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发布 2020-10-22 23:53:28 阅读 3838

班级姓名。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栖(xī) 雎鸠怒不可遏(è)安营扎寨。

b.雾霭(ǎi) 嘲笑接踵而至(zhòng) 周而复始。

c.宽慰(wèi) 扶植挑拨离间(jiān) 相辅相承。

d.矗立(chù) 撺掇五彩斑斓(lán) 目眩神迷。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见义勇为的事迹屡屡见诸报端,这样的“正能量”应该多多益善。

b.暑假就像一位故人,纷至沓来与我相约在这炎炎夏日。

c.他自恃才高,目空一切,从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d.两兄弟从未经历过这种欢迎场面,只能面面相觑,在前呼后拥下穿过人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前往医院看病的老李刚好路过此处,得知发生火警,立即奋勇冲进火场。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现代的网络**场,已成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这里的茶叶,虽然比不上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但自有它独特的色和香。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我们国家是有着2023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b.③①c.②①d.③①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夜坐①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③。

终有剑心在,闻鸡④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④闻鸡:是刘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前两联写景,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

b.诗的后两联抒情,第三联既抒发了遭打击的怨恨,又诉说了壮志难酬的痛苦。

c.诗的尾联运用闻鸡起舞这一典故,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的首联是写近景,颔联是写远景;由近及远,逐步表现夜晚的沉寂。

b.“宿雁半江画”是静景的勾勒,“寒蛩四壁诗”是动景的描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c.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①写景浓墨重彩,抒情直抒胸臆;②化用诗句,运用典故。

d.全诗形式上对仗工整,风格上颇有杜甫风味:在沉郁悲凉之中又显慷慨悲壮。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南康直节堂记。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

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①,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皦察之政③,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

“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

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

”歌阕而罢。

注】①填委:堆放。②循吏:

奉公守法的官吏。③皦察之政:严明苛刻的政令。

皦:白、明亮。④说:

同“悦”,喜欢。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南康太守/听事之东 b.所居/以循吏称。

c.徐君温良/泛爱 d.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阴2)安。

3)已。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11.本文由树及人,相映成趣。请用文中的两个字来准确概括杉树与徐君的共同点。(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万籁此都寂。

2)此地一为别。

3寤寐思服。

4)化而为鸟。

5白露为霜。

6安求其能千里也?

7)半匹红纱一丈绫。

8更着风和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16分)

满。孙君飞。

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可有时候,父亲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了,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空旷冷清。

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想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

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隆重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满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疑惑不解: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犒劳凯旋的将军?

父亲并没有**歇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并把被单摊开。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可以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

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又以笑声和甜美的泪光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

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b11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是缺一个柜子,那里还是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b12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b13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3.选文第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

14.请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班级姓名。时间 150分钟满分 120分。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0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缄默 ji n 窈窕风雪载途 z i 叹为观止。b 阡陌 m 幅射戛然而止 g 惊心动魄。c 篁竹 hu n 震撼挑拨离间 ji n 招摇撞骗。d 彷徨 p n 狡辩销声匿迹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 生字词

八年级下期末复习资料生字词。第一课社戏 鲁迅 1.生字词注音。钳 qi n 撮 cu 偏僻 p 行辈 h ng 照例 zh o 欺侮 w 宽慰 w i 嘱咐 zh 怠慢 d i 礼数 l 撺掇 cu n duo 凫水 f 潺潺 ch n 踊跃 y ng 屹立 y 家眷 ju n 皎洁 ji o 好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

1 社戏 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 集 呐喊 2 回延安 选自 贺敬之诗选 作者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 剧作家。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 白毛女 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3 安塞腰鼓 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