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

发布 2020-07-19 21:33:28 阅读 2824

13、林海。

教材分析:课文选自老舍访问内蒙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写了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

全文先总起,后分述,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初入大兴安岭的总印象。第二段(第2—7自然段)先从“岭”、“林”、“花”这3个方面分述“所见”(写景),再从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与国家强盛这两方面分述“所思”(联想),从而具体表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巨大贡献。

本文语言质朴,凝练,亲切,自然。写景,其景历历如绘;抒情,其情真切感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课文三次重复出现的“亲切、舒服”都与本文中心前,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它体现了作者随着对大兴安岭认识的逐步深化情感发展的历程,应启发学生正确理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学目标:1.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写作时应选择适当的句式突出句意,以增强表达效果。

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能说出“疾驰”“盛气凌人”、“目之所及”“兴国安邦”等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理解作者的联想,认识林海对“兴国安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第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加表达效果的方法,以落实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

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三次重复出现的“亲切、舒服”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单元提示”。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本文结构特点及大意。

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林海。

问: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想到了什么?

我们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密,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今天我们就来这课学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轻声读课文,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讲来大兴安岭前的想法。

2.讲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

3讲大兴安岭的林多。

4.讲落叶松多。

5.讲林间的野花美。

6.作者由看到的景物产生的联想。

7.讲参观林场的见闻和感受。

四、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课件。

按下列提纲,说说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1.大兴安岭的岭。

2.岭上的林。

3.林中的花。

二)课文中几次讲到亲切与舒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五、指导学生分段。

1.自读课文,思考:按参观顺序全文可分几段?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讲刚进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感受。

第二段:(2---6)讲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第三段:(7)讲参观林场的见闻和感受。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写景部分)。

2.学习讨论课后第2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爷爷一起初步了解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知道作者在进入大兴安岭前总以为-()当走进大兴安岭后,作者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汇报。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学生板书:亲切舒服。

2.请你告诉大家,作者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岭林花。

二、学习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一)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岭、林、花”三方面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做上记号,并美美地读一读,发现不明白的地方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

二)合作学习:

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地方美美地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也可以读给你的好朋友听,读完后还要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意见或评价,有问题也可以请教同学帮助解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了解学情,适当点拨)

三)大组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生生互助,品读赏析,体会感情。

1.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板书:

岭:多温柔。

林:绿如海。

花:多美丽。

2.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学生汇报过程中,抓主描写景物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美美朗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方式: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读,赛读。适时背诵有关语句。

3.**录像,欣赏美景。(边欣赏边请同学上台解说)

以上三步交替进行。

四)默读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同时给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交流汇报:学生自己质疑,生生解疑。

重点体会:(1)美丽与建设的关系。

2)美丽与兴国安邦的关系。

三、总结。请你用。

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1.背诵课文。

2.给美丽的大兴安岭写解说词。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自然段(联想部分。)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面对大兴安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

2.作者认为大兴安岭是那么美,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外表美?

1)什么叫“空洞”?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

2)大兴安岭与祖国社义建设有什么密切联系?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地域广,应用范围广。)

3.这里的“亲切、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和前面一句比较,在表达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第二次联想到大兴安岭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贡献,更觉亲切、舒服;第一次亲身来到大兴安岭之中,亲眼看见其美景,感到亲切、舒服。随着对大兴安岭的了解增多,认识由浅及深,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感情更炽烈,认识更深刻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4.作者看到林场联想到什么?作者对“兴安岭”这个名字的含义怎么理解?为什么?

“日益”是什么意思?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读课文。)

5)这里的“亲切与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义?(第三次联想到大兴安岭“兴国安邦”的重大作用,倍感亲切、舒服,感情更深,语气更加肯定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总结全文。

三、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题。

2.找了课文中的反问句进行改写。

板书设计:

林海。亲切舒服)

岭:多而温柔。

林:色彩明丽。

花:多而美丽。

教后小记:林海》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了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抓住了情感主线——美,让学生们通过读,找出文中反映景美的几个句子,通过读去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岭、林、花)的特点,从而回到“美”这个总的特点上。整堂课上下来,条理蛮清楚的,但是不足之处却是很多,具体如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在总体把握上,把“美”作为该课的主线,尽管在理论上似乎是不错的,但对整篇课文来讲,似乎是太笼统了些,本篇文章的主线应该是“亲切与舒服”,在教学中我应该在“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深入一些,进而引出主题,让学生的学习再明确一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在朗读方面情感还是不够。尽管我的这次的研究主题是“以读悟情,以读表情”,但是从课堂上的学生的表现来看,还是未能达到我预期的目标。

追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我未能明确地引导学生领会朗读的技巧。如:在教学“岭”时,我只是告诉学生要读出“岭”的温柔,而没让学生交流如何读出这种感觉,使朗读教学显得有些表面化,以致让学生的读显得有些平平淡淡的。

另外在时间进度等方面都是有待改进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4、蒙蒙细雨。

教材分析:课文记叙的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那当老师的妈妈冒雨去学校上班,在快到校门时,突然想起忘了带准备借给班里学生穿的“我”的那件蓝**。

为保证班级正常参加歌咏比赛,又不耽误学生上课,妈妈不顾路远体弱,匆匆冒雨赶回家来,来不及换下淋湿的衣服和带上雨伞,取了衣服,又匆匆赶往学校。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主要写妈妈身体不好,冒雨上班,使“我”很为她担心。

第二段(第4—15自然段)主要写妈妈发现忘了带歌咏比赛要用的蓝**,赶回家来拿了衣服,又冒雨匆匆走了。第三段(第16自然段)写雨继续下着,还是那么小,那么细。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对妈妈语言行动的具体描写反映她的崇高精神境界。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课文开头、结尾对雨景的简略描写,文字不多,作用不少,应启发生领会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对于课文中那些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句式要着重引导学生积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学目标: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教师工作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找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经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难点: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朗读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教师工作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言积累训练。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诗吗?

课件出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春雨)你能说说形容春雨的词语或句子吗?

(生自由回答)这里有一个词语表示雨下得很小很小——蒙蒙细雨(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板书课题,读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2.课件出示:(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请你按这两个要求自由的读读课文,感到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小组同学,没有思考好的,可以多读几遍。

3.交流汇报:(1)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说说读和写的注意点。

“冤枉”的“枉”读轻声,单独一个字念wang,冤字上面不要多点,下面不要少点。“肾”与“贤”比较字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把难读的音读给同桌听听,难写的字相互写写看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

3 林海。教材分析 课文选自老舍访问内蒙游记 内蒙风光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写。了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全文先总起,后分述,可分为两大段。段写 我 初。入大兴安岭的总印象。第二段先从 岭 林 花 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两篇。在学习本单元时,重点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科学精神。课的具体反思如下 跨越百年的美丽 反思 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是用心地倾听孩子的发言,并及时给予了评价。在布置孩子们自己阅读时,真正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阅读感受。尽管孩子们不能用丰富发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反思。年级 六年级教师 邹华。千年梦圆在今朝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 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次,是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授课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