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整理人教版物理八上必备知识点

发布 2019-07-08 06:25:00 阅读 2993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

上学期物理必备基本知识点

机械运动 第1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中,长度的住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um ,1m=109nm

3、常识: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

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 1dm、墨水瓶高度6cm

4、特殊的测量方法。

a、累积法:适用测细铜线的直径、纸的厚度。

b、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

c、滚轮法:适用测操场跑道的长度。

d、辅助法: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b、“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物体并且不歪斜。

c、“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

二、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钟表;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石英钟、机械钟、电子表等。

3、机械停表的小表盘表示分钟,大表盘表示秒钟;

三、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认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球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第2节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二、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选取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2、除描述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第3节运动的快慢。

三、速度。1、 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计算公式:v=s/t

变形 :t=s/v s=vt

4、速度单位:

1m/s =3.6km/h 1 km/h=1/3.6m/s

四、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始终不变!

2、、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时间)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x108m/s

五、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v=s/t

2、注意事项:将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车运动速度不要太快,以方便测量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波的形式来传播;

在生活中人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真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3、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常识:有一段钢管里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最多听到3次声音。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15℃)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测距,计算公式距离s=vt/2.

6、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2)、骨传声: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度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第2节声音的特性。

7、 音调:声音的高低。

8、 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9、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hz

10.蜂飞行能平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11、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喇叭筒的作用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2、音色:声音的特点;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13、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根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断;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第3节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例如:**、火山喷发、核**产生次声波;蝙蝠、雷达、b超是超声波。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碎石**结石。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的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3、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废水的温度呗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工具---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的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

分类及比较: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看: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合适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带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住的上表面相平。

特别提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住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第2节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

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

上升。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

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第3节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体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1)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沸腾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画图专题整理人教版

光现象画图专题。1 如图,路灯下站着小明 小芳 小刚三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 粗实线为影子 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2 一位同学按老师的要求,用硬纸筒做针孔照相机实验,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的像a b 3 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4 ...

九年级物理温度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世界的现象,结构,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更要重视物理学。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九年级物理温度知识点整理人教版,欢迎阅读。一 温度。1 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九年级物理温度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世界的现象,结构,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更要重视物理学。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九年级物理温度知识点整理人教版,欢迎阅读。一 温度。1 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