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读后感

发布 2019-09-05 15:13:00 阅读 2237

《大医精诚》读后感。

四临七年制儿科刘高鹏 11270102

寒假在家应学校要求学习中医先贤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原文总结为:“医术精通,诚心救人,大医之体,为医之法。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个医生若无精良医术,即使厚德仁心,也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不能救人于疾患危难之中,医德纵然也是一句空话。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人命大于天,正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大医精诚》中有这么一句话“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意思是说:“疾病有内在的**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治病救人不能只对症**,更需要因人而异,对因**。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肯定是不行的,只就需要医生细心,耐心地检查并结合医学知识进行诊断。文章中提到“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就是说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涪沉、弦、紧的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肌肤有厚雹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道理。

所以为医者必须细心且谨慎。可见医学学习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可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总是以最概括的语言叙述最经典的理论,然而生命本身远比黑纸白字来得精彩,它不受任何一个“经典标准”的制约与束缚。

这也是为什么会考试的医学生不一定就是会看病的医生,我们唯有深入临床,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心总结,才能真正触摸到生命的脉搏、把握好生命的律动。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意思是说“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在治病的时候,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众生的痛苦”。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要集中精神,不要让病人觉得医生不重视他,要怀有菩萨心肠和端正的态度,给予病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这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让病人感觉医生在全心全意的给他看病,才能让他在**过程中有信心,病人的心态对**结果又相当大的影响。

有句话说得刻骨铭心:“作为一个医生,要兼具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思辨、文学家的幽默、艺术家的审美和佛学家的慈悲。”学医之路很长很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沿着前人的脚印小心翼翼地跋涉。

《大医精诚》读后感

读过孙思邈的 大医精诚 之后,让我感觉,作为一个医护工作者,工作中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宽厚仁爱的心,在工作中不能嬉戏言笑,应该有一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态度对待患者 对待工作。没想到早在14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对医德的要求如此之高,再联想到看过的医患关系恶劣的新闻,觉得作为医护工...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 读后感。大医精诚,是千年来医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 大医精诚 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

大医精诚 的读后感范文 精选5篇 大医精诚 的读后感范文 精选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精心的 大医精诚 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古有云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医者悬壶济世,造福世人,是世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