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自然复习试

发布 2020-08-17 18:10:28 阅读 7266

六年级自然复习试题(人教版旧教材。

光照射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返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任何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

例如像镜子这样表面平的物体能反光,表面不平的物体也能反光。

2、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3、(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例如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或光从水、玻璃进入空气。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教室墙壁多白色?因为白墙反光能力强,可以提高室内亮度。

2、为什么有的卧室会粉刷成淡蓝色?因为墙壁会反射淡蓝色的光,使卧室光线柔和。

3、试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水中的铅笔弯折现象。

因为铅笔不是光源,我们看到的是它反射的光。铅笔是直的,它的反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进入人眼中,于是知道它是直的。当铅笔的下部没入水中时,下部的反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偏折,再进入人眼中,铅笔的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就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在水面处发生偏折。

所以会看到水中铅笔弯折的现象。

三、实验题。

实验一:研究光的反射(实验目的)

器材:封底是白色的厚书、红黄蓝绿白黑颜色的电光纸。

过程及现象:1、将书立在向阳的桌上,让封底背光,分别将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纸对着阳光,会发现(红色的纸反射红光,黄色纸反射黄色的光,蓝色纸反射蓝光,绿色纸反射绿光。)2、打开书立在桌上,让有字的书页背光,分别把白纸和黑纸放在阳光下。

发现(白纸反射的光会把书页照亮,黑纸反射的光会使书页变暗。)

结论: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实验二:研究光的折射(目的)

器材:白色纸、透明玻璃杯、墨汁、小刀、手电筒、铅笔。

过程及现象:1、将白纸剪成“长等于杯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纸的右半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用小刀刻一直缝,然后把纸贴在玻璃杯的外壁。2、让阳光或手电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发现(光照射在对面白纸杯壁上)。

这时用铅笔在白纸上做个记号。3、不改变光的射入方向,杯内倒入水,发现(光照射在对面杯壁的位置明显偏离杯内没有水时光照射的位置。)

结论:光射入水后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发生了偏折。

第三课、平面镜。

一、填空。1、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 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左右相反)。即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对称的,镜子中的物体的大小、上下、前后与实际物体一致,只是左右相反。书放在平面镜前,镜中的字是反的;对着镜子举左手,镜中人举右手。

3、 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

二、简答题。

1、怎样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答: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脑后的头发在后面的平面镜中第一次成像,又在前面的镜子中第二次成像。

2、解释潜望镜的用途及原理。答:潜望镜上下各有一块相互平行,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镜,外界景物反射的阳光通过上面的平面镜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下面的平面镜再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人就能从低处看见高处的物体或从水下看到水面的情况。

第四课、凸透镜。

一、填空。1、 凸透镜有(成像)、(聚光)、(放大)的作用。(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2、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可以做(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摄像机的镜头)。

3、 照相机镜头中的凸透镜有(成像)作用,照相时(感光底片)相当于实验中的纸屏,(外界景物)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照相机(移近物体)像照得(大),(远离物体)像照得(小)。

二、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答: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目的)

器材:凸透镜及支架、纸屏、蜡烛及烛台、火柴、胶带。

过程及现象: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立在桌上,使他们在一条直线上,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相同。2、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可以看到(纸屏上出现倒立的蜡烛火焰的像。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第五课、眼睛的科学。

一、填空。1、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构造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

2、 眼球像一部精密的照相机:(晶状体)是凸面、透明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具有(成像)的作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外界物体通过(晶状体)形成的像要落在(视网膜)上,人才能看得清。

3、 (在没有光的条件下),凸透镜不能使物体成像;同样,(在没有光的条件下),晶状体也不能使物体在眼睛内成像;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物体被照亮了,才能通过(晶状体)在眼睛内成像,人才能看见物体。

4、 人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有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全凭(晶状体凸度的变化)来调节。眼睛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要大);眼睛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要小)

二、简答题。

1、解释视觉成因。答: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当他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人眼中,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人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2、近视眼的形成?答: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

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眼睛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眼睛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眼。

3、怎样预防近视?答:(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书本距离保持30厘米左右;(2)看书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向远处眺望一会儿,以放松睫状肌;(3)不要在直射的强烈阳光下或光线暗的地方看书;(4)躺卧、走路时不要看书;(5)经常做眼保健操。

三、实验: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目的)

器材:2块凸度大小不同的凸透镜及支架、蜡烛及烛台、纸屏、火柴。

过程及现象:1、让烛光先通过凸度较大的透镜,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在这个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纸屏相当于视网膜,蜡烛相当于眼睛看到的物体。

将蜡烛离眼睛远一些,发现:“视网膜”上像变得模糊。

这时换用凸度较小的透镜实验,发现:像又变得清晰了。

结论:人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有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全凭(晶状体凸度的变化)来调节。眼睛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要大);眼睛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要小)

第六课彩虹的秘密。

一、填空。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六年级自然复习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一 选择。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一年 一个月 一天。2.发生日食时,是 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地球 月亮 木星。4.1天由1个白昼和1个黑夜组成。从天体运动上说,1天就。是指 地球自转1周 地球公转一周 太阳绕地球一周。6 小孔成象是因为 孔小 光斜射 光是直线传播的。8.下面哪些...

六年级自然复习试题

第一课 光的传播。一 填空。1 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例如 蜡烛 火柴 手电筒 电灯 萤火虫 太阳 星光等 镜子和月球不是光源。2 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光在同一种 均匀的媒质里是沿 直线 传播的。例如单纯的只在空气中 水中。如果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就会发生 反射 和 折射 不在沿...

六年级自然复习题

第十二册 一 填空题。1 发光的物体叫做 2 光是沿着传播的。3 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不同。4 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 5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形成的。6 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7 潜望镜是根据原理制成的。8 凸透镜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它有作用。凸透镜除用做放大镜外,还有很多用途,如的镜头中,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