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论语》练习题

发布 2020-08-23 14:26:28 阅读 9312

《论语》八则练习题。

一、加点字解释。

1.学而时习之(按时)(实习)

2. 不亦说乎(通“悦”,喜悦)

3.人不知而不愠(理解,了解)(生气,怨恨)

4.不亦君子乎(品德高尚的人)

5.知之为知之(代词,代知识)(是)

6.是知也(这)(通“智”,聪明)

7.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爱好)(以……为乐)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定)(老师)(在里面)

9.则其善者而从之(学习)

10.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成为,做)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年)(这样)(无意)(凋谢)

12.吾尝终日不食(曾经)(一整天)

13.以思,无益(用来)(好处)

二、加点字注音。

1. 不亦说乎(yuè) 2. 论语(lún)

3. 不愠(yùn) 4. 好之者(hào )

5.乐之者(lè) 6.之后凋(diāo)

7.终日不寝(qǐn)

三、翻译句子。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快乐吗?

2.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别人好的地方去学习,别人不好的地方去改正。

3.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贪图速度则质量不高,贪图小利的人,反而做不成大事。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行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则,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境界:乐之、好之、知之,由高到低,其中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层次,它建立在知之和好之的基础上。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则,阐述了要虚心上进、随处都要向别人学习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被后人频繁使用。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阐述了学习方法。“温故”是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知新”是知识的吸收和接受。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一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阐述了为人为学的道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一则阐述了为学办事的方法和态度。“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我们一定要按照规矩办事,任何违背规律的急于求成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行不通的。

8.“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一则强调了躬身实践的重要。

从“吾尝”两个字可以看出这是孔子自述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内容看,孔子认为“学”比“思”更重要。

9.请写出课文内容外的两则论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六年级数学下练习题

1.加工一批包装箱,计划15天完成,实际提前3天完成。计划每天加工200个,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2.一间教室铺地面,如果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36块,若改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法解答 3.100克小麦可以磨出面粉85克,照这样计算。1 480千克小麦可磨出面粉多少千克?2 要磨出面粉...

工程问题练习题六年级下

工程问题习题。1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5天完成,乙队独做要20天完成,丙队独做要12天完成。1 三个队每天各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 三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3 三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4 甲乙合做3天后还余下工程的几分之几?5 三队合做多少天后可余下这项工程的五分之一?6...

小学六年级下数学书中练习题

15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4.5dm,体积为81立方分米。另一个高为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16.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半径是1.5m,高1.1m。这堆煤的体积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的煤约重1.4吨,这堆煤约有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17.同学们用彩纸制作了20个圆柱形灯笼,每个灯罩高35cm,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