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写作指导

发布 2021-04-15 18:49:28 阅读 5484

消息写作的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节消息必须迅速。

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显著特点之—,是它对变动中的客观现实反映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或者的事实,向受众提供多方面的新信息。

那么,消息写作为什么要快呢?

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快,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在第一章里我们曾经讲过,在新闻报道的各种体裁当中,唯独消息可以作为新闻的同义词、代名词,因为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中“新近”二字,就是它的基本特征,我们常说新闻姓“新”不姓“旧”,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怎样才能在传播中把这“新”字体现出来呢?最主要的就是要快写。

只有快写,才能够快传播。因此,“必须迅速”成为消息写作的第一条要求。

发达国家的记者,最忌讳“昨天”这个词,不愿意在消息中使用。他们的许多报纸,一天要出三次,因此许多消息都可以当天见报。深夜、凌晨发生的事情,早上就能见报;上午发生的事情,中午就能见报;下午发生的事情,晚上就能见报。

反正是在开印之前,只要有更新的消息,就把原来的那条换下来。报纸传递新闻,快到这种程度,可以说是惊人的。

广播和电视,理应比报纸快得多。它们不仅可以把几分钟前的消息播出去,还可以做到与新闻同步,当时就报,即现场报道。

二、快,是消息的竞争条件。

世界处于竞争之中,新闻也不例外,国际间的新闻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而新闻**一旦卷入竞争机制,快就必然成为竞争的重要条件。

三、快,是消息的质量体现。

在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世界,消息如果不快,立即就成了“旧闻”,成为过时的东西而不受欢迎。所以,新闻(消息)被称为“易碎品”。好比一个花瓶,做得确实好.它摔碎了,质量也就没有了。

一条消息,你若是慢慢腾腾地写出来,好是好,但它已经过时,没有人再看再听,变成了废品,质量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评价消息的质量,不能不考虑“快”这个因素。前面在讲“快是消息的基本特征”时所列举的几个实例,哪伯它们写得多么好,也不能说是高质量的。

第二节消息必须准确。

一、对事实的认识要准确。

消息写出来难确不准确,首先在于记者对被报道的事实认识得准确不准确,认识不准确,写出来的消息自然也不会准确。要认识,就应当由表及里地作分析。不少消息的不准确,是由于记者没有动脑筋去分析,因而产生了片面性。

请看下列几例:

一)某记者采写了某村发展养牛的消息,说:“这个村由于多养了牛,粮食也丰收了。今年和去年相比,这个村牛的存栏数增加338头,粮食亩产增加440斤,总产增加60万斤。”

这是不准确的。粮食能不能增产丰收,有多种原因,如:是否风调雨顺?

有无抗旱排涝能力?管理是否精心及时?耕作制度和方法是否科学?

种子如何?等等。更重要的是,有否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充分调动起全村人的生产积极性?

然而,消息却只把增加牛的存栏数,实际上就是增加有机肥料,说成是粮食增产丰收的唯一原因。因此,有读者看到这条消息以后来信指出:光凭多养300多头牛,就能增产60万斤,养一头牛就能增产1000多斤粮食,谁信?

二、对事实的表达要准确。

当记者做了深入的采访调查,掌握了必要的事实,并对这些事实做了认真的分析,取得了准确的认识之后,要把它写成消息传播出去,就必须表达,这种表达也应当是准确的,否则,也会影响消息的真实性。

表达的准确,具体来说就是用以叙述和描绘事实的词句要准确,所反映的事实要与原貌相符合,要非常讲究分寸。在这方面,粗心大意,不加思索,自以为是,往往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有一段相声生动地说明了由于表达不准确而产生的笑话一— 某工厂星期六组织全体职工去博物馆参观,碰巧赶上这一天是大家洗澡的日子,厂里只有一个澡堂,因此不得不男女分开轮流进行,于是,厂有关人士在广播里发布通知:“今天的活动这样安排:上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参观;下午,女同志洗澡,男同志参观。

请注意,参观的时候只许看,不许摸!”

当然,消息写作中所出现的表达不准确,远不止这段相声所描绘的这么简单,而且,有时容易被人发现,有时则不容易被人发现。

请看下列几例:

一)在一则关于双波长高功率锁模激光系统的消息中,有一段反映该系统功能的话,说:“前不久,使用这套系统时实现了在晨昏朦胧与白天条件下的卫星测距工作。专家认为这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测距水平领先的国家,”

这段话表明,判定双波长高功率锁模激光系统的卫星测距水平是否达到世界领先地位,测距时天它的能见度是个重要条件。所以,它特别强调了是“在晨昏朦胧与白天条件下”,那么,“晨昏朦胧与白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能见度呢?

我们知道,“朦胧”是模糊不清的意思,而“晨昏”指的是早晨和晚上。因此,把这两个词连接起来,所谓“晨昏朦胧”,指的就是早晨和晚上那一段看起来模糊不清的时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时刻并非一刹那,而是一个由开始模糊不清,到更进一步的模糊不清,到最后完全模糊不清的阶段。

显然,这个能够称之为“朦胧”的阶段,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时刻的能见度是不一样的。

再看“白天”。我们知道,“白天”是相对黑夜而言。这个“白天”也有不同的情形,有万里无云的白天,有多云的白天,还有乌云密布的白天。

显然,所有这些统称为“白天”的能见度是大不一样的。

由此可见,用“晨昏朦胧与白天”这样笼统的概念,去表达双波长高功率锁模激光系统进行卫星测距时的“条件”,以证明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不准确的。

第三节消息必须明了。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消息写作有两个基本要求:必须迅速和必须准确,这两个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只做到了这两点,还不能说是一条好的消息。

听以,在消息写作上还有第三个要求——必须明了。

一、消息明了的必要性。

一)传递的目的决定消息必须明了。

二)受众的广泛决定消息必须明了。

三)生活的节奏决定消息必须明了。

第四节消息必须简短。

我们讲了消息必须明了,但是,明了不等于必须把篇幅拉长。语不精炼,材料堆砌,始终是消息的大敌。所以,消息写作还有一条基本要求——必须简短。

那么,消息为什么必须简短呢?

一、消息简短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关系上去认识。

—)简短与新鲜。

二)简短与迅速。

三)简短与民主。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我们知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息也非简短不可。道理很明白,因为人们没有时间去读去听很长的消息,公众的期望是只花较少的时间,就能较多地了解到客观世界各种新的变动。

三、消息不能简短的原因。

新闻主体观念薄弱,这无疑是个重要原因。不了解新闻写作知识,这自然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此外,最具时代持点的,几乎影响和牵动着每个记者、编辑心灵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以消息的长短论水平。

二是以消息的长短计报酬。

消息写作指导

作文训练 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 沈阳市第九十四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教学目的 教会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鲜活的写作素材,并作出快速反应。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有关消息写作的具体要求,并努力在实践中达到这些要求。3.让学生在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写作兴趣。教学参考题目 参加班上或学...

新闻消息写作

一 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关于最近所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二 新闻的分类 1 消息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 简明扼要的报道。2 通讯 对某个人物或事件进行具体 形象 详细 深入的报道。3 二者的比较 相同点 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同点 通讯的内容生动形象,感 彩...

消息写作练习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则新闻报道,标题自拟。1.昨天下午,在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张燕君拿着刚刚领到的医保ic卡开始了自己70岁生涯中的第一次 刷卡 看病经历。经过一番 望闻问切 社区医生给她开具处方,一盒是感冒清胶囊,一盒是珍菊降压片。收银处是一套崭新的电脑设备,输入处方,卡一刷,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