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赏析

发布 2020-10-01 04:14:28 阅读 3593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

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下面是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赏析,欢迎阅读。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

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例如**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二、主题。对这部**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是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儿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向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

特别是在宋元以来****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 中的 忠义 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 又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 忠义 是其中表现很突出的一种思想。桃园三结义 千里走单骑 华容道 等片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下面我就谈谈本书中的 忠义 一提到 三国演义 中的忠义,人们想到的一定是 千里走单骑 这章主人公便是关羽。他在与刘备失散后,暂居曹营。...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赏析作文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欣赏片段一 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 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 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篇1 我在周末,读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读后,我不禁被各性鲜明的人物所深深吸引。有宽厚仁爱的刘备,奸诈残忍的曹操,深谋远虑的孙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说的是 袁绍疑心太重,不听别人的劝说不擅用人才,才招此失败,按理说,袁军人数众多,粮草也多,曹军人数少粮草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