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考场作文审题四法。
汪永亮。“条条大路通罗马”,考场作文审题的方法有多种。然而,要准确无误地把握命题重点,“比较辨析”是好方法之一。
(一)语法比较显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能鲜明体现中心的词语。抓住题眼,准确理解其含义,作文时才能突出重点、立意鲜明。
命题作文的标题语言往往比较简约,因此其中的每个词几乎都对写作起着约束和限制作用。这时,可以用语法比较的方法,使题眼得以显现。
语法比较的第一步,是运用增删、替换等手法改变原意;第二步,将改题与原题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题眼”。例如作文题“一个奇特的梦”,通过增删和替换,原题就可以变为“一个梦”或“一个奇怪的梦”“一个特别的梦”等等,将它们分别与原题比较,我们发现:“一个”只是数量上对“梦”作了限制,表示作文的文体是记叙文;“奇特”则是从内容和性质上对“梦”作了限制,与“奇怪”“特别”不同,它还蕴含着“令人向往”甚至“美好”的意思。
显然,“奇特”是该题的“题眼”,行文如能扣住它,也就扣住了重点。
需要指出的是,命题式的作文题由于其语法构成方式不同,重点题眼的显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审题时应从语法关系上去比较辨别,弄清标题词语间的语法关系。一般说来,偏正短语式的短语,题眼是在内容性质上对“中心词”起限制作用的那个词,如《生活的味道》,题眼是“生活”;介宾短语式标题,写作重心应该落在特定时空、特定背景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上,如“面对新课程”,重点就是写人们“面对”新课程时的想法、做法;并列式短语,写作重点应该是两者或三者的关系,如“快与好”“人与路”等;单句式标题,题眼是谓语动词,如“雕刻心中的天使”等。
以单个词为话题或单个词命题的作文题,要开动脑筋,运用联想,找到该词的多个近义词,以便比较分析,明确重点。
如: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
有一对兄弟,经常跟随父亲去牧羊。一天,他们躺在草地上,仰望着蓝天,突发奇想,要是自己也能长出翅膀飞上蓝天,那该多好。这时,一群大雁飞过他们的头顶,他们从草地上一跃而起,想跟随着大雁“飞”起来,可怎么也飞不起来。
他们沮丧地问父亲,为什么大雁能飞,而自己不能飞?
“只要你们想飞,就能飞起来。”父亲肯定地告诉他们。
“可我们想飞,为什么飞不起来?”
“那是你们想得还不够。”…
这对小兄弟就是飞机的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
今天,在美国宇航中心的大门上,写着人类迈向宇宙的一句豪迈宣言:“只要人类能够梦想的,就一定能实现。”
生活中,请呵护孩子每一个飞翔的梦想吧,也许那就是他们飞向成功的第一缕阳光。
请以“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这是个话题作文,首先应弄清材料的限制。材料中的“想”,是“敢于去想”“应鼓励大胆地去想”,可以先运用联想,找几个近义词进行比较。如“幻想”“理想”“思想”“想法”等。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材料和话题中的“想”是“梦想”“想象”的意思。如写成“想法与实践”“想和做”“理想与实践”都是不切题的。
作文题中还有一类“无头”“断尾”“少肚”的残题,即半命题作文,如《__的春天》《在___的一年》等等。把握这类作文的“题眼”,首先必须仔细分析残题中的信息。比如《我学会了___一题中的“学会了”是动词,以句子形式出现,动词谓语是“题眼”。
“学会”,是通过学习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题目里还透露了一些情感,那就是自豪,这也是题目的隐含信息。接着,可以依据隐含信息填空,使题目完整。
(二)主次辨析明重点
请看下列两道作文题。
1.阅读下面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古希腊神话中有海妖塞壬,专以美妙的歌声**水手,她们的上身是美丽的少女,胸部以下是鸟的形状。塞壬共有三个,也有的说是四个。她们住在一个岛上,遇到过往的船只就用美妙的歌声**水手,受到**的水手就投到海里去,或留下来后被她们害死,因此她们居住的海岛上到处是白骨。
当英雄俄底修斯的船快靠近塞壬的海岛时,俄底修斯用蜡把同伴的耳朵封起来,然后让同伴把自己绑在船上,并吩咐同伴无论自己怎么请求,都不要松绑。结果,他和同伴顺利通过了海岛。传说塞壬正是由于自己的歌声失灵而投入大海,变成了岩石。
2.阅读下面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人们喜爱绿树,因为绿树使大地充满生机,为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然而绿树为了这一切,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营养。有人曾做过实验,一颗不大的白杨,一昼夜吸收的水分竟达5公斤之多。
与命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包含的语言信息特别多。在众多的信息中,既有必要信息,也有非必要信息,甚至多余的信息,它们会干扰审题。因而,审题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辨析,进而筛选出必要和正确的信息。
题1为记叙性语段,篇幅较长,内容也不紧凑。审题时,不妨从记叙文的特点入手,对故事的人物、事件作一番主次辨析。这则故事,前面用了大量篇幅讲述海妖用歌声**水手,导致许多水手丧生,其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衬托英雄俄底修斯战胜海妖。因而,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俄底修斯,主要故事是“俄底修斯”带领水手战胜海妖。由此可以明确,材料的前半部分虽然篇幅长,却不过是引语,故事的重心在后面,即“如何对待海妖的**”。
题2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语言简洁,内容精练。这个句子所强调的重点是什么呢?显然,“然而”一词后的“深深扎根于土壤,不断吸收水分与养料”是绿树付出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因此,“为了更多的付出,首先必须充实自己”是这个片段的主旨。据此立意,才能抓准材料的重点。这种从句间关系**折、递进、因果、条件)角度辨别材料的方法,对命题大有裨益。
当然,如果提供的是两则以上的组合材料,那么,审题就必须从整体上分析比较,求同存异,把握主次。
(三)褒贬辨析定指向
在提供材料的作文题中,材料总有或隐或显的感情倾向,辨明其感情倾向,对作文的审题也很有帮助。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把握材料的感情指向。
(1)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所在地,山上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樱花开放时节,那里总是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却总有一些青年穿着和服在樱花中摄影留念。
见此情景,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不解地对他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照相。
”他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2)有一位老母亲养育了三个子女,个个都大学毕业,分配到城市工作,留下老人在乡村生活。子女们都很孝顺,月月汇钱给老人,但很少回家。有一天,老人说,她要卖掉祖屋。
消息传出,求购者络绎不绝,老人高兴极了,尽管祖屋**越来越高,可老人却一直未卖。
题(1)中导师的“苦笑”和“无言以对”已明显表现出材料的感情倾向和命题者的价值取向。作文立意应该从批评“穿着和服照相”入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认为穿衣服是个人自由,不要妄加评论,就不对了。
题(2)则表现得隐晦一些。不过从“老母亲”要“卖祖屋”却又始终未卖,对“求购者”的络绎不绝却感到高兴的行为心理,我们可以发现,子女们“月月汇钱”并未给老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因而,材料对子女们“只汇钱”却“很少回家”的做法是不赞同的,这正是材料的感情取向。
写作时应扣住这种倾向,从精神方面入手**“孝敬”的真正内涵。
在把握多则材料褒贬倾向的时候,应将多则材料加以比较,通盘考虑,切忌顾此失彼。
(四)梳理比较免偏颇
面对一道陌生的作文题,不少习作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开始漫无头绪,于是愁眉不展,无从下手;过后匆忙下笔,逮住一个算一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针对这种情况,审题时,不妨将思路放开一些,从各个角度思考,进而对照材料和话题进行比较,然后确立最佳立意。
如:下列对材料寓意的理解,哪一个最准确?
沙滩上,很多被潮水卷上来的海星在阳光下曝晒着。一个青年沿着海岸走着,把一只只海星抛回了大海。
“海岸这么长,海星这么多,你这么干有什么用呢?”另一青年说。
“但,对它却有用!”青年说着,把手里的海星远远地抛回了大海。
(1)拯救海洋生物,必须从我做起。
(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环境会更好。
(3)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5)某些具体琐碎的工作,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有意义,就值得努力去做。
(6)持之以恒,总会成功。
粗粗一看,以上理解似乎都对,但是,如果将它们与材料作比较,就不难发现,(1)和(2)就事论事,没有从“寓意”的角度去理解;(3)和(6)对材料中的关键句“但,对这却有用”理解有误;(4)未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另一青年并未诋毁或攻击拾海星的青年,只是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已;只有(5)是正确的,既扣住了材料的主旨,又挖掘了材料蕴含的意义。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类比联想”“求因索果”“逆向思维”等方法进行审题。审题时,应根据命题的形式和内容,综合运用以上诸种方法。只要我们明确题型、把握规律,一定能够跨越考场作文的审题关。
高考作文快速审题四法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 快 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种审题方法 1 审清 标志 确定文...
高考作文快速审题四法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 快 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种审题方法 1 审清 标志 确定文...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法详解。1 抓住任务,梳理要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中国古代的文化领域存在一个 三教合一 的现象,三教 指的是儒教 佛教和道教。古人从 三教 的主体观念的价值作用中,提取出很有意思的思想 儒教治世,佛教治心,道家治身。治世 治心 治身,对古人的道德精进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