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诗配画期中项目展示活动总结

发布 2020-07-25 03:27:28 阅读 7741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校六年级学生进行的期中项目展示活动是诗配画特色活动。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六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努力,顺利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浓厚。

1、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学生不但喜欢读诗,而且经常摘抄诗,并能记住一些精美的诗句,大部分的同学都曾蒙发过写作的欲望,并确实有过尝试的经历。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力的证实了一点:"儿童诗歌创作并配画"的活动,顺应了学生的强烈愿望,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学生虽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诗歌"的认识肤浅。有的一无所知,有的只凭,感觉认识到诗歌有"语言凝炼,顺口(押韵)、有激情、回味无穷……"的特点,可见,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这也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始,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读背大赛、诗歌朗读比赛、"诗歌常识知多少"竞赛,制作**并茂的"诗歌小报"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

二、积累材料,进行创作。

1、俗话说"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丰厚的积累,哪来创作的基石"?所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摘抄、并交流、加大学生诗歌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诗歌创作的底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内化诗歌的语言。

2、通过对大量诗歌作品的赏析、品悟,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诗歌的特点,逐步训练学生掌握诗歌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通过对典范的儿童诗歌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诗歌具有: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鲜明,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等特征,并引导学生对诗歌和**、童话、故事等进行比较,感觉诗歌重视抒情、强调意境的语言表述方式等,对诗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析,感悟与学习。

3、鼓励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阔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4、鼓励一部分有创作天赋和对诗歌有特别爱好的孩子,率先步入"创作"天堂,以此带动和诱导更多的孩子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三、总结展示。

1、及**析、反馈学生作品,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讨论、评点过程中总结、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作”水平及其相关能力。我们寓创作于鉴赏之中,寓创作于活动之中,扶放结合,仿练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诗歌与生活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用童眼看世界,产生真知、真觉;去生活中发现真、善、美,陶冶性情。学生创作激情高涨,而且文思如泉,大量的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2、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用点点辛劳换来了硕果累累。

学生的创作能力、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等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认识水平等诸方面能力大幅度提高。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儿童诗歌"的研究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证明,"诗文化"确实能铸造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心智,提升孩子的品位。

六年级1班诗配画阶段小结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丰富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学年,我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心要求,依据学校的主题特色,着力开展 诗配画 画配诗活动 收效还可以。一 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努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大量积累古...

小学美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古诗配画1教案

古诗配画。一 课题 古诗配画教材分析。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像李白 杜甫 王维 岑参等,虽然他们各自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优秀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众所周知,我国绘画的最大特色是 四绝 即 诗 书 画 印 的完美结合。只有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湘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给文章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一 游戏导人 1 出示三篇文章 草船借箭 我的妈妈 乡村傍晚 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2 出示三幅画,提问 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3 请大家给这些画找 娘家 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4 揭示课题 给文章配画 二 欣赏。1 cai画面出示 草船借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