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发布 2020-04-04 12:19:28 阅读 5293

1《师恩难忘》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谭文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师恩难忘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篇课文,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抒发了尊敬爱戴老师的思想感情。全文寓情于事,情真意切,语言平实,描写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对叙事中融入自己情感的写作手法仍缺乏理解。

结合本文特点和5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 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其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启发诱导法、指导阅读法,**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说教学过程。

板块1 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1 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你欣赏或者喜爱的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 指名作答。

3 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课文录音。

板块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 自学生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扫清文本障碍,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

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让学生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字音易错的字,如正、诲、捅。

字形易错的字,如炊、恍、醒。

让学生用钢笔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练一练。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出错字音,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然后相互交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板块3 细读**,体悟情感。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学生自读,想一想:田老师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然后交流讨论。

第二部分:3—7自然段。

1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 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 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4 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喜不喜欢田老师讲课?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揣摩其含义。

第三部分:8—9自然段。

1 默读课文,回顾课题,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作者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 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使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3 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

设计意图)板块4 拓展开放,延伸深化。

1 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二句话吗?

3 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4 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设计意图)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此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陶校长的演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册第单元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其中“韧”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2 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3 情感目标:

a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b 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

3 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4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读,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想象,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

师: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双手和大脑》。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关资料(用以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在由弱渐强的《双手和大脑》乐曲声中简介陶行知,可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以上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

“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 细读悟理。

(1)整体理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 提供自学材料;b 个人尝试练习;c 小组交流反馈。

根据重难点和第一课时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材料: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问什么为什么问(结合希望)你将怎样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分为三个层次:a 导读“问身体”;b 导学“问学问”;c 自学三四问。

a 导读“问身体”:

a 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 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需(怎么办否则(会怎样。

c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 指导朗读。

e 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读句子,划词语。

读词句,悟情理。

b 导学“问学问”:

a 尝试自学;

b 交流反馈:1 读好问句;2 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3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

c 强化迁移:1 读出自己的体会;2 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 自学三四问:

a 按同样的方法自学。

三、四问,作标记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 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

2 精读悟情。

a 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b 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以上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爱护和充满鼓动**情的语句。

接着,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

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1师恩难忘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谭文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师恩难忘板书课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师恩难忘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篇课文,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1师恩难忘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谭文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师恩难忘板书课题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师恩难忘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篇课文,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说课稿。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的第4课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 设计的理念 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的设计 拓展延伸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 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 去打开大自然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