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发布 2020-12-14 22:24:28 阅读 7852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班级。教师。

剑河县城关一小。

2023年9月3日。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59课时左右)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以内的加、减法(二)(15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2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2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主备人:杨琴。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厘米,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多**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生1:5拃。生2:5拃半。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本。科目数学 班级二 1 班 任课教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苏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 上册 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

三 第一课时 连加 连减。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 2页。教学三维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 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 连减算式。2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连加 全册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 第一课时 连加 连减。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 2页。教学...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安宁市和平学校备课手册。2016 学年上学期。人教版二年级第三册。科目数学 班级。教师。教学进度安排 一 长度单位 3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4课时 1 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2 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3 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三 角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