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痛突如其来。
当绝望悄悄逼近。
有这样一群人。
每天工作十二小时。
行驶里程一百二十公里。
他们与时间赛跑。
争分夺秒。他们与死神搏斗。
拼尽全力。他们一次次把绝望变成希望。
他们是黑夜中的白衣精灵。
他们是黎明前的喷薄朝阳。
他们在流动的急救车里。
一次次地创造奇迹。
关怀着人间世。
有时**。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悲欢有时。
聚散无期。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
前两天,朋友跟我聊天说起碰到一个做过120急救的快车司机,我激动地问她有没有听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因为那时我正巧看完一个在上海拍摄的、讲述120救护人员工作状况的纪实系列片。
生活中的讲述或许比纪录片来得更加真实,是的,她听到的确实很真实,真实的有些“哈丝丝”(上海话“害怕”):
前方高能,请注意避让!!
半夜出车是家常便饭,经常看到断手断脚的,人被压扁的,因为要上前,很多事情不能不做,比如,如果手断掉了,要把手臂放到冷冻箱里冻起来,如果是人被压扁的话,还是要走过去,测一下心跳确定死亡。
这几句话的杀伤力,绝对比看纪录片受到惊吓的总和还要多,要经历多少,才能让他如此平淡、不惊波澜地讲述这些画面需要打马赛克的种种经历?
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是国内首部聚焦一线救护人员的纪实片,一辆车,一名驾驶员,一名急救员,一名急救医师,构成一支院前急救小组,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担负现场救护的任务,自然灾害现场、各类事故现场、重大活动现场等,几乎都有120急救或待命,纪录片精挑细选出上海市三组急救队伍,进行了一个夏天的跟踪拍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20对市民的救护,以及急救人员们的日常。
上海拥有急救车800多辆,是目前全国配备数量最高的城市之一,但也要承担近2400万人的日常急救,平均每4万人拥有一辆急救车,全年急救业务总量约76.3万车次,上海一共有急救分站157个,换算一下,大约每个分站1天就有13.3次!!
也就是说,每2小时不到就要出车1次!!
当病痛突然袭来,当绝望悄悄逼近。
这群人将临危受命,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
在市北医院除颤8次,需要马上转院到十院的一名病患,在救护车上忽然又室颤发作。
一边翻看病例一边用余光盯着监护仪的吴昕医生,立刻抄起机器除颤,心肌梗死化险为夷。
面对如此紧急的患者,120所能做的就是保证病人在转院路上的安全,以及尽快的送达目的医院救治。
同时,急救车已向呼叫中心通报了患者的情况,呼叫中心立即联络十院准备好除颤仪。
救护车在深夜的上海街头飞驰,车速表显示最高时速已达到了130,五公里的路程,仅用时3分40秒安全到达。
十院开通了绿色通道,患者被推入了导管室,立即进行了心脏介入手术,从而得到了最快速的**。
这是一场完美的配合,120的紧急救护和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环环相扣,赢得了更长的**救治时间。
要达到如此高效率的运作,就需要急救医生有高超的技术,以及团队的默契配合。
吴昕10秒插管成功。
张星抬抱病人,抱起就走。
三人轮番进行心肺复苏。
b组堪称**组合,从技术上来讲,吴昕的能力+张星的体力+陆坚宗的速度,能力值max;从性格角度来说,急性子的张星,碰上总是很淡定的吴昕,再配上反差萌强烈的陆坚宗,好比一碗搭配得当的皮蛋瘦肉粥。各有互补,非常河蟹,他们也笑称自己为“铁三角”。
就是这样的铁三角,曾将心跳停止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背后是他们的耐心救助,和不计辛劳地全力付出。
在上海7月份的桑拿天,手套里的汗可以倒出水来。
除了这些,有时候还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急救、处理子女不肯前来的窘境。到生活在垃圾堆里的病患。
打了30多次**,患者儿子却始终没有露面。
辛苦”是急救从业人员的关键词,然而在长期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急救中心常年超负荷运作,虽然能够理解患者的恐惧心理,但现实是,有很多非紧急患者,把救护车当出租车,把急救人员当抬抱工具,不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普通发热,但家属执意要从宝山送到中山医院。
小姑娘脖子扭了也打120...急救人员无法拒绝患者提出的要求,但救护车毕竟还是属于公共资源,怎样才能合理使用每个人4万分之一的急救资源,给真正需要的患者留出急救通道,成为机构甚至每个市民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针对大量非急救病人拨打120挤占急救资源的问题,上海在4月19日开通了一条“962120”**出院**,在医院获得救治后仍有行动不便的患者,要从医院回到家或前往养老院、敬老机构的,可以拨打该**获取接送服务,目前开通**预约的7个区为:杨浦、虹口、静安、黄埔、徐汇、长宁、普陀。其他区域出发也可以拨打该**,只是还没有预约服务,只能当天拨打。
此举只能稍稍缓解一些120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减少乱打急救**的发生,而这个只能靠大家自觉。
然而另一方面,各家医院接收病患的范围不一,经常会发生120送到医院后,医院不接收的情况。没有系安全带的小男孩撞到了眼睛,导致巩膜出血,120送到最近的泸定路儿童医院,医院判定是眼睛问题,拒收。然鹅,九院只看眼睛,如果有其他问题,不收。
所以就演变成了在儿童医院做其他检查,确认没有其他外伤后,再转送到九院看眼睛。
这是陆坚宗他们经常会碰到的麻烦,在医院与医院之间来回折腾好几次,既耽误病人的救治时间,又给急救人员加重了不必要的体力负担。其实也是一种急救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时候让人觉得无奈,有时候却又让人哭笑不得。独居老人每天打好几次120,早上刚把他送到医院,下午又再打,当老人回到家2小时后,姚明医生组又接到一个预报**,结果到现场一看,换了个地方,还是他。急救小组的内心也很绝望啊,可又拿他没有办法。
喜感的还有这一段:
患者阿婆居住在老式公房,木楼梯非常陡滑,抬抱的时候,急救小组几乎是坐着楼梯一步步挪下去,可能是害怕,阿婆的手紧紧抓住张亮的裤子。危险的是你好么?
眼看裤子就要被扒掉了。张亮央求阿婆求放过。
这场面充满了喜感,我嘎嘎地笑了很久。在纪录片中,有很多素不相识的热心路人出手相助,他们用爱心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满满的人情味道。
他们可能是擦肩而过的上海阿姨。
可能是认识不久,但一直跑前跑后的邻居大叔。
也可能是来自远方的小伙。
更或者是迅速让出生命通道的驾驶员们。
可能我们早已习惯了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不闻不问,习惯了漠视,习惯了走开,习惯了叫不出对门邻居的名字,习惯了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很多人。但,有时候生活还是会提醒你,那些最重要的东西,一直都在,默默温暖着你我。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常常有奇迹发生。
在我短暂且贫乏的人生经历当中,打120叫救护车是我一直不会忘记的一段经历,患者家属需要在**中说清楚患者**与现状,安抚患者情绪,之后就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其实,等120的那段时间是最让家属感到害怕的,因为你除了等,什么也做不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而这段仿佛真空了似的时间,会前所未有的恐惧死神的到来。
我至今仍会记得,当120赶到的时候那种稍稍松了口气的感觉。
吴昕医生总说:救人是我的一份工作,救好了也是我应该做的,既然是院前急救的医生,就要把碰到的病人救好,只要做到自己问心无愧了,做到一个急救医生应该做的事情,那你就应该感到开心,感到幸福。
不管这人叫什么,多大年龄,来自**,救护你,把你平安送到医院的这个信念从一而终,始终没有改变过。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们需要,我们都在。
紧急救援观后感
由林超贤执导的电影 紧急救援 路演来到南京站。1905电影网讯日前,由林超贤执导的电影 紧急救援 路演来到南京站,主演蓝盈莹身穿军绿色连衣裙帅气亮相,现场,她感慨救捞队员家属的不易,为她们的默默付出致敬。蓝盈莹一袭军绿色褶皱皮质连衣裙。全新尝试获得崭新人生体验 守小家为大家 感慨英雄不易。南京路演当...
《紧急救援》观后感
紧急救援 观后感12篇。紧急救援 观后感12篇。紧急救援 观后感11月6日,作为春节档首部与观众见面的影片 由林超贤导演 彭于晏 辛芷蕾等主演的华语电影 紧急救援 正式展开全国路演。当天傍晚,以 跨越山海,送你回家 为主题的路演第一站来到昆明,导演林超贤率演员彭于晏 王彦霖 徐洋现身春城。作为首部聚...
《紧急救援》观后感多篇
紧急救援 观后感范文多篇。为了带动 带热市场,紧急救援 经过调整档期,定于12月18日上映,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一次 紧急救援 大家非常看好这部影片,特别是出品方和以林超贤为核心的主创团队,都为这部电影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故事讲述海上救援队王牌队员高谦与战友们,一次次直面重大灾难的挑战,执行惊险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