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改变了 》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依题选材的能力;
3.学生逐步养成列提纲、布局谋篇的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写作。
教学难点:启迪思维依题选材。
教学过程:聊天导入。
同学们:……到初中后,与小学相比的改变。)
大千世界,各种事物,都会发生改变。而任何改变都是有原因的。请大家以“ 改变了 ”的样式造句,看谁在2分钟之内造得最多。
学生造句。写在作业本上。读一读。
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一篇作文(给出题目及要求)。
题目: 改变了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不少于的记叙文。
2.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
一、审题明要求。
这道作文题有无暗含的写作要求?
1.“改变”必然有一个过程,或者有一个机缘。
2.从“改变了”来看,题目暗含了时间限制。
3.从详略安排来看。
4.从改变前后的内容都要交代来看,必须用到对比。
二、补题定中心。
1.请补全题目,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有个性的内容来填写。
2.横线上可以补上哪些内容?题目要通顺、简洁、好写。
3.题目要通顺、简洁、好写。补全了题目,你就有了预设的中心。你的选材也就要扣住这个预设的中心。
三、扣题选材料。
以课文为例看选材:
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改变了我对长妈妈的看法。
信客》:生活的重担改变了信客的心境。
湖心亭看雪》:大雪改变了张岱的寂寞。
爸爸的花儿落了》:那件事改变了我。
伤仲永》:父亲的无知改变了仲永的生活。
珍珠鸟》:呵护改变了鸟的胆怯。
斑羚飞渡》:猎人的残忍改变了斑羚的命运。
下面请大家扣住你的题目选择材料。
1.选材,可以从时间入手,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这个题目可能只能从过去选材。可以从空间入手,班级的,学校的,家庭的,社区的,社会的,自然界……。也可以从阅读启发入手,还可以从联想想像入手……。
2.把你选择的材料用。
一、二句话写出来。
3.请把你的材料具体说说,说给同桌或邻桌听听,然后要他(她)提意见,你的材料是否合用。
说——说具体——评一评(说清楚了吗?用了什么方法?)
四、依题列提纲。
1.给出例子:
背影》结构方式:顺叙:分别——送站——回忆。
开头:1点题背景。
交代:2起因家庭背景父子分别。
过程:3父送子:踌躇拣椅子。
4买橘子:穿着爬月台兜橘子。
5忆父亲:看信回忆流泪。
2.学生列提纲。
3.展示提纲,丰富内容。
五、依题写片段(看时间而定)
在同学们刚才的选材料(说材料)的过程中,大家明确了或加深了选材的要求:
其实,选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生活片段来补充,或者说需要生活细节来细化。如:
买桔子的背影,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情形等。那么这个题目,一开头就明确了,如何改变、为什么改变、改变的机缘等地方要详写。
请同学们根据你的需要,写一个相关的片段(左右)。
请。一、二个同学读一读自己的片段描写。请同学们评一评:
1.扣题吗?
2.是否细致?用了什么方法?
3.还有改进之处吗?怎么改?
板书。改变了
看题明要求(详略安排、时间限定、对比)
补题定中心。
教师下水作文:
这里的冬天改变了我的美好记忆。
蛰居这南国侨乡的半间斗室,窗外的天似乎永远是灰暗混浊的,极难见着一丝半点的天蓝。去户外走走,各种有名没名的常绿乔木静静的立着,琳琅斑驳的广告牌尽展风姿。如果不是人们身上的冬装暗示,很难相信冬天早已来临。
这时该做些什么呢?想摆脱孤独的侵扰,最好去书店逛逛,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书店有书店的色、香、味,可不是吗?
书籍包含了所有的颜色,当然最妙的是那种香味,那是一种特别的淡淡的油墨香,不会沁人心脾,但直透人的灵魂,精神也会为之一爽,内涵最丰富的是书店的味道,它太完备,无法用笔墨来形容。
我在文学栏前边择了一个角落默默坐下,拿起《徐志摩诗歌》,细细地读着《雪花的快乐》,我周围几乎没有人,静得有点可怕。无意间往那边望望,起伏的小山的轮廓,一下把我的思绪拉得很远很远,我又回到那雪的世界,格外留恋:
那是年少轻狂的季节。我们宿舍前边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湖,湖边长了些细长细长的芦苇,到了快下雪的时候,芦苇变得更加纤弱,但还是倔强起挺着头,傲视前方。此时天色灰暗,朔风呼啸,人们虽然给吹得面无血色,两唇发乌,但心中却窃喜:
快下雪了!夜里果然会听到屋外一阵紧一阵“沙沙沙”的声音,清清脆脆地,似乎敲击在人的心坎上。远远近近的人们都毫无睡意了,一个个尖声惊叫,为这天地造化的精灵喝彩。
此时岳麓山下的人们,赏雪的去处多的是:岳麓山上,千枝挂雪,在丛林间走着,格外清爽,那颤颤的钟声仿佛是从历史深处的雪花间传来。岳麓书院,积雪随意落在深青瓦上,橙黄篱墙上,那种搭配可以轻易过滤你的各种不安的杂念,橘子洲头,放眼望去,湘江脉脉北流,那边的各种船只静默着,而雪的挥洒,则沿着河床、江岸,绵延不绝。
我们这自诩为文学少年的一班人,不约而同去岳麓书院,那是一个挺独到的地方。
刚踏进那道并不炫耀的门,那种静谧中弥散出来的莫名的庄严,令人肃然起敬。那镌刻着各种书体、凝聚万千名家心智的各种碑刻,稍一触摸,即有一种凉透心灵的感觉。那朱熹讲坛,神圣巍然,古香古色中渗出缕缕雪天的凉意,那口很不起眼的小井,略显有些落寞,按天如的形状,雪花方方正正地落在井沿上,四段洁白的小雪,恰似简明素装,不多不少围着一口历史的老井。
比起平日的热闹,比起外边的喧哗,来这里如登仙境,如归天宇,又能让人处处感觉到岁月积淀下来的厚重。八百多年前,这书院的雪天是怎样的情景?那些天,书院的门开着,尽管外面大雪纷扬,朱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在朗声吟诵,他呵出的白气,升腾很远很远。
那些在坛下听学的读书人,全身心浸泡在朱子的讲学声中,浑然不觉寒冷,他们虔诚的目光,该是怎样的一种执著,他们也许会把朱子手中的经卷,当作膜拜的对象吧。在漫天雪花飞舞、冰清玉洁的世界里,听一代宗师指点宇宙万象,该是怎样的一种奢望和境界!在一小处假山,雪花也是依形铺洒,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断桥呢。
有人说断桥雪最美,因为它将雪的纯洁与心思的断裂相结合,将完美和遗憾相交织,将意境和设想相互补,而且往往将它定格为才子佳丽无意邂逅、惨淡相别的幽怨之境,因此而美。
走出书院大门时,那副“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肃穆。是什么的浸润,能让三湘大地走出那么多的伟人?从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兄弟和他的亲家左宗棠,从黄兴、蔡锷到***、***、***、**、***、任弼时、粟裕、***、朱总理,从丁玲、周立波到莫应丰、韩少功、古华……不计其数,灿若星河。
许多人问道:湖湘大地为什么如此富有灵性?湘楚文化为什么如此发达?
这不会有人回答,也不可能回答。但我想至少有一点:没有雪的世界,是缺乏灵气的。
因为有了雪的洁润,天地才会清朗,地脉才会贯通。
我这样在往事中走了好久好久,手中的《徐志摩诗歌》滑落到地板上,啪的一声提醒我回到书店书架旁的现实来,书架周围,人依然少得可怕,服务员们无聊地走过来再走过去。看看窗外,远远的工地上嘈杂不已,尖灰弥漫,天,依然是那般灰蒙蒙的。我走出书店,感觉手上的几本新书挺沉的。
街道上各种流行歌曲响得震天;各色街灯争先绽放,挺眩目的;***、娱乐厅前边,各样小车一排接一排;染着红发黄发的“前卫者”游来荡去……
这里的冬天会下雪吗?如果真的能够,又该是怎样的?我天真的想。
六、回顾与总结:
课堂智慧源于平时积淀。
上完这一节作文指导课,我自己总感觉缺了些什么,到底少了什么?哪些环节处理得不妥?经过大家的评课,我逐步发现了这节课的缺憾。
首先,我在上课时漏掉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给出题目和要求之后,原教案是想问:“横线上可以填哪些内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横线上可以填人,如“妈妈改变了我”,可以填物,如“枫叶改变了杜牧的思想”,可以填事,如“那件事改变了我的胆怯”,可以填景,如“夕阳改变了我的心境”……但不知道怎的,我竟然忘记了这个环节,因此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启发,在此时还是闭塞的,甚至还是一潭死水的,马上提出审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显然有些突兀和生疏。
一个高超的教师,他随时给学生以启发,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我呢?在一开始,并未能好好把握。
其次,关于取题目。我要学生完成半命题的补题,变成自己的全命题。巡视之后,我发现学生的题目太质朴,或者说“太死”。
虽然学生能从身边的真材实料写起,从生活小事写起,从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这是好事,但如果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的学生长期这样写下去,也容易导致思想的堵塞,行文也可能太死板。而且,“题好占文半”,为什么我不可以指导学生取个好的、优美的题目呢?比如,与景物有关的,“红枫改变了他的秋思”、“柳色改变了春天”,“月色改变了他的心境”、“浪花改变了礁石”等等,我应当还可以指导学生把题目取得含蓄或者生动,或者含有哲理,比如,“风改变了云朵的方向”,很多时候,学生的选材、构思、立意,也许从题目已经开始了,这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细节,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有个重要的环节没能把握住,没有抓住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即没能好好掌握课堂的及时生成性资源,这恰恰是一个教师课堂智慧的重要体现。有个女生谈及她的题目及选材时,她的题目是《秋天改变了我》,大意想写她的爷爷在一个秋天离开了人世,她很悲痛,从此,她明白了要珍惜亲情,要尊重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在评点时,只是提到了这个题目似乎不太好,也提及了她的选材是感人的,悲痛而略带沉重的。
但我并没有提到她的题目不好在**,为什么不好。其实,只要我当时再深入一点,就可以把这个例子转成一个很好的示范材料:从题目来看,不应当为《秋天改变了我》,因为文章的构思只是提到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而秋天并非为改变我的外在因素,或重要机缘,更准确地说,题目应该改为《爷爷改变了我》,把秋天的景物当作渲染烘托的因子,以景衬情,文章效果更佳。
如果我能够顺着这个学生的思维,抓住一个材料,问题的讲解会更加深入,更加切合“指导作文”的课程主题,而且也能让学生明白:题目是灵魂,文章内容是围绕题目而写的,否则容易偏题、离题。很遗憾,我没能抓住、抓准、抓透这个典型材料,本来,这个材料是极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可能会对学生有更大更好的启发作用和指导性,但被我浪费了,这就是课堂上缺乏智慧的表现。
改变了我作文改变了我半命题作文
改变了我。作文 改变了我。半命题作文3篇。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玩,简直可以说是无忧无虑,那里成了我的乐园。可是我们不能一直待在幼儿园里呀,得到外面去闯一闯。起先还认为小学跟幼儿园没啥两样,以为小学也可以玩的超尽兴。哎,现在才懂得了梦幻实在实在是再美妙不过了,可同样也不现实。就在六岁那...
改变了我作文
改变了我作文 精选8篇 我在变作文篇一 我在变作文。随着钟声一次又一次的响起,我离那个时候越来越近了。当耳边响起最后一曲下课的歌声,我用尽力气背起我的书包,背着一包沉甸甸的眷恋,一步一回头的离别了我的小学母校。日月如梭,六年光阴匆匆划过,我认真品味着离别的滋味,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仿佛...
读书改变了我作文
感谢你的阅读!读书改变了我作文4篇。导读 篇一 读书改变了我 书,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引领我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书,是一杯浓郁的咖啡,带给我们无穷的回味。古人曾说过 书中自有 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给予了我很多,而我唯一报答它的方式就是 慢慢地品读,细细地回味。从我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书籍,但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