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数学与生活》教案 3

发布 2020-05-08 13:27:28 阅读 1257

数学与生活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79-80页。

教材简析:排列与组合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 , 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此之前 , 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排列与组合的简单知识 , 已有了初步的用 " 排列 " 组合 " 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本册教材集中安排这一内容 , 目的有 3 点 :一是培养学生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 二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 三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 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 " 排列 " 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 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 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 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东、小华、小平三人是好朋友,他们准备排成一排合影留念。该怎样排呢?

课件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以“照相”这一学生比较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二、小组合作,**新知。

1.简单的排列问题。

师 : 同学们 ,我们经常排队 , 你知道吗 , 排队也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师 : 小东、小华、小平,有多少不同的排法?

生 1 : 有 3种。

s生 2: 不对 ,有 6 种。因为每个人的位置不同 , 排法就不同。

师 : 对,排队时并不是只要是三个人站一排就可以了 , 还要考虑他们的位置 , 也就是。

排的顺序。你认为怎样排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

生1: 先把小冬排在第一的位置 , 其余两个人调换一次位置;再将小华排在第一的位。

置 , 其余两个人调换一次位置;最后将小平排在第一的位置 ..

生 2: 也可以先把小冬放在第一的位置 , 其余两人调换位置 , 有 2 种排法; 再把小冬放。

在第二的位置 ,小华和小平再调换位置 , 有 2 种排法 ; 最后把小冬放在第三的位置 , 小华与小平调换位置,又有2种排法。这样共有6种排法。

生 3 : 我只想一组就知道了。先把小冬放在第一的位置 , 小华与小平调换位置 , 有 2种排法 , 依此推想 , 另两人也分别有 2 种排法。

因此 , 共有 2x3=6 种排法。

师 : 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 , 思考得很有条理 , 并且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先通过学生不断深入地交流弄明白简单排列的原理 , 既考虑、排列顺序 , 又考虑排列位置 ;再通过教师关键性的提示 " 你认为怎样排既不重复又不…× 遗漏 ",引导学生进入有序而全面的思考 , 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2.先确定位置,再进行简单的排列。

师:联欢会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一个节目小合唱,现在有四位同学要排成一行表演小合唱,丁同学要担任领唱,为了让他靠近麦克风,需要把它安排在左起的第二个位置,其余的同学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种排法?

生:丁同学担任领唱 , 先确定她的位置 , 再研究其他三名同学的排列顺序。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 , 通过交流明白排列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自主练习 第 l 题是巩固简单排列问题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 , 可让学生独立思考 , 自主解决。交流时 , 要让学生说说按什么规律思考的。

第 2 题是用 3 个数字组数的排列练习题。对于第一个问题 , 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 , 重点说说思考的方法。

对于第二个问题 , 练习时 , 要引导学生明白排成的三位数。不能放在最高位 , 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该题能排出 4 个数 ,403 、 430 、 304 、 3400

第 3 题是一道巩固排列问题的稍复杂的变式练习题 。练习时 , 应引导学生讨论 , 弄明白道理 , 再独立解答。道理是:

虽然是 6 只灯笼 , 但每 2 只只有 3 个位置 , 排 6 只灯笼和排 3 只灯笼的思路是一样的。该题有 6 种排列方法。

第 4 题是用 4 个数字组数的排列练习题。练习时 , 可给学生时间 , 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 , 重点让学生说明排列的规律 :

将 1 排在最高位 再按顺序分别排在百位、十位、个位 , 有 6 种排法 ; 由此可推算将 2 、 3 分别排在最高位 , 也分别有 6 种排法 ;0 不能放在最高位 , 因此应有 18 种排法。

第 5 题是巩固绿点问题的练习题。练习时 , 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有困难时 , 可引导学生画图辅助解决。交流时 , 重点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数学与生活》教案 5

数学与生活。鸡兔同笼 问题。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8 89页。教材简析 本次数学与生活安排的是 鸡兔同笼 问题,这是我国古代经典的数学问题之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较难理解。本教材借助 鸡兔同笼 问题的原理,用电影票的生活事例引入,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古代数学中的 鸡兔同笼 问题主...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数学与生活》教案 4

数学与生活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81 83页。教材简析。本次数学与生活安排的是 组合 问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因为 组合 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用 排列 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教材...

青岛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数学与生活教案 5

数学与生活。鸡兔同笼 问题。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8 89页。教材简析 本次数学与生活安排的是 鸡兔同笼 问题,这是我国古代经典的数学问题之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较难理解。本教材借助 鸡兔同笼 问题的原理,用电影票的生活事例引入,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古代数学中的 鸡兔同笼 问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