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职责。
为了加强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的安全组织和管理,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及职责:
1.全体领导和教职工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安全管理要以“完备预案、严格申报、全程关注、确保安全”为指导思想。按活动路线分为校内和校外两条线,按规模大小分为大规模和小规模分别落实安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
2.建立活动安全管理组织系统。组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安全工作总负责,活动组织部门为活动安全具体负责,是活动安全工作的具体操作者。班级集体活动,班主任为安全具体负责。
学生活动中,邀请中心医院医生参与安全工作。
3.完善活动方案制订和安全工作信息呈报。每一个活动(含校内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春游、秋游、公益劳动、义务劳动、参观访问等)都需制订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并及时呈报。班级或年级段或团队组织的校内外活动必须呈报政教部门,再由政教部门上报分管校长,由校级领导同意再执行。
在活动中如果发生师生受伤害事件,要及时向校长汇报,并由学校上报教委。
4.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事故不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要通报批评,因不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如学校不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造成严重后果由教育局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5.实施特殊体质学生活动管理。由班主任牵头,建立特殊体质学生档案,记录体检情况和向家长告知的身体特殊情况,并告之相关活动组织部门。活动组织者应根据已知情况,禁止安排或限制特殊体质学生参加不适合的活动。
6.活动前要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要向学生提出安全保卫要求和注意事项,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自护、自救、互救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本领。学生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及时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和配合。
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活动总结,评价学生对活动安全的执**况。
7.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学生应自始至终在领导、教师的带领和保护下开展活动。
1)学生在活动前由值班老师点名,对未到的学生查明原因并记录。如需坐车,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上车,教育学生不要争先恐后,要礼让。乘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2)达目的地后要组织和开展活动,不要随意“放羊”。
3)分散自由活动时,要求学生三五成群,不要个别行动,教育学生发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和下班老师要加强巡视,分管领导要做好监控,发生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
4)活动结束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清点人数上报,并有秩序回校,进行活动总结。
8.学生在活动中如遇紧急情况,活动组织老师要迅速做好处理工作,本着学生优先的原则进行,尽最大努力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救助为先。并在第一时间上报活动负责人及校长,通报相关家长。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做好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保护现场,也以利于各种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
如果情况危急,活动难以继续,则要由跟班教师迅速组织其他同学有组织地撤离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尽快带回学校。
9.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活动场所、线路、交通工具、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尽量以就近、小型、安全为原则。能不动用交通工具的尽量不动用。如确需要乘坐车船,学生活动组织者要负责对交通工具安全性能的监督。
10.活动的路线地点,事前应进行实地勘查,不得组织学生到危险地方开展活动。
1)利用马路或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加强安全保护,防止车祸、跌落、倒塌等事故的发生。
2)到山区活动要防止山火、翻车、迷失、摔跌等事故。室内活动特别要重视消防安全。
1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要加强劳动组织,重视劳动保护,教育学生遵守劳动规则。
12.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其他各类社会庆祝活动原则上也不组织学生参与,个别确需在校生参加的,须经校长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严格控制人数,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1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保证学员安全是第一位的。校长是第一安全责任人,对保证学员的人身安全负有重要的责任。校长每天早晚要巡视一遍学校,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处理,教师在活动中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1 学员来校 离校高峰时段,大门必须处于有保安人员值班。2 学员接送时间,认真做好值守,严防学员走失...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 学生在校内进行活动前,教师要事先检查活动场地和所用器具是否完好安全,并在危险处设立明显标志,教育学生对活动现场一些电闸 开关 按钮等,不随意触摸 拨弄,以免发生危险。2 活动中和活动结束前,学生要在教师视线范围内有序活动,防止学生碰撞 拥挤 踩踏。3 大型室内活动打开消防通道,注意通风透气。4 ...
11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为更好地规范医学检验科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 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制度细则 1 检验科主任为科室安全责任人,负责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等文件,开展安全制度与流程管理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障科室安全。2 编写生物安全手册 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对检验科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