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4期

发布 2020-04-11 17:28:28 阅读 7164

·封面故事·目录·卷首语·

丧钟为谁而鸣(撰文: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4期。

封面故事。2011-04-12 09:58 《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4月备选封面一备选封面二备选封面三。

这期盐**(下)的主题是“盐与健康”。除了这个主题之外,本期还包含国内外的海盐与井盐等内容。因此,我们遴选的范围就大了许多。

这次封面选择的过程与以往也有点不同。以前,封面都是由编辑们投票产生的,这一期单总编想征求一下广大网友们的意见,所以把备选封面放到了他的微博里。网友们发言十分踊跃,而且都很认真,评价中肯。

看得出来,很多网友都是我们杂志的忠实读者,非常了解我们的风格。

最受网友推崇的是第二张,这张**表现的是**芒康县的晒盐场。在夕晖下,整个画面有一种田园牧歌般安静而祥和的氛围,无论光影和构图都极富艺术表现力。可是,如果单独看,这张**很像云南元阳“万千明镜映炊烟”的梯田,画面上“盐”这个要素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只好割爱。

一些网友也很喜欢第三张黄色的盐湖**,认为“颜色很美、很醒目”。这张**表现的是埃塞俄比亚达纳基勒沙漠中的一个盐湖,这种明艳的黄色实际上是铁离子,在大片黄色之上的白色结晶,才是盐。这张**虽然很漂亮,但是由于构图和表现内容与我们上期的盐**封面太过相似,所以无奈落选。

还有网友喜欢第四张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盐田的**,觉得“看着很深沉”。这些明朝即存在于此的砚台状晒盐槽,规模宏大,在光与影中,积淀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确实显得很“深沉”。但也有网友认为这张画面“不够有冲击力和直接”。

备受网友好评的,还有第一张山东潍坊海盐场的**,网友给出的评价是“有视觉冲击力”、“另类,别致”,认为这是“ 一种很大气厚重的盐的景观”。这张**初看上去,很像农民在耕田,但是仔细一看,那白花花的“田垄”,竟然是盐。综合网友们的意见,编辑们对这几张备选**从内容与形式上又一次进行了考量,最终胜出的,就是这张山东海盐场的**。

目录。34 海盐:并不是把池中海水晒干这么简单。

撰文/吕丁。

为什么看起来很干净的海水,尝到嘴里却是又咸又苦又涩?那些分布在中国海岸线的海盐晒场,又是如何利用煎煮和风吹日晒方式,把盐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56 洋浦盐田:阳光与玄武岩的合作。

撰文/聂作平杨沐摄影/宋举蒲。

海南洋浦的千年古盐田是中国最早开始日晒制盐的地方,数千口唐朝时期的古盐槽至今保存完好,今日洋浦人仍然在用它们日晒制盐。

70 印度洋盐滩:留下圣雄甘地的脚印。

撰文/大河。

印度,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和明显的干湿季,使其海盐产量巨大,印度也是世界第三产盐大国。海盐,曾令这个古老的国家走上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之路,但至今仍然没有改变盐民们贫苦的生活。

74 四川井盐开采:祖先的智慧和深度。

撰文/李小波。

四川盆地的富饶除了天府之国发达的农耕,还有随处可以利用的井盐资源。古代川人发明了卓筒井抽取深达千米的盐井中的盐资源,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四川井盐的开采和利用,凝聚了祖先们的聪明才智,是一部精彩而隐秘的奇异华章。

84 神奇相似的“盐泉”:秘鲁玛拉斯盐田vs中国芒康盐井。

撰文/刘莹摄影/马宏杰等。

在秘鲁的“圣谷”里,有一片利用天然卤水制盐的盐田,在这片盐田,依然能寻找到500多年前印加帝国的点点痕迹。无独有偶,我国**东南的芒康盐田,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几无二致的生产方式。冥冥中,这两块古老的盐田有什么联系?

还只是不同文明偶然而有趣味的相似?

98 我们时代的反盐潮。

撰文/萧春雷。

中国到底什么地方的菜最咸?盐吃得多会对健康有哪些影响?当今社会,谈盐色变,这种恐慌真的是必要的吗?

110 神秘的“u”字缺碘和富碘都是灾难——中国的碘环境错综复杂。

撰文/易蕤孙凤福。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民食用碘盐曾经是中国的一项国策,自2023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当下,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多碘对人体同样有害。

118 腌菜:弥漫中国的古老滋味。

撰文/聂作平。

腌制食品自问世以来就大受欢迎,尤其是腌菜和腌肉,更是不曾离开过餐桌。全国各地由于物产的差异、食用盐的种类不同、饮食习惯等原因,造成了腌渍习俗的南北差异。

126 死海,从古到今的盐疗场。

撰文/秦昭。

死海要死了吗?这个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这个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留在国人的印象中是它拥有不沉的浮力和稀罕的盐疗能力,怎么就面临生死抉择?有解救良方吗?

希望“死海”只是它的名字,不是它的宿命。

134 察盐观色盐类构建的感官世界。

撰文/甘晓。

盐类世界的多姿多彩不仅体现在它幻化而成的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中,更令人惊奇的是,它还能带给我们视觉、味觉和嗅觉感官上的巨大震撼。本文就将带你走进盐类所营建的五彩缤纷、五味俱全、飘香四溢的奇妙感官世界。

144 盐的另一种角色——毒药。

撰文/聂作平。

盐,会是毒药吗?答案竟然是肯定的:当食盐摄入量超过某个限度时,它能致人于死地。而广义上的“盐”,许多都是真正的毒药,一些耸人听闻的“投毒案”和“自杀案”都和它们相关。

146 盐碱地,能变天使的魔鬼。

撰文/肖柏。

盐与空气、水一样,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命的必需元素。但盐并非没有害处,盐碱地就是为盐所害。盐碱地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农作物产量极低,甚至寸草不生。

盐碱地就像生长在大地上的种种顽疾,将它们**,才能让土地焕发盎然生机。

152 中国早期文明的盐语。

撰文/李小波。

河东盐池缔造了华夏文明,三峡地区的盐泉与巴人和四川早期文明息息相关,山东沿海地区的盐业考古遗址,揭示了“煮海为盐”的盐宗之谜及其与古文化的密切联系。在古文明的形成过程中,盐,无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158 核:功过相较,是非难断。

撰文/喜见。

科学家们说,宇宙间放射性物质有很多,但所产生的核辐射对于人类而言危害都不太大。科学家们说,只有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科学家的研究万一出了错怎么办?

166 狂暴海啸,离中国有多远?

撰文/杨弦章。

日前的一场日本强震掀起的大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惊骇和悲痛之余,人们不禁对这位“海洋杀手”充满了种种疑问。同样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是否也面临着海啸的重大威胁呢?

卷首语。丧钟为谁而鸣。

撰文/单之蔷。

中国大陆面对的是海,不是洋。

人类一直造不出永动机来,但上帝造的地球却像一个永动机。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地球内部的力量之源,这一点甚至比太阳神秘多了。太阳的能量**于热核反应,这已是常识,但地球的内部力量从**来?

迄今还没有哪种科学理论能加以说明。但地球内部爆发的力量,令人敬畏不已。它移山填海,惊天动地,它迸发之频,永无停息。

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大约5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知的**约10万次。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自2023年以来,全球每年发生7—7.9级**18次,8级以上的**1次。

世界上90%以上的**和81%的强烈**都发生在4万公里长的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因为这条带形如马蹄,也称“马蹄形地带”。深海中的大**往往带来海啸,对地处“马蹄形地带”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这是比**还可怕的一种灾难。

中国是上帝很眷顾的一个国家,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环太平洋的国家,但是中国却不在环太平洋的火山**带上。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个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太平洋火山**带,就是中国东部太平洋中的那几道长长的岛链。这些岛链是由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

这些漫长的岛链把中国大陆与大洋隔开了,留给中国一些海,如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因此可以说中国大陆面对的是海,不是洋。

海和洋的区别是,洋的深度大,一般在两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不受大陆的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海则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米以内,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水温、盐度、水色等受季节和附近大陆河流的影响比较明显。海按所处的位置又分边缘海和地中海两种类型。

所谓边缘海,就是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岛弧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的水域。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都是边缘海。被大陆围绕的海称为地中海,仅有狭窄的水道与海洋相通的地中海称为内海。

我国的渤海就是内海。西太平洋板块挤压关系示意图:日本群岛恰好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交界地带,多个板块的挤压使得这里**频发,地壳运动非常活跃。

据统计,全世界五分之一的6级以上**发生在日本群岛及周边地区。

中国尽得海洋之利,承受甚少海洋之弊。

内海和边缘海的好处很多。首先风浪较小,适合航行;其次大陆河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河流的淡水与海洋的咸水交汇,形成了鱼类非常适宜的生存环境。中国沿海的几大渔场的存在,都因地处边缘海的缘故。

面对内海和边缘海的最大好处是,几乎受不到海啸的袭击。因为海啸发生于深海地区,当深海地区发生**引起了海底地形变化,海洋中水体随之陡然升降起伏,由此引起的波浪,能量巨大,但在大洋中因为水深,波峰并不高,直到撞到海岸,才掀起惊天的巨浪。

中国的几大边缘海,因为远离大洋,水深并不深,与太平洋平均4000多米的深度比起来相差甚远。如渤海平均水深才20米;黄海不过40米;东海深些,平均340米;这样的水深,即使海底发生**,也不至于引发海啸。况且中国沿海有漫长的长达几百公里的大陆架,缓缓地向海中延展,即使有海啸,能量经过这么漫长的距离,也消解得所剩无几了。

可以说中国尽享海洋之利,却承受甚少的海洋之弊。

我曾经说过: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中原背靠昆仑—秦岭这个巨大的山系,两条大水——黄河、长江从中流过,这两条大河把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带来的泥沙铺陈在这里,使之成为广阔的大平原——黄淮海大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现在看来中原这个风水宝地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面对大海,而不是大洋,中原面对的大海前方有几道岛链的屏护,所以能够避免海啸、火山、**的侵袭。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北京的选址,我们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北京东南是渤海,渤海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来拱卫,使之成为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中国的内海。而且这个内海既无海啸、台风之扰,又无火山爆发之虞。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只要扼住辽东和山东半岛,渤海就是北京最好的“护城海”。

有了台湾,中国就既有海,又有洋,岛链就土崩瓦解了。

中国只有海,没有洋。好处说了,不好处还没说,就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进出大洋,必须穿过岛链之间的缝隙,容易被封锁。

其实“岛链”这个词,是地缘政治中使用的一个词。地质和地理学家一般不用岛链这个词,而是用前面所说的“环太平洋火山**带”或“岛弧”这两个词。

《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5期

卷首语 有眼不识 太行 撰文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5期。封面故事2011年第5期封面备选封面备选封面备选封面。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太行山。这条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岸,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数百公里的山脉,对于中国的意义非同一般 她不但是山西东部 东南部与河北 河南两省的...

《中国国家地理》读后感

中国国家地理精华 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 中国国家地理精华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精彩,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记。有梦想,谁都是旅行家。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它告诉我们 有了梦想的人才懂得享受生命,居于一隅,却可以凭心情在世界版图上幸福行走的人,是最快乐的。亲爱的朋友,你离梦想还有多远?还在用距离和...

中国国家地理》读后感

中国国家地理 读后感范文 精选6篇 中国国家地理 读后感范文 精选6篇 中国国家地理 读后感1 这本书里分别有 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 中国最美的五大湖 中国最美的十大瀑布 等等评选,充分展现了中国各个地区的风采。山峰连绵不断,草原一望无际,河水碧蓝碧蓝的,丹霞火红火红的,还有纵横千里的沙漠,与世隔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