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完整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发布 2020-04-01 01:29:28 阅读 7324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写法,学会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学习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难点。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主题。

朗读法、品评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课件。

2课时。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撒一年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地留在心中。

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对童年的记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的影响,于2023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望以此来改变国民的精神。

2023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动”的基石。2023年12月发表的中篇**《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鲁迅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1.题解。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于2023年9月18日。2023年9月,鲁迅到厦门大学任教,遭到顽固守旧分子的排挤。

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寄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著文即以“朝花”的艳丽与单纯,来安慰“夕拾”(即现时,此时)、“离奇和芜杂”的思绪。本文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3.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

2023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2023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1.教师**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读课文,女同学读百草园部分,男同学读三味书屋部分。要求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读出形象感、情趣感。其余同学点评。

3.教师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本文写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反思。1 本文题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从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 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回忆之地的记忆片段,和他们之间的过渡段。试分析作者的写的好不好?好在 3 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个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纵观本堂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这堂,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是 2 精读理解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仅仅是自读的初始,应当在此基础上运用精读的方法细读课文,方能显其精妙。3 朗读体味课文 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体味文章思想感情 感受文章语言之美的最有效方法。4 品读感悟课文 品读是阅读深入的一种重要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反思。1 本文题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从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 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回忆之地的记忆片段,和他们之间的过渡段。试分析作者的写的好不好?好在 3 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个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纵观本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