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

发布 2021-04-18 03:47:28 阅读 6795

试论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

——以《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精选》和《新闻采访与写作案例选编》为例。

1、新闻的定义。

***对新闻下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定义决定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的问题,人们常称其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本文中所出现的“新闻”所指的就是狭义的新闻,即消息。

2、新闻要素的基本介绍。

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所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新闻发生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what、when、where、why。五要素都以英语字母w开头,因此五要素简称为“5w”。

3、新闻语言的风格。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决定了新闻必需真实、准确、新鲜、客观。这些特性也构成了新闻的语言风格。由于新闻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发表的,新闻语言必需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趣闻性。

1)新闻语言必需真实准确。

真实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核心,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要求**在向受众发布新闻时,必需保证向受众传递真实的信息。新闻语言的运用,必需保证新闻尽可能的精确准确,尽量不使用或者少使用“大约”、“或将”、“可能”等模糊性词语,多使用数字,使新闻更加可信。以下是第2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的例子:

《项目审批“长征”698天泰豪动漫变“动慢”》,该消息第二段叙述了项目审批的进度之慢:泰豪动漫园一期工程2023年3月立项,至2023年11月才获得施工许可证。按法定期限计算,该项目完成各项审批需392个工作日,实际办理时间为200个工作日,剩余498天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我们可以看出该新闻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将各项审批时间非常精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不仅增加了新闻的可信性,而且非常准确的向读者传递了泰豪动漫是如何变“动慢”的过程。

2)新闻语言必需客观,不偏不倚。

客观性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在叙述新闻时要排除自身的喜恶和偏见,用客观的语言来传递新闻,以此来保证传递真实的信息。记者在编写消息时,要注意语言和用词的客观,尽量不要给一个群体贴标签或者使用褒义或贬义的词语,以免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判断。这里以《玉林**》2023年11月8日的一篇新闻为例。

该消息的题目是《“围裙党”的四宗罪》,整篇消息有两个小标题:“围裙党”的分类、“围裙党”的四宗罪。该片消息主要报道了玉林市市区对停车费划地收费的现象。

对于该行为是否合法,作者在文中没有澄清,只是一味细数停车收费的“罪责”,作者讲自身的主观感受贯穿全文,对停车收费的人员打上”围裙党”标签,而且把停车收费及保管中一些缺乏秩序的现象称为“罪”,容易对受众造成误导,而且对该现象是否违法方面容易迷惑受众。新闻是社会之公器,而不能称为个人泄愤的工具。

3)新闻语言要形象生动有特色。

在当今信息繁杂、**竞争激烈的状况下,新闻**要吸引受众,必需要有生动活泼的文风,适应时代需求。新闻工作人员在写作时,要尽量找有特色的字眼,注意长短句的搭配,多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注意刻画富有特色的细节,注意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增强新闻的表现力、趣味性。这里以《文汇报》,2023年5月07日,第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为例,文中对“洋菜农”朗杰士的园艺场这样描述:

这里二十多个塑料大棚内,都已种上各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精细蔬菜品种,仅番茄就有32种。辣椒有白色、红色、黑色、咖啡色、蓝色、黄色、橘黄色、淡黄色等。蔬菜育秧棚里的秧盘架都是朗杰士自己做的,完全是土法上马,但蔬菜秧苗油绿绿,非常神气。

这里,记者将自己亲眼所见的园艺场用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和色彩的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形象生动而又有趣味感。

4、新闻的写作技巧。

1)新闻标题的拟定。

在信息**的时代,一条好的新闻要获取手中的注意力,首先就需要拟定一个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标题,“标题”受众越来越多。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具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可以吸引受众,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在浏览信息时,往往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判断什么消息自己比较感兴趣,什么消息对自己是否有用,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受众阅读。

第二,引导受众。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会提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整篇新闻要介绍的主要事件,引导读者阅读。第三,美化和序化作用,作为版面元素之一,新闻标题可以使版面美化,又可以使版面内容井然有序 。

新闻标题的拟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做“标题党”

标题党,是网络上一小撮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个人目的网民自发性组织。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标题党主要是以耸人听闻、黄色暴力、犯罪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而内容往往与题目毫不相关或者偏差很大。

新闻标题的拟定要以传递新闻信息、服务受众为主,而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去做“标题党”。

2、合理运用修辞中的比喻、双关、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

新闻标题适当的运用文学手法,其一,可以使新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带给读者较高的审美价值;其二,适当使用文学修辞手法还可以是新闻趣味横生、增强读者阅读兴趣;其三,可以唤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引起共鸣。如《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该新闻主要讲了云南省曲靖市就业局副局长为了了解本市在扬州务工人员的务工环境,在扬州宝亿制鞋厂亲自体验了一个月的打工生活。该新闻的标题巧妙使用借代的手法,用“潜伏”二字借代副局长在宝亿制鞋厂考察务工环境的事情,显得妙趣横生、生动活泼。

另外,再如《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初读新闻标题,能够引起读者很大的兴趣,仔细阅读新闻正文后,才明白,该新闻把在一起房产投标中不作为、失职的标评专家比喻为“瞎眼”评标专家,比喻形象生动贴切,鞭挞味十足。

3、巧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在新闻标题的拟定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勾起受众的好奇心,吊足读者的胃口。当然,设置悬念也要讲究度,遵循新闻职业道德,不能一味博眼球。如在新闻标题《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电线杆上绑“美女”》、研究生蔡成龙回乡当农民》,初看标题,会引起读者一系列的悬念:

七年上诉冤屈为什么不能伸张?电线杆上为什么会“绑美女”?研究生为什么会回乡当农民?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读完新闻,就会了解一个个事实的真相。

2)注重新闻角度的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事件,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选择一个精巧的报道角度,才能写出有深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子。

1、从“新”的角度入手选择新闻。

从“新”的角度选择新闻,报道一些时代前沿或者人民群众从未听闻的事件,往往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如《农民租飞机给农田喷药》,该篇新闻报道了江西省第一例农民租飞机给农田喷药的事件,反映了我国农业的科技化,而且事件非常新奇,闻所未闻,能够引起读者很大的阅读兴趣。

2、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新闻。

我国的新闻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新闻只有报道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人民发声,才能够引发、启迪、感染读者。如新闻《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该新闻讲了市民杨先生带孩子看病,医院乱收费的事情。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医疗福利等方面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些方面报道,多多关心普通人的生活,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注意力。

3、从事物的变化中选择新闻。

世界是时刻变化着的,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大地焕发出新面貌,但也伴随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新闻敏感,从这些新面貌、新问题中去寻找有价值的新闻。如新闻《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该篇新闻以“火车站”这个小小的视角反应了兰考经济的发展,由外出务工到在家乡就业的变化,也从这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3)注重新闻导语的写作。

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地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新闻主题并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一般分为全要素导语和部分要素导语。这里主要介绍部分要素导语一些比较有趣的类型:

1、引语式导语。

该种方法是引用文中人物精彩生动的语言作为导语,揭示新闻主题。如新闻《从触动到行动,知识改变命运,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该新闻的导语:“这两年,别人想在我们村寨取个媳妇都难。

”3月25日,记者在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采访时,噶洼村村委主任的一句感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为何难?原来,村里年轻人不少都出门上大学去了。

全乡共629人,近7年间已有235人从大学毕业,还有124名大学生在读。该导语借用村委主任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该村的教育情况,直接引用,而不是记者自己下论断,使新闻可信度更高,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拉近读者与该新闻的距离,使读者与新闻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2、提问式导语。

该种方法是将有关事件通过一个尖锐的鲜明的问题提出来,以获得读者的注意力。如新闻《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该新闻的导语是:大令公庄村民问:

解决俺村的问题还得花多少钱?作者将大公庄冤屈未得到伸张的问题通过村民的尖锐的提问提出来,能够引起读者较大的关注,较快抓住读者的眼睛。

3、对比式导语。

对比式导语就是将过去的情景和现在的情景相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新闻主体的结构。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紧接导语之后,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主体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向读者展示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新闻主体的写作一般有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对比式结构、提要式结构、问答式结构等等。

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倒金字塔结构和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事实的重要性对事实进行排序编写,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其他稍微重要的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排列,这种写作手法可以使读者很快知悉新闻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有利于新闻排版时根据版面大小进行删减。金字塔结构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来报道新闻,好处是可以适应读者阅读习惯,讲清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

5、书面用语和标点的规范使用。

新闻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而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地方语言特色是不同的,为了使我们的新闻作品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懂、获得更好地传播效果,我们必须使用书面用语中的规范性语言和规范性标点。对于一些网络用语,那些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了的、具有生命活力且积极向上的、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的可以有选择的进行使用,使新闻报道更有时代感,更接近年轻受众的心理,典型的代表如“给力”。对于其他一些昙花一现而且毫无内涵的网络热词,新闻**人要有良好的辨别能力,不能随意使用以免造成传播误导。

典型的代表如“蓝瘦香菇”。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功能强大,具有强调、补充、引发联想等等各种功能,新闻写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我国语言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否则很容易造成新闻写作中语义不明,影响新闻的准确性。

论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

试论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以 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精选 和 新闻采访与写作案例选编 为例。一 新闻的定义。对新闻下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定义决定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 新鲜性 及时性 公开性。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 简明扼要的报道。因其在新...

论新闻的写作技巧

作者 叶猛。时代 2013年第05期。摘要 在严格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消失的今天,如何将新闻故事写得生动鲜活,成为媒介竞争的重点。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应在实践中摸索出新闻写作的技巧,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突出新闻写作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受众。本文从新闻视角的选择 新闻标题的写作 新闻导语的写作 新闻的...

论现场短新闻的写作技巧

作者 闫秋馥。活力 2016年第21期。关键词 现场短新闻 特点 写作方法。作为一名专刊编辑,我很少有机会在消息写作方面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因此,消息写作成了我的短项。一直以来,我都想在这方面有所提高。于是,当我遇到 获奖消息赏析 兼论消息的写作技巧 一书,便深深喜爱上了它。此书是一本以获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