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研室工作总结2023年县教研室教研培训总结

发布 2020-12-31 19:03:28 阅读 2794

一、走进基层,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构建研培络体系。

今天的课程改革正催生着课堂教学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每天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困惑,教师每天在寻求解决问题,摆脱困惑的方法和策略。我校的研培人员虽然是由各校的优秀教师选拔而来,而踏上研培之路,受传统教研方式束缚,就渐渐地无望了讲台,脱离课堂,越脱越远,而今早已不上课,却对教师大谈如何上课,收效甚微,而新课改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不论是研培人员,还是实验教师参与起点相同,面对的是全新的形势,时代特点也决定了不会有现成的前置理论可以拿来套用,大家都是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跃入课改的洪流,这就意昧着研培人员不能站在岸上光说不练,必须在三尺讲台的亲身试教中,亲自体验课改的温热冷暖。

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对一线老师教研活动具有引领、示范积极的指导作用。可惜很多研培人员只研不教,研培人员不上讲台,不讲课,致使指导脱离了教学实际,构建了理想课堂理论性太强,研究对象太空,不贴近学校、教师、学生和教学实际,导致教研活动脱离了教研需要,偏离了教研本身的出发点,对基层教师往往口头指导,优点谈一点,问题指一堆,理论来一条,教研员与教师距离越来越远,对课改的进展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县校际之间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衡,参差不齐,城乡强弱差距大,乡与乡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也有差距,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措施。

坚持工作重点下移,努力构建联姻结对子,学科研培络以基地校为龙头的区域联合体等研培络体系。

二、充分发挥研培络体系作用,解决基层学校中教学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研培体系的重建。采取强强联合、强弱合作、重点扶弱、整体提高的原则,组织构建了新的研培络,做到了研培工作的组织落实。

具体做法:一是对全县城乡初中和小学领导班子工作业绩、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基层学校的实际。我们把全县城镇三所初中和14个乡镇的22所初中以及城乡小学,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原则,构建了以基地校为龙头的5个区域联合体。

二是采取城镇学校和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和乡镇学校联姻结对子的办法,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强弱合作重点帮扶、整体提高带动中间的目标。三是建立学科研培络,每个学科都要由本科教研员牵头成立组织成立研培学科组,构建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体研培体系,充分保障研培工作的点面结合,做到整体覆盖,不留死角。四是教研员分工包校,保证整体调控。

五是加强基地校建设,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基地校和骨干教师在研培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六是构建信息络平台,通过庆安教研开展研培活动。七是加强领导,制定各级研培机构的工作方案和细则,确保研培工作不流于形式。

研培络的构建得到了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的支持和欢迎。我们通过研培络,利用多极平台积极开展研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研培工作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内需式储存理论等实施深水作业重心下移,提高研培人员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研培质量,增进研培实效。

为了提升研培工作质量,根据我县研培人员的实际,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方案。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确立了技术先进学者型、专家型研培人员队伍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研培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专业化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教研、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评价、为基层学校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了以树形象、练硬功、做人梯、当先锋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其中,以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下水式投入到课堂教学,内需式储存理论的业务练兵活动为重点,工作重心下移,深水作业使岗位练兵落到了实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全体教研员的素质。

蹲点式参与学校培训和教研,就是让研培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打造锻炼,提升自身素质。我们制定了研培人员蹲点工作制定,明确了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为了推进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校常态教学研究,有效指导基层学校工作。

规定和分配每位研培人员到农村和城区各一所学校蹲点工作。要求研培人员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眼,以学校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为依托,构建起从教师、教研组、学校、教研员到教科研部门的教育教研络。教研员以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研究者的角色,开展学校教学和教研改进的实践研究,努力打造新型的教研文化。

蹲点过程中,要求研培人员结合所在蹲点单位的实际,制定具体、详实、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蹲点工作计划。规定每学期研培人员在学校进行集中蹲点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研员要以蹲点学校为基地,组织开展本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至少确定一项学科教研课题或教研专题,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集中蹲点包校结束之后,至少写一篇应用研究随笔或一篇应用研究**。每学期上研讨课不少于两节,听课不少于40节,评课不少于10节,参与本学校教研组活动不少于4次。要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培养典型,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体现成果。

积极撰写蹲点日记,促进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广泛征求蹲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蹲点中,教研员要把原先的听课—评课拓展为预设—上课—评课—改进不断的循环的过程,促进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进;蹲点中,研培人员和教研组一起,把原先的参与—评价式。

中学教研室工作总结 县教研室工作总结

中学教研室工作总结 县教研室工作总结。本学期,以县局教研室的直接指导下,紧紧围绕校长学期初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继续贯彻落实 郁南县中。2 真组织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狠抓考风 考纪,对违反考试纪律和随便缺考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学生。从考务安排 监考 评卷 成绩统计...

2023年县教研室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教研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以促进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为重点,以深入开展构建 和谐课堂 和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年 两大 工程 为突破口,坚持 科研兴教 开展 有效教研 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努力促进教师专...

大化县教研室202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室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直接领导及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全室同志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圆满地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 主要工作及成果。一 教育教学科研方面。1 组织各中小学申报国家 自治区 市级 十二五 教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