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述句: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1)今天下雨了。
2)我还没有吃饭。
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2、疑问句:
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啦。
1)他是个老师。(陈述句)——他是个老师吗?(疑问句)
2)今天下雨了。——今天下雨了吗?
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吗?
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请求或命令的句子,一般用句号。当语气比较强烈时,用感叹号。
1)请你把窗户打开一下。
2)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4、感叹句:
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1)今天下雨了啊!
2)你真聪明啊!
5、反问句:
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
1)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2)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3)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事不对的吗?——这样做事是不对的!
6、设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
3)“究竟谁是最晚到的呢?答案是xx”
7、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1) 你是一个好孩子。
2) 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认一认。1)判断: 陈述句与祈使句、疑问句。
我要借你的词典用一下。
请把你的词典借给我用一下。
你能把你的词典借给我用一下吗?
2、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
1)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1)xx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xx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改为:1、这幅画是我们xx画的。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1)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例如:我把桌子擦干净了。——
2)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例如:我把迷路的小猫送回家了。—
xx:1、凶猛的xx把一座堤坝冲垮了。
2、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xx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这动人的情景把我吸引住了。
1)句子的长短只就单句而言。长句与短句是相对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一般情况下,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上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更生动,具体。缩句就是删去句子中的“枝叶”,只留下句子主干。
缩句和扩句练习:
1、隐蔽在xx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xx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 喜讯传到学校。
6、 列车穿过山谷。
7、 春风吹遍大地。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阿望。所谓句式杂糅,就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义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历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通过对近几年来一些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杂糅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类 1.表对象对于 上。例 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修改意见 或说对于调...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所谓句式杂糅,就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义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下面是常见的各种杂糅错误,请大家多读括号中正确的表述方式。长达 之久 长达,达 之久 超过 以上 超过 以上 对于 上对于 在 上 以 即可 以 为宜 即可 借口 为名 借口 以 为名 有 包括 分 组成 有 等六部分,由...
句式变换的常见类型
维普资讯。语言学习。句式变换的常见类型。赵晓红。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句式变换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六种 不齐的一组句子。其形式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避免单调。散句变整句 就是把长短交错的句子 改为相同的句式。或者改为长句 或 长句和短句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