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作文系列之思辨精神

发布 2021-02-22 00:28:28 阅读 2205

###思辨精神之素材。

思辨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总的来说,它要求人们具有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所谓的“辨”就是一分为二,所以“思辨”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要求我们以理性的态度,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此外,思辨精神也要求我们不断地探寻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原因的原因……从而不断地追问下去,直至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

但随着时代发展,思辨这种研究方法逐渐与实证主义相结合,即我们既要进行逻辑上的思考,又要结合现实的情况,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运用辩证法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

由此,在我们明白事理来龙去脉后,我们也就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相应建议。所以,思辨类的作文题,最适合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递进式结构来写。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讲成长经历及学习心得。他说自己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现在,他正跟着研究生导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有位同学向他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从这个作文题中,我们看到了一对“矛盾”,那就是“儒家文化”与“挤公交”之间的矛盾。然后,我们就可以追问这对矛盾产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一个人遵从“儒家文化”而致挤不上公交车的根本原因是:只有他一个人遵从了儒家文化,而其他人却违背了儒家文化。

试想,如果所有的人都遵守儒家文化,那么大家就都会排着队上公交车,就不会出现拥挤的情况。

所以,在拥挤的人群面前,我们还是应该保持礼让的态度。我们做好自己,并期待着自己的礼让行为可以感染身边的人,这样,社会才有可能慢慢变好,儒家文化才能重新滋养整个社会的文明。

所以,“儒家文化”与“挤公交”之间,表面上看似矛盾,但在深层次上,它们是统一的。在这其中,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除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辩证法还有两个规律:一是质量互变规律,即“量变与质变”;二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其实质是“扬弃”,是一种“批判意识”。接下来和同学们一起深入认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矛盾”无处不在,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具有相互转化的趋势。

比如,许多人会因沉迷电子游戏浪费青春、失去未来,但也有人通过坚持训练成为职业电竞选手,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正如木心先生所言:“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首先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之中。我们都知道:人是动物。但这并不全面,准确地说,应该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个性”是棱角分明的,是有刺的。太过锐利的个性,很容易伤到别人,从而难以达成与别人的合作。因此,为了和谐共处,我们必须压抑一部分“个性”;我们必须融入群体,在某种程度上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与规范。

“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避免两个极端,即“盲目从众”和“个人主义”。

所有的极端与对立都告消失之处,即是涅槃。

—赫尔曼·黑塞。

所有的“极端”与“对立”之中自然就包括“极端个性”与“极端共性”之间的对立。“极端个性”就是个人主义,而“极端共性”就是盲目从众。当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通过“独立思考”而走出了“盲目从众”和“个人主义”的漩涡,那么,这种改变,对于个人来说是一次升华;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种涅槃。

既要关注主要问题,又不能忽略次要问题。

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在这其中,既有主要矛盾,又有次要矛盾。前者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后者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在着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同样也要关注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物质诉求与精神建设之间的矛盾。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

—***。量变与质变。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运动状态。量变主要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在量变的过程中,事物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质变则是指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就很好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其中,无数次“绳锯”和“水滴”积累的量变,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质变,即“木断”与“石穿”。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一根稻草对于一只骆驼来说无关紧要。但如果不断地增加压在骆驼背上的稻草,1根、2根、3根……10000根……10000000根……总有最后一根稻草,当它压在骆驼的背上时,就将骆驼彻底压垮了。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风赋》正所谓“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所有小的问题、小的隐患,如果不加注意,任由其积累量变,那么,小问题总有一天会变成大的祸患。从量变到质变,有时候就是一瞬之间。“因一块马蹄铁而丢掉整个王国”(相传英国国王理查三世曾因战马的马蹄铁掉落而致失势,最终输掉了战争)的悲剧,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演。

物极必反,要学会把握度。

量变不仅会带来质变,量变甚至会使得事物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莫言《檀香刑》

物极必反,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住事与物的度。五味令人舌僵,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可见,过度的感官刺激反而会伤害人的感官。

适度的是最好的,过度的是潜藏着毁灭性的。“物极必反”这一思想对于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而言,极具启发性。抖音、王者荣耀、朋友圈……在互联网中,有无数的内容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但是,若是不加节制,那么我们必将在信息的漩涡之中溺毙。物极必反,不可不察。

批判意识。批判意识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保持怀疑,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对历史或现实进行理性审视,对身边人和身边事进行深入思考,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才能不断地深化。

审视不合常理之处。

在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多问一句为什么,也许就能找到通往成功的真理。天花曾肆虐横行,死者不计其数。但感染过牛痘的**工却从不被传染。

对于这一不合逻辑的地方,琴纳医生不肯轻易放过。为什么**工就从不被天花感染呢?他朝着这一与常识相反的方向深入探索。

最终发现了,牛痘接种是消灭天花的有效方法。

如果琴纳医生没有这种刨根问底的批判精神,那也许直到今天,人们都无法摆脱天花的梦魇。

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定埋藏着最深刻的逻辑。

—余秋雨《行者无疆》

抛弃“理所当然”

批判意识不仅要求我们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多问几句为什么,就是在符合常规之处,我们也可以认真想想:这真的是对的吗?

反者道之动,众人皆知不代表正确,习以为常不一定合理。当你勇于朝着相反方向进行探索,打破思维定式时,新的真理或许就慢慢地显现出来了。就像文章开头讲到的沃德那样,对于大家一致认同的观点,也不忘从反方向上深入思索一番。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追忆似水年华》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倾向于认为,书上所说的知识就一定是对的。对于书上与**上的知识,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全盘接收,觉得那就是事实和真理。但事实上,很多权威的观点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

哥白尼的“日心说”与伽利略的落体实验,都是在向已有的权威理论发出挑战。

批判意识要求我们挥手告别生活中种种的“理所当然”。经过批判,经过独立思考的思想,才是经得住考验的思想。

###思辨精神之题目。

方向解读。当下,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是***总书记对我们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作为现实的映射之一,近年来,高考教育改革也更加侧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

高思辨性的材料作文一直是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热点,如2024年的浙江卷:

思辨高考作文写出深刻思辨的高考作文技巧

思辨高考作文 写出深刻思辨的高考作文技巧。写出深刻思辨的高考作文技巧写出深刻思辨的高考作文技巧。要想写出深刻思辨的高考作文你需要的就是掌握 层层剥笋 法。所谓 层层剥笋 就是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紧扣主题,从一点切入,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层展开,直至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达到引诱对方...

打造高考作文立意的思辨之美

教师 打造高考作文立意的思辨之美。上杭县第一中学。黄永玉。摘要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有深刻这一方面的要求,内容上 深刻 体现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观点具有启发性三个方面。加大试题的思辨力度,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几年和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而福建省高考评卷作文...

高考作文思辨性的再思辨

作者 杨忠平张悦群。新作文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第10期。那种想都不用想,或者根本不给考生思考机会和空间,只要求顺着给定的题意演绎内容,考查的只是考生揣摩命题者想法的能力,而与自由思考 自由表达无关的八股式作文题,已经随着近几年注重思辨的命题趋势而趋向衰微。今年的高考命题,正如温儒敏在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