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含答案

发布 2020-11-03 03:54:28 阅读 1853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一、 填空。

1、 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

2、 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3、 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四部分。瞳孔有(调节光线)的作用,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

4、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与视网膜连接的(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5、 眼睛常见的疾病有:(花眼)、(沙眼)、(白内障)、(近视)、(角膜炎)等。

6、 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都能看清。

7、 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 (侦察) 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 (隐蔽) 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的情况。

8、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用(2块镜子)成(45度)角组成的。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 2 面平面镜子。

9、 电子胃镜主要由 (内镜) 、**处理器) 、电视监控器) 三部分组成。

10、 电子胃镜有(存储)、(摄影)等功能。

二、判断。1、不能用激光灯照射眼睛。

2、不能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3、人的左右眼视力是相同的。

4、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其视力要好些。

5、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

6、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7、照相时,要把物体的像照得大一些,镜头与物体的距离应近一些。 (

8、在没有光的情况,凸透镜也能成像。

9、使用凸透镜时,不能用手摸镜片。

10、要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蜡烛、凸透镜、纸屏要在一条直线式。(

11、当放大镜离蜡烛远而离纸屏近时,在纸屏上出现的是缩小的像。

12、刚从光线暗的房间来到阳光下,感到非常刺眼,原因是瞳孔来不及收缩的缘故。 (

13、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4、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这是人脑自动调节的结果。

15、长时间看电视是造成近视的唯一原因。

16、边走路边看书对眼睛没有坏处。

17、双眼视力优于单眼视力。

18、动物眼睛与人类的眼睛构造完全相同。

19、蝉的眼睛是复眼。

20、按时做眼睛保健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眼睛。

三、选择 1、调节和控制光进入眼睛多少的是。

① 瞳孔 ② 晶状体 ③ 视神经 ④ 视网膜。

2、太阳灶利用凹透镜的作用。

① 放大 ② 缩小 ③ 聚光 ④ 成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时的像。

① 放大 ② 缩小 ③ 等大。

4、连接晶状体的肌肉舒展,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楚 ① 处的物体。

远处 ② 近处 ③ 黑暗。

5、老花眼看不清的物体。

远处 ② 近处 ③ 黑暗。

6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

① ct扫描仪 ② 听诊器 ③ 血压计。

7、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人眼睛的部分。

① 瞳孔 ② 晶状体 ③ 视网膜 ④ 视神经。

8、连接晶状体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处的物体。

① 远 ② 近 ③ 黑暗。

9、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做。

① 平面镜 ② 凸透镜 ③ 凹透镜。

10、近视眼与老花眼都是有了病。

① 晶状体 ② 视神经 ③ 瞳孔

11、近视眼看不清的物体。

1 远处 ② 近处 ③ 远 、近处。

四、简答题。

1、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放大作用;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近视镜是凹镜。

2、简述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其镜头相当于眼睛里的晶状体有成像作用,光圈相当于瞳孔,胶片相当于视网膜有成倒立的像。

3、简述近视形成的成因。

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近视和老花眼都是晶状体有了毛病

4、简述如何保护眼睛。

1 做眼睛保健操。 2 不在晃动的车上看书也, 3 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 4 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

5、想办法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

使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五、我会操作。

1、研究凸透镜的作用。

实验材料】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放在一条直线上,并其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能形成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

3.研究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倒立放大的像。

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倒立缩小的像;

2、**近视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调整距离,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实验结论】说明近视的晶状体凸度变大,才看不清远处物体。

3、**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光聚座、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光聚座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再把点燃的蜡烛、凸透小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光聚座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4、做个凸透镜。

1) 、在瓶内加入水试试;(2)、用水滴做一个凸透镜;

5、做个照相机。

制作材料:两个正好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去掉盒的两端、一张半透明的纸、一面凸透镜;

制作步骤:1、将凸透镜装在一个纸盒的一端,将纸屏黏贴在另一个纸盒的一端;

2、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使其可以自由前后推动,任意调节焦距。

示意图:6、如何制作潜望镜?

制作材料】:硬纸板、两小块平面镜、双面胶、剪刀、小刀。

制作步骤】:1、在硬纸板上画出潜望镜的制作图,沿图纸的外轮廓剪下。

2、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下面的瞭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3、沿图纸的虚线折叠,用双面胶粘牢。

4、 插入平面镜。

7、制作一个单筒望远镜。

制作材料】:两个纸筒、玻璃胶、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一段不锈钢线。

制作步骤】:1、在一个纸筒的一端装上凸透镜凸透镜用不锈钢线绕制的弹性圈固定,并涂上玻璃胶 ,作为单筒望远镜的物镜。

2、将另一个纸筒插入这个纸筒内,要求恰能自由伸缩而又不易脱落。

3、在与凸透镜相对的纸筒一端装上凹透镜凹透镜用不锈钢线绕制的弹性圈固定,并涂上玻璃胶作为目镜,就做成了一个单筒望远镜。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期末试卷 含答案

时间 40分钟分值 60分。一 填空题。16分 1 物体在水中受到 的作用,方向是 和重力的方向 2 热传递总是从 处向 处传递,热传递主要是通过。和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 方式传到地球上的。3 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 受冷时体积 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4 古代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期末试题人教版 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50分 1 选择题 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右框中对应编号字母方框涂黑,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b.所有电磁铁的磁力都相同。c.电磁铁串联的电池越多,磁力越小。2.古代的人利用太阳光影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a.手表b.日晷c.太阳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卷。测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0分 班级姓名 一 填空题。26分 1.10以内质数的乘积是 2.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3.一个数只有一个因数,这个数是 4.1.98l ml cm3 15分 时 0.22m3 dm3 5.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