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常用表达方式

发布 2021-04-26 02:19:28 阅读 6236

1、 记叙文常用表达方式。

2、 常用表达方式:说明;叙述(概括叙述、具体叙述);议论(文首议论、文间议论、文末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以人物内容来划分---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坏境。

1) 人物描写作用。

1 体现人物性格、情感。

例: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体现了闰土麻木、迟钝、痛苦的性格和情感)

体现人物身份。

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反映社会环境。

例:中年闰土的贫穷、衰老、麻木、迟钝、痛苦,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背景。

2)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

例: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孔乙己》(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的活动环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凉的心情。)

展开、推到故事情节。

例:雨越下越大了,裹着冷风,夹着雷鸣,一起向慌乱的人们袭来,也好像在向没带雨具的我示威……妈妈来给我送伞来了。《雨中情》(有了这场雨,才有了妈妈送伞的情节,才能体现妈妈对“我”的爱,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象征和暗示。

例: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憧憬。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风筝》(暗示了当时生活环境的黑暗冷酷和毫无生机)

为下文作铺垫。

竹林深处人家》开篇写竹林为后文写人家和“欢笑声”作铺垫。

烘托人物形象。

例:见它迈着坚定的步划,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斑羚飞渡》(烘托了头羊自我牺牲的精神美。)

3)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

4)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作用。

1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指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作用是给人以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

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背景》中对父亲买橘子动作的描写。

2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作用:

a、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如《陌上桑》中对秦罗敷之美的侧面描写。

b、是对直接描写的有益补充,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使形象鲜明突出。如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自己识字时的美好感受,写自己到田野中的快乐,写自己对爱的追问等都侧面写出了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使老师可敬可爱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5) 细节描写作用。

细节描写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的描写。作用:

1 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和心理的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更细致深入地刻画人物性格情感。

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点明时间或时代背景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6) 议论作用。

1 文首议论作用:开篇点题,揭示主题。统领全文例: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2 文间议论作用:承上启下(过渡),点明所写事物的意义例:“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值得自豪吗?”《谁是最可爱的人》

3 文末议论作用:揭示或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例: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忆读书》

7) 抒情作用。

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作用:真切强烈;震动人心;节奏明快;感情直露,容易把握。例: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海燕》

2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理)作用:表达婉转含蓄,蕴涵深厚,收到情与景(事物)交融、情浓意深的效果,感染力极强。例: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远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借景抒悲凉心情)

考点清单】1、 判断表达方式类别:常见题型为“某某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某某属于什么描写?”

2、 某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常见题型为:“某处的描写(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3、 对某种表达方式的赏析:常见题型为:“本文人物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很成功,请你做研读(鉴赏)。”

技巧清单】记叙文阅读试题中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的判断,方法可参见上面讲解的“记叙文常用表达方式分类”和“表达方式的作用”;对某种表达方式的赏析其实也是在谈某种表达方式在语言环境下的作用。

表达方式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1、 内容:主要指对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所起到的作用。如“人物描写”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情感、体现人物身份”,“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等。

2、 结构:指表达方式起到的过渡、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等结构方面的作用。如“自然环境描写”可以“为下文作铺垫”,“文间议论”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等。

3、 文学性的表达效果。指对气氛环境的渲染烘托、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给读者感受的真实真切等艺术效果。如“直接抒情”可以时表意“真切强烈;震动人心;节奏明快;感情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可以使表达婉转含蓄,蕴涵深厚,收到情与景(事物)交融、情浓意深的效果,感染力极强”均属此方面的作用。

典型试题解析】

杜小康注定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②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③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④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

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迫,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离地乱窜。

⑤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不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⑥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

⑦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⑧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⑨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

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⑩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文中第2和第3自然段都是环境描写,但所描写环境的色彩却完全不同,前者昏暗,后者明亮。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从结构和表达上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第2自然段暴风雨恶劣天气的描写是为杜小康找鸭群、与父亲走失、经历磨难作铺垫;第13自然段雨过天晴、月亮明亮的描写烘托了杜小康经历暴风雨找到鸭群后的兴奋和感到自己忽然长大后的欣慰。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这两处环境描写都是为了衬托人物而设的。通读全文可知,杜小康在经历这件事情之前和之后的变化,因此,依据前面所讲答题方法即可得出答案。

2023年潍坊市。

黄河岸边好师傅。

尚书华。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车果然明显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

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啥事?”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车在哪儿?”

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

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不知道干什么似的。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后,他对老曹说:

“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

临睡前他对老曹说:“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

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

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哪!”

1、“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运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文章曲径通幽,设置波澜,让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在读者的不断期待中渐次展现。请根据要求,参照示例,在每条横线上填写八个字。(3分)

波澜一。波澜二:心有疑虑,谨慎盘问;

波澜三。波澜四:三次安排,二见精神;

波澜五。3、文题《黄河岸边好师傅》中的“好”概括了主人公的哪些品质?请作简要分析。(3分)

常用表达方式

举例常用表达方式 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thus,take as a good example,a case in point is that to illustrate,to clarify,列举 first 1y second 1y thir...

常用表达方式简述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 变化过程。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本句是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 价值 特点 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如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

常用的表达方式

四 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 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 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 类比法 喻证法 引证法 反证法 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