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语文

发布 2020-11-30 20:45:28 阅读 5925

1、第一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第二课时目标:《5的乘法口诀》

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2)熟记5的乘法口诀。

3、第三课时目标的乘法口诀》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计算。

4、第四课时目标:《乘加、乘减》

1)学会乘加、乘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5、第五课时目标:《用数学》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6、第六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2012 2013学年度二年级数学周考试卷。时间 60分钟命题人 王子文 2013 9 3 一 填空。24分 1.7个十减去2个十是 个十。2.48添上2是 个十。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小 4.5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 5.50比 大1,比 小1。6 写出一个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小1的数 7.写...

2023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A卷

颗 3 在 里填 米 或 厘米 1 一幢楼房高大约30 2 小新的直尺长大约30 4 看图写算式。5 在 里填 或 6 5 6 3 6 2 3 3 3 3 2 35厘米 65厘米 1米。三 选择合适的答案,在 里画 1 计算 5 8 和 8 5 要用哪句口诀?六八四十八五九四十五五八四十 2 把18...

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1 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把几个相同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能正确读 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2 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