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赏析

发布 2020-10-01 04:00:28 阅读 1884

三国演义》中的“忠义”

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又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忠义”是其中表现很突出的一种思想。“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等片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下面我就谈谈本书中的“忠义”。

一提到《三国演义》中的忠义,人们想到的一定是“千里走单骑”,这章主人公便是关羽。他在与刘备失散后,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但当关羽探听到刘备的消息后,决定离开曹操,所有赏赐只带走赤兔马,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这已是忠义的表现,但此处还有两个细节,其一是关羽在临行前一定要向曹操告别,其二是关羽说的一句话:走之前一定立下战功。

这更是为关羽被称为“义绝”攒足了材料。可以说,关羽扬名,是因为忠义。

反言之,他的忠义也给他带来了一生中最大的灾祸:丧命。他在得知失荆州后,面对旁人劝说他回成都,他回答:

“吾中奸贼之谋矣!有何面目见兄长耶!”在这时,他心中不是保全自己,而是觉得自己没能完成义兄交给自己的使命,忠义当然值得敬佩,但是仔细想想,这么做还是有些极端。

三国演义》中主角的光环掩饰了一些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许多人的忠义,没有被人们记住。

其一,殉国的王允。王允用连环计除掉董卓之后,要严惩董卓部将李催、郭汜、张济、樊稠四人。李、郭等听贾诩之言,聚集原董卓部下兵马十余万,攻入长安,逼献帝交出王允。

帝徘徊不忍,王允为顾全大局,毅然从城楼跳下,慷慨就义。

其二,舍命救主的祖茂。本书第五回记叙孙坚因被华雄击败,突围逃走时,身旁只剩祖茂,而敌军却已经追上前,祖茂发觉孙坚的红头巾过于显眼,而要孙坚让自己戴上,并和孙坚并分二路进而引开追捕孙坚的华雄。祖茂后来被华雄穷追,将头巾缚在柱上后躲藏在林中,乘华雄察看时由林后杀出,挥着双刀欲劈华雄;华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

其三,宁死不降的傅佥。炎兴元年八月(公元263年),司马昭兴兵攻伐季汉。九月,魏镇西将军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胡烈进攻阳安关。

时傅佥和蒋舒防守阳安关,蒋舒打算投降,于是欺骗傅佥说:“现在魏军到达,不出击反而闭城自守,不是好的办法。”傅佥答道:

“我们奉命保住关城,只要守住关城就是功劳,今违反命令出战,如果丧师军败,辜负国家,徒然死而无益。”蒋舒说:“你以保住关城为功劳,我以出战破敌为功劳,请我们各行其志。

”于是率领军队出城。傅佥以为蒋舒出战,蒋舒却投降了魏将胡烈,胡烈趁防守空虚攻袭阳安关,傅佥格斗而死。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忠义的表现。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 赏析。三国演义 赏析。在创作上,三国演义 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 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 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三国演义 赏析,欢迎阅读。一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 描写东汉...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赏析作文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欣赏片段一 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 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 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篇1 我在周末,读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读后,我不禁被各性鲜明的人物所深深吸引。有宽厚仁爱的刘备,奸诈残忍的曹操,深谋远虑的孙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说的是 袁绍疑心太重,不听别人的劝说不擅用人才,才招此失败,按理说,袁军人数众多,粮草也多,曹军人数少粮草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