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 高三语文一模 真正含答案

发布 2021-04-05 05:44:28 阅读 8913

2012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学习能力诊断卷2013.1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孔子赞赏的中庸骆玉明。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

《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觉得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赎金。

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施上遭到了破坏。

更严重的是,这可能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 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现实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中国前几十年很努力地宣扬“无私”的理念,“文革”中更发展到戏剧化的程度,结果是人人演戏,可信的道德就在这种表演中消失了。

《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儿子很正直。

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

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将带来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

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惩罚,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条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

”孔子对“父子相隐”的意见历来有很多争议,它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从社会和法律角度来说,父亲偷羊儿子去告发他,属于正直的行为。偷羊犯法,社会成员理应出于维护公义的需要,不论亲疏都应加以坦白,中国自古就有“大义灭亲”之说。

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维护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文革”年代官方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之间都不敢讲真话,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合情合理吧。

宋代朱熹曾说:“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孔子本人掌握的就是时中的行为标准。

《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

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国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

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

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把他看作“圣人”,但他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有“圣人”气。这不是谦虚,而是老夫子处理事情的态度,大抵是从常情常理出发,并没有什么超凡出众、惊世骇俗的地方。哲学家冯友兰曾把“极高明而道中庸”自题为座右铭,期望像孔老夫子那样,有超越常人的思考,又不背离常人的生活,中间的“而”正是统一这种对立的桥梁。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已非易事,而身体力行之则更难。时至今天,“中庸”仍“民鲜能久矣”。孔子赞赏的“中庸”,就像上文叙述的三个故事那样,其实不过是 ,并不像后人阐释的那么玄乎。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⑵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况且所以 b.而那么 c.况且尽管 d.而因为

2.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为什么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2分)

3.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文革”宣扬的“无私”理念与“中庸”倡导的“至德”不同。

b.朱熹以“随时以处中”来阐释“中庸”,接近孔子赞赏的“中庸”

c.孟德斯鸠的话抨击法律破坏了人性,证明了“父子相隐”的合法性。

d.“中庸”被孔子视为“至德”,因没有具体阐释让后人把握困难。

e.“中庸”因其“极高明”,除孔子外普通人理解难身体力行更难。

4.概括“孔子赞赏的中庸”几个要点,补在第⑻段画线空白处。(3分)

5.第⑹段中《史记》记载的孔子行为是否“背盟”?阐述你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22分)

此地甚好。2023年6月18日清晨,秋白起床后,换上了洗净的黑色对襟衫、白裤、黑袜、黑布鞋。梳洗毕,安然步出牢门,前往中山公园拍遗照。

当天的《大公报》报道:“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

酒半,言道:‘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饮毕,高唱《国际歌》①,徐步至罗汉岭刑场。

择一空地盘膝而坐,向行刑者示意道:此地甚好。”

今天,站在罗汉岭瞿秋白雕像前,凝视着那张清瘦的脸,我问秋白:“此地”,果真“甚好”?

秋白当年的囚室在长汀博物馆内,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此地原是明清两代汀州府的试院,院中古柏两棵,苍翠凌云,古桂两株,时送清香。敌人把秋白囚禁在这样的一个偏僻角落,是为了看管方便。

但历史的巧合却寓意深远,一个才情兼具的书生,与雅韵悠悠的古代试院结缘,免不了情思泉涌:“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月亮的光也比从前更光明了。

”②对秋白而言,“此地”果真“甚好”。

囚室约7平方米,一张矮木床,一张两斗桌。局促于逼仄的牢房,秋白却说是“大休息”:翻翻《阿q正传》,吟诵些诗词,刻了六七十个印章——他是个篆刻高手,又咳着血断断续续写下数万字的《多余的话》——既然是“多余的话”,又“何必说”?

—当生命兀然得以这般终结,须坦露闭锁在困苦和抑郁中的一切,“能够乱谈几句,心上也就痛快了。”③

就着昏暗的油灯,这个自称“脆弱的二元人物”提起了笔,“我确是一个最懦怯的婆婆妈妈的书生”④,参加革命后思想还在动摇,还残留着士大夫缙绅思想。更为“多余”的是,他居然说对火热的革命生活感到厌倦之极,在革命的熔炉里一直在演戏,承认自己的政治生活就是一场滑稽剧……因犯了“路线错误”被撤销最高领导人职务,在革命阵营中成了“过街老鼠”,使本已处于自责中的他更觉得自己“过时”了:“现在我已经完全被解除了武装,被拉出了队伍。

只剩下我自己了……”

秋白,好你个“婆婆妈妈的书生”!留下这一堆“多余的话”,如明晃晃的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剔开,赤裸裸地摆在世人面前:粗读,是把懦弱披露出来的坦荡;细读,是用悲情掩藏对信仰的迷茫,为后人撂下浮想联翩蓄笔:

绝命书日后成了这个“叛徒”“晚节不忠”的铁证,坟墓被摧毁,妻女受**,直至2023年才结束清算,平反昭雪……秋白,“此地”果真“甚好”?

确实是“婆婆妈妈”,这一提起笔就停不下来:“如果我还有可能支配我的躯壳,我愿意把它给医学校的解剖室。”⑥很可笑的”以为这副多年肺病的“躯壳”还有谁需要。秋白,毕竟是书生!

汀江如帛,月色朦胧。秋白盘腿坐在汀州试院的囚室内,想着他的之华和独伊。在被关押的115天,他几乎每个晚上都梦见她们。

“我留恋什么?我最亲爱的人,我曾经依傍着她度过了这十年的生命。”⑦囚室阴湿,秋白常穿那件黑色对襟衫,还有黑线袜和黑布鞋,都是爱妻杨之华给他置办的——几十年后,正是凭对襟衫的两粒黑扣子才辨认出瞿秋白的尸骨——秋白想起自己曾对之华的一句誓言:

“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斯时斯地,了却夙愿,甚好。

还有瞿独伊,我可爱的女儿,远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好几年没见到她,也不知怎么样了?入狱后,秋白将自己准备写的文章列了一个目录,其中有一个题目就是《独伊》。独伊不是瞿秋白的亲生女儿,却被他视如己出,独伊习惯称秋白“好爸爸”。

他会怎样写自己的女儿呢?独伊无法知道,但她永远记住了好爸爸“婆婆妈妈”的话:“我还留恋什么?

这美丽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我替他们祝福。”⑧

17日晚,参谋长宋希濂出于师生情面对秋白再作一次劝降,遂邀秋白一起饮酒。席间,宋拿出蒋介石的处决密令给秋白看,并称如能自首,当再电请南京收回成命。秋白同往日一样沉静,答曰:

“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至此,宋知事已不可挽回。但秋白提了两个要求,一是不能跪着死,二是不要打自己的头。

“我这滑稽剧是要闭幕了。”⑨

第二天清晨,秋白起床,梳洗,坐在桌前,点烟,喝茶,吟诗,毕竟是书生,习惯性地提起笔:“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谶,乃狱中言志耳。”搁笔,36岁的秋白,安然步出牢房……

站在罗汉岭瞿秋白雕像前,耳旁萦绕着秋白走向刑场的歌声,心头涌起《多余的话》开篇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揣想,秋白走出那间低矮囚室时,是如何畅舒一口清气,感叹这方灵魂净池、这方山川风物——

此地甚好!

注〕①《国际歌》:歌词由瞿秋白翻译成中文。②③处引句:均出自瞿秋白的《多余的话》。

6.第⑴段引用《大公报》报道的用意是 (3分)

7.辨析第⑹段与第⑼段两处“婆婆妈妈”的含义。(2分)

8.第⑽段画线句与第⑸段秋白在《多余的话》中的“自我揭短”看似相悖,对此加以简析。(3分)

9.下列对文中引用《多余的话》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第⑶段引句②,秋白对关押自己的囚室周边环境表达了欣赏和赞美。

b.第⑷段引句③表明,宣泄困苦是秋白《多余的话》的写作动机之一。

c.第⑸段引句⑤中的“拉”字刻画出秋白被赶出革命队伍的惶惑与无奈。

d.第⑺段引句⑥秋白意识到多年肺病的“躯壳”有医学价值并愿意捐献。

e.第⑻段引句⑦中的“依傍”表明秋白对妻子杨之华的依赖、不舍之深情。

f.第⒀段引用开篇句表明秋白内心的孤独,无人能理解秋白的忧愁与追求。

10.简析第⑾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11.联系全文,鉴赏“此地甚好”作为标题及结尾句的妙处。(5分)

三)默写。(任选6空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2019届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2012学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题。一阅读 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 5题 15分 孔子赞赏的中庸。骆玉明 中庸 一词最早见于 论语雍也 第二十九章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道德,并感叹着一至德在人群中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

2019上海徐汇区一模

2014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化学试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2015.1 完成本卷可能需要用到的数据 1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a 40 cu 64 2 电离平衡常数 25 第 卷 共66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0分,每小题2...

徐汇区高三试卷 1

2010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物理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011 1 1 答第 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 考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正确涂写考号。2 第 卷 1 20题 由机器阅卷。考生应将在答题卷上的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