纹整理好。

2、穿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的肌肉运动调整。

穿鞋。 方法:①坐在椅子上,脱掉室外鞋,并排放在旁边。

将室内鞋拿到面前。

确定鞋子的左右。

一只脚先找到同侧的鞋子,把脚尖伸进鞋内。

用手指抓船鞋子候补,往后拉让整个脚都进去,最后才把脚跟套上。

日常生活教育

洗手。一,教学时间 2015年3月9日 2015年3月31日。二,教育科目 日常生活教育。三 教育内容 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教给正确的洗手方法。四 教育目标 1 进行卫生教育。2 个人卫生处理。五,课堂准备 儿童卫生区,洗脸盆,毛巾,肥皂等。六 目的 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

摘要 赫勒从通过对 个体再生产 人类条件 和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 的逐层次的分析,比较清楚地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在比较清晰地界定了日常生活的概念之后,赫勒进一步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作了比较,从而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勾勒出从 日常 到 非日常 的一个存在链条,即工作,道德,宗...

日语日常生活单词日常生活日语

日语日常生活单词 日常生活日语3篇。篇一 日常生活日语 有关规则的作文三篇。规则作文。有关规则的作文三篇。规则作文。关于规则的作文。规则。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规则,在学校里,社会上到处都是规则,我们人人都要遵守规则。给这就是有关部门的规定,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制度。所。一我们邀从现在做起,培养在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