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系列讲座:修辞、表达、标点符号。
一、复习策略指导。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例如:“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和“你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前句是反问句,后一句是陈述句,两句话从内容看是一样的,从语法上看也都对,但联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呢?再比如说,“他的泪很快流下来”和“他的泪如泉涌”,前句显得比较平淡,后一句是夸张,虽然泪水不可能像泉水般涌出来,但它给人深刻的印象。
人们在表达思想时,不仅要求语言准确、明白、通顺,而且要求语言形象、生动,有表现力,有美感,所以我们在初中阶段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能在文中辨认这些修辞方法。注意理解其含义,掌握其特点,在说话、阅读和写作中以求准确掌握。了解常见的几种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相应句式,能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起到一定的修辞效果。
要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和应用文等四种文体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更要注意在阅读和写作中会分析、会辨别、会运用,摸索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的读法,克服阅读中的盲目性。同时,也要摸索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的写法,以及应用文的写法,使自己写文章首先做到规范,写什么像什么,提高写作训练的效率,在基础知识部分的测试中,关于文体知识的考查题目常常以判断题型让学生判断正误。
复习、巩固标点符号知识。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我们学过的标点符号共16种。
其中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9种;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7种。我们口头说话,不能没有停顿,没有语气。书面写作,也不可缺少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二、修辞方法的判断
1.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
①表示比较的: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推测、揣度的。
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例举。
④表示想象。
2.借喻和借代的不同。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借喻的喻体和本体是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 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三、文体知识复习要点。
1.记叙文。记叙文的要素是指所写的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人称较多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描写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记叙文的详略,是对选取的材料进行详略处理:把能突出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详写,对表达中心意思起一定作用的次要材料略写,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文中也常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
2.说明文。说明文要注意说明对象的特征。
对象特征,就是说明文所要说明的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为了说明得更有条理,根据说明的特点,说明文往往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罗辑顺序。
说明文要根据具体内容、写作目的、阅读对象来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等,同学们要学会鉴别这几种不同的说明方法。
3.议**。议**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的灵魂。
议**的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的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议**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反驳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议**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这两种,分析议**的论证过程时,要注意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4.应用文。要理解每种应用文的用途,做到注重实用性,用语恰当,格式正确。
四、语言表达的要求。
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简明,就是要简要、明白,就是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要脉络,而且尽量去掉多余的话,使用语言要力避啰嗦重复。语言连贯,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连接要自然、合理、严密。
语言得体,是指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讲究说话方式(直言或婉言)、适合语境(上下文限制)、讲究分寸、注意场合(如喜庆与忧伤、严肃与随便等不同的场合)和文体特点(如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等。
五、标点符号的运用。
1.标点符号的位置。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行末放不下时,可把字与点号挨紧些,放在一行的最后一格。
2.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格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都标在正中。连接号占一个字位置,着重号标在字的下面,而间隔号写在格的正中。
3.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4.冒号“三不用”。 引语不是原话,南昌是转述时不用冒号。 ②引语断为前后两处,中间“……说”后面用逗号,不用冒号。 ③说”在引语的后边,用句号,不用冒号。
5.问号“两不用”。 虽有疑问词“什么”、“怎样”、“谁”、“**”等,却不表示疑问,表示陈述语气时,不用问号。
如:他什么也不会干。 ②肯定和否定连用的句式不表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
如:我不知道他明天能不能来。
6.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三种符号都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句终的停顿,但它们表示的语气不同。在平时阅读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在写作训练时也要注意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平时注意掌握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考试时能正确解答有关标点符号的关键。
试题解析。例1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莫非它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a.比喻拟人反问排比
b.反语夸张设问排比
c.比喻拟人反问反复
d.反语夸张设问反复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修辞方法都很熟悉的同学,可按句子顺序一一认定,最后选出正确项。对修辞知识学得不够扎实的同学,此题的难点在句③和句④。
反问,是无疑而问,不必回答;设问,是有疑而问,自问自答。句③属前者。排比侧重于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成串排列,以增语言气势;反复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看句④,虽然“有”字反复出现,但它不是被强调突出的,所以句④运用的是排比修辞方法。正确答案为a。
例2 下面运用比喻的一句是( )
a.母亲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
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c.耳朵里好像真的听见一片朗朗读书声。
d.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析本题考查比喻的识别能力。a句“如同”不是比喻词,而是表示类比。c句“好像”也不是比喻词,而是表示推测,因为“耳朵”和“读书声”没有相似点。
d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b句是比喻句,理由一是用了比喻词“像”,理由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即“迅速”与“一划而过”。正确答案应为b。
例3 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方法的是( )
a.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b.“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d.晋祠,真不愧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比喻类型的识别。a句用的是拟人修辞方法。b句“友邦人士”是反语,“瓜分”是一个词,都和借喻无关。
真正要识别比喻类型的是c和d两项。c是借喻,d是暗喻。借喻,没有本体,没有比喻词,只出现喻体,如c句,“箭头”和“瀑布”都是喻体,省略号后的句中没有出现本体(“雨道”),也没有比喻词,如d句,本体“晋祠”和喻体“明珠”都在句**现,用动词“是”连接起来,所以不是借喻。
例4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记叙文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b.记叙文的叙述顺序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c.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d.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要素、记叙文的顺序、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记叙文的表达方式等知识的掌握。a项、c项和d项都没有错误,只有b项似是而非,到底有没有错误呢?我们来看有关文体知识。
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倒。而b项所讲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文学知识中**的情节。至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b
例5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荔枝蜜”这篇文章选自《杨朔散文选》。
b.青年人应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c.我们解放**的同志早得到了消息,见博古、定一同志相约下山,也纷纷随着下来,加入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机场。
d.他一进门就对我说:“在哪儿开会?我已经打听好了,那地方挺不错。”
解析 a句中“荔枝蜜”是篇名,引号应改为书名号。b句的引用是说话人句子的一部分,引文末不加标点是正确的。c句的“解放**”是报纸名称,应添加个书名号。
d句 “在哪儿开会”是句子陈述的一部分,尽管有疑问代词,但没有疑问的意思,应将问号改为逗号,答案为b。
专项练习。1.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
b.老城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排比)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对偶)
d.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设问)
2.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c.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标点符号的英文表达
i.stylistic devices 修辞格 simile 明喻 comp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with the similar point,using the word as like as as or as if metaphor 暗喻 compare two di...
修改标点符号
修改标点符号一。36分 卷面10分 1 船队经过宝应湖 高邮湖 邵伯湖,再走。七 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2 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3 燕子去了,有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4 春天,他们播种。夏天,他们耕耘。秋天,他们...
标点符号经典例句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经典例句分析。例句有对有错,重在看 分析与修改 重在理解!1 老杨同志,请您稍等一下!分析与修改 判断 稍等 说明语气比较舒缓。既然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那么末尾就该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2 多么壮观呀!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分析与修改 判断 感叹句 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