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工作计划。
玉碗泉小学。
武永萍。论语》教学工作计划。
一、课程目标:
论语》课程是我班级的主要特色课程,旨在通过经典论语的阅读与教学,让学生在起早的阳光中沐浴在母语精粹中,感受古典语言的魅力,了解其中饱含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创建“一校一特”,玉碗泉小学六年级准备从这学期开始开设国学经典《论语》课,这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更能够展现我校独有的“诚信立校,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方针。儒学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论语》更为儒家之经典。不仅能使我校学生了解儒学,发展技能,提高自身修养,而且更能使我校的优势得以展现,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智力基础,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论语》课的开展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论语》的学习,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能得以传承,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在心灵上得到一些感悟。
本学期开展《论语》课的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利用两个学期把《论语》学完。
六年级上学期学习“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六年级下学期学习“雍也篇第六”--宪问篇第十一”
学习“卫灵公篇第十二”--尧曰篇第十七”
二、1.一日一积累:每个班级利用晨读背诵积累,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学习论语,黑板一角设置“经典背诵”栏目。
2.一学期一教学周:本学期第十二周为《论语》课堂教学周,集中教学《论语》课程。
3.一学期一考核:在学期结束,全班学生进行论语课程学习的考核。
三、首先要学习好《论语》及孔子、儒学的相关知识。把所要讲的知识熟记于心,并且掌握其对学生的教育性、启发性。
高年级以论语字面讲解为起点,让学生通过语言的感知再结合相关故事情节来领会论语含义;组织学生通过故事复述,或阅读感想的写作来深化学习主题(每学期作为一篇小作文的内容);组织学生整理易于记录对学习生活最有价值的论语篇章进行背诵。
教师要做到以兴趣激发为突破,注重不同学段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课程参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采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对论语主要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记忆。在班级中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在班级环境布置,文化建设,评价导向等方面多做有效的探索。
四、把所讲的知识落实到教案中,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五、学期初讲解的内容可以浅显、易懂、趣味性强,从而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兴趣。
1、让学生逐步了解儒学、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了解《论语》。
2、让学生自主找到一些关于儒学与《论语》的材料。
六、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在课前让学生背诵有关的《论语》章节。
2、在课前学生可以**自己对《论语》一些章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3、教师结合《论语》中的一些语录,做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4、成立学习小组,利用读本或其它材料进行互学。课下自学,课上谈体会,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5、对一些有趣的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活动,如模仿、自编自演等形式进行学习。
6、利用文本中描写的人物,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把各种人物按特征描画出来,形成直观的形象。
7、对一些重点章节或名篇可以利用正课或业余时间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并且熟记。
8、进行阶段性的检测,默写或背诵一些名句、名篇,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9、学生可利用手中的资料,自己讲解一些章节,达到会学、能用的目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10、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写一些心得体会,或者从学习《论语》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以上几点就是关于本学期《论语》校本课的教学计划,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更新。但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能够掌握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在各方面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更好的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使校本课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六年级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教学设计。第10课清静无为。教学目标 1.正确 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译文 注释和教师讲解初步理解课文。3.了解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鲜 的意思与意义。4.理解 萧规曹随 的典故与成语释义,并能准确使用。教学重点 理解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鲜 的观点。教学难点 理解老子 治大国,若...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引领广大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内容,感知古人的智慧,品鉴古人高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匡束学生的言行,教化学生人品。二 情况分析。一 本科教师情况分析 本组共有 x位语文老师,每位...
六年级国学经典背诵
第2页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第4页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第5页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第8页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取用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