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作文点评

发布 2021-02-21 05:25:28 阅读 1033

广东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关于慈善捐助的。一个人白手起家,发了财,可也很有善心,看见三个贫困家庭,于是想要帮助。最后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家欣然接受;第二家犹豫后收下,但答应偿还;第三家则认为是施舍,干脆地拒绝了富翁的帮助。

从作文选材上讲,选了慈善这个题材,其实蛮切合广东实际的。至少近两三年来,广东的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无论是放宽注册还是配置社会力量,岭南都显示了非同一般的活力。作为全国慈善发展的高地,将慈善议题镶嵌进高考作文,还是很鼓舞人心的。

说回到材料作文本身,想必每个人都可以说上两句。但要想说好,可能需要对慈善行业有一定了解。如果高考生平时从事过专业的社工服务,应该会对这类的辨析题形成正确的认知,写起来也可以有方向感,而不至于流于套路。

所以,这个作文其实是道实践题。

写作中,仅仅停留在三个家庭的表现上,可能是不够的。对于出这个作文题的人来讲,这三家的表现其实是布下了一个“陷阱”,考生最好不要走进去。理想的一个解析途径是:

是否可以在捐助人与受捐人之间建立现代慈善模式,避免慈善需求与家庭尊严直接对冲。

富翁其实可以选择非直接赞助的方式,比如将资金投给专业的公益机构,让专业人士操作公益项目与贫困家庭对接。如此一来,既可以极大地提高捐赠资金的效率,增强慈善的永续发展,也能让贫困家庭在扶贫过程中获得生产能力,从而摆脱直接给钱的简单套路。

更重要的是,将作文的立意从富人慈善与穷人救助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获得一个社会的观察角度。毕竟,慈善的本质是造成社会的壮大,在这个壮大的基础上,消除贫困才成为一项可期待的事业。否则,单纯地给钱不可能解决问题,当思考慈善的社会成长。

这样的思路,也可以将作文从价值立场的粗简判断中拉出来,赋予作文材料以恰当的问题意识,避免从扁平立场出发写出同样单薄的文章。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辨析对高中生会否太难?如果认为问题太难,恰恰是因为慈善社会基础的羸弱,这不正好契合出题的初衷吗?

有了这些分析垫底,回头再看这道题。表面上的慈善需求矛盾,已经转变为慈善方**的讨论。而三个家庭的表现,无论接受与否,都为方**找到了一个深化作文的进路。

在这个社会里,不缺慈善的动机与资金,也不缺对慈善的需求,但缺的是如何恰当连接此岸与彼端。

由此也能猜出出题者的出题逻辑:先将复杂问题按照逻辑关系理顺,然后再简化,最终以材料的形式呈现。而材料评论作文则做相反的功课:

先将材料抽象,再找出背后丰富的现实场景,再总结出问题意识,理出阐述的逻辑。从这方面讲,广东作文题的出题水准很高。

高考作文点评

点评 你要不知道老腔估计你很难有话要说,因为老腔与你距离太远。如果你没有看过春晚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你是不是更是后悔没有仔细听一听,这个话题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地方保护色彩在里面。于是你无奈的选择了书签,这个谁也都可以写的俗话说。五 浙江卷 虚拟与现实。网上购物,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

广东高考作文

2013广东英语高考任务型写作。2.以约120个词谈谈你对平凡工作的想法,内容包括 1 描述清洁工工作的艰辛 2 假如没有清洁工,环境会变得如何?3 你对平凡工作者的看法。2012年广东英语高考任务型写作。2.以约120个词就老师影响学生的话题谈谈你的想法,内容包括 1 上文使你想起哪位对你帮助最大...

广东高考作文

广东高考作文 心中有暖,人生无寒。我们每个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有道德底线,若良知泯灭,底线失守,那整个人类社会也将彻底沦陷。一一题记。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失去了良知便是失去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当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时代列车滚滚向前时,蓦然回首,经济浪潮似乎成为了心灵良知的主流,我们既享受着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