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错题

发布 2020-04-09 03:41:28 阅读 8885

小学数学错题。

一年级下册。

一、错例目录。

二、原始错例。

附1:原始错例大样本调查汇总表。

附2: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知识结构分布表。

一、错例目录。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 看图写算式贾春波)1

3. 图形的拼组

3.1 图形的拼组贾春波)2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4.1 数位、写数胡柳莺)3

4.2 数位、写数赵小艺)4

4.3 数位、写数全周芳)5

4.4 数位、双数胡胜峰)6

5. 认识人民币。

5.1 认识人民币全周芳)8

5.2 认识人民币胡华斐)9

5.3 简单的计算全周芳)10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6.1 整十数加一位数胡华斐)14

6.2 整十数减一位数胡华斐)15

6.3 问题解决贾春波)16

6.4 问题解决贾春波)19

7.认识时间

7.1 看钟面写时间赵小艺)21

8.找规律。

8.1 找规律1赵小艺)23

9.总复习。

9.1认识时间全周芳)25

9.2认识时间贾春波)26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原题:

错解1:8+9=17(本错解错误率约17.4错解2:17-8=9(本错解错误率约29.5%)

原因分析:原因1:从教材的角度讲,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往的题目都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而本题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已知条件,把“拿走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表述方式正好相反。

又因为这题目出现在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学生学习的重点仍集中在计算的方法上,所以,作业本随意安排这一改变表述方式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按照原有的解题方式去解决。

原因2:从学生的角度讲,①思维受负迁移的影响(这是错误的主要原因)。从一些学生看到“剩下9颗这个强信息”后,脑子已经自编的(或者说提取了以往题目)的模型了:

“一共有17颗,狐狸摘走8颗,还剩下9颗。”17-8=9的算式也“顺理成章”了。②不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

对于“已知条件要写在等号的左面,未知的问题要写在等号的右面”理解起来有困难,他们认为,9+(8)=17,所以17-8=9。

原因3:从教师的角度讲,①在前期“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减法教学中,创设的已知情境过于单一,偏于正向思维,如“已知总数和减少的部分数,求剩下的部分数”,使学生形成了“解题定势”。②对于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没有特别强调,学生没充分理解。

教学建议:建议1. 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化的减法情境模型。

教材**现了多样化的减法情境,但没有出现这种本身带有“顺序性”的减法模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补充题型,并且在题型比较中凸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建议2. 重视算式结果和问题的比对能力。这是让学生通过比对计算的结果与要求的问题的意思是否一致,达到自我检查。

这一点是解决“那些能够理解题意,但按照自己思路解题的学生”的重要方法,也是培训学生检查应用题的着力点之一。

资源链接: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原题:缺了( )块砖错解:缺了( 11 )块砖。

原因分析:原因1: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在教学时太突出强调用画一画“补墙”的方式来解题,没有抓住题目的侧重点,题目的重点是数出这堵墙缺了几块砖,而画一画“补墙”的方式其实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但在教学中,教师恰恰注重了怎么“补墙”,看学生是否将砖块修补好,通过修补好的砖块数,再来完成填空。

原因2: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对墙面结构认识不够,有的学生就认为砖块是平行叠放的。

教学建议:建议1:采用多种手段,得出正确结论。

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也可以用手指丈量、估计的方法,或用每行5块砖共30块砖,减去好砖的块数20,从而得到缺的块数是10块。学生只要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判断。

本题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是直接算出缺的块数,其二是通过总块数减好的块数,求出缺的块数。两种算法可以相互检验。

建议2:教学时要通过直观的,让学生观察,对比,得出哪几行的砖是一样的。然后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知道怎么画?

为什么这样画?同时,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辅助手段,掌握“补墙”的方法,真正了解砖块的分布结构。

资源链接: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错题:猜一猜这个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 。

错解:61(或)

原因分析:原因1.学生思维主要集中在“小5”,对于“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导致实际写数时颠倒致错。

原因2.学生对数位的理解不正确。

教学建议:建议1.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建议2.引导学生理解“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明确题目要求。可以采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在此基础上,明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

建议3.此题的答案不止一个,为了得出所有符合此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如,根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先写出个位上的数最大是9,十位上的数就是4,依次写下去,符合这个条件的数还有38,27,16。

资源链接:强化练习。

填一填: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5 (

2)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3 (

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7 (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原题: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5,第二位是4,这个数是( )

错解:这个数是( 54 )。

原因分析:原因1:学生审题不全面,不少学生在审题时,目光的注视点是“第一位是5,第二位是4”,就直接写下了“54”,而没有关注“从右边起”的意思。

原因2:个别学生对题目不能理解,无法将“从右边起”和“第一位、第二位”联系起来考虑,也无法与数位顺序表联系起来,所以做题时瞎蒙。

教学建议:建议1:加强对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建议2:较强直观教学。以数位顺序表为基础,鼓励低段的学生碰到类似的题目时能画一画数位顺序表,再根据题目要求,边读题,边在数位表上写一写,如:

十位个位 (右)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直观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画一画、做标记等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和掌握知识。

资源链接: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个数,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和第二位上是0,第三位是1,这个数是。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典型错题:原题:哪个数最接近70 ?(68 80 71 )

错解: 68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错题

小学数学错题。一年级上册。一 错例目录。二 原始错例。附1 原始错例大样本调查汇总表。附2 一年级上册典型错例知识结构分布表。一 错例目录。1.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 8和9的认识范晓兰 4 1.2 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范晓兰 6 1.3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胡胜峰 9 2.11 2...

错题数学一年级

1.小朋友排成一行,小红的左边有4个人,右边有9个人,这一行一共有多少个人2.13个小朋友排成一排,排在明明左边的有8人,排在明明右边的有几人3.一 6 班的小朋友有的是8岁,有的是9岁,同桌的小朋友年纪相加最大可能是几岁最小可能是几岁。4.鸡妈妈带着12只小鸡玩耍,鸡妈妈左边有9只小鸡,鸡妈妈的右...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易错题

1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 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一样大,都是 形。容易滚动。放倒容易滚动。2 钟面上有两根针,长针是 针,短针是 针。钟面上的数字从 到 3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4 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5 20里面有 个十,或 个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