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同步班

发布 2020-03-21 04:22:28 阅读 5555

四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1、 基准数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加数较多,而且所有的加数相差不大的情况。

总和数=基准数×加数的个数+累计差,平均数=基准数+累计差÷加数的个数。

在使用基准数法时,应选取与各数的差较小的数作为基准数,这样才容易计算累计差。同时考虑到基准数与加数个数的乘法能够方便地计算出来,所以基准数应尽量选取整。

十、整百的数。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

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总和=80×10+(6-2-3+3+11-

实际计算时只需口算,将这些数与80的差逐一累加。为了清楚起见,将这一过程表示如下:

通过口算,得到差数累加为9,再加上80×10,就可口算出结果为809。

随堂练。1、某农场有10块麦田,每块的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462,480,443,420,473,429,468,439,475,461。求平均每块麦田的产量。

2、 凑整补零法。所谓凑整补零法,就是用所求数与最接近的整十数的差,通过移多补少,将所求数转化成一个整十数乘以另一数,再加上零头的平方数。

例1、求292和822的值。

解:292=29×29

由上例看出,因为29比30少1,所以给29“补”1,这叫“补少”;因为82比80多2,所以从82中“移走”2,这叫“移多”。因为是两个相同数相乘,所以对其中一个数“移多补少”后,还需要在另一个数上“找齐”。本例中,给一个29补1,就要给另一个29减1;给一个82减了2,就要给另一个82加上2。

最后,还要加上“移多补少”的数的平方。

随堂练。1)、由凑整补零法计算352

2)、求9932和20042的值。

3、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随堂练。

3、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4、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厘米2,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课后习题。1.求下面10个数的总和:

2、计算:

3、计算下列各题:

4、计算下列各题:

5、求首项是13,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前30项的和。

6、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也敲一下。问:时钟一昼夜敲打多少次?

7、盒子里放有三只乒乓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球,将它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又从盒子里拿出二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十次从盒子里拿出十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到盒子里。这时盒子里共有多少只乒乓球?

同步奥数培优 四年级

同步奥数培优 小学生四年级 用假设法解题。知识概述 同学们,假设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当遇到较难的题或较复杂的题目时,用假设法常会使难题迎刃而解。假设法是解应用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量相等,或者先假设两种要求的未...

四年级上册同步奥数

第一讲和差问题。例1 植树节,育红小学。五 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6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24棵,五 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例2 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7分,语文比数学系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例3 一部书有上 中 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

寒假班四年级同步奥数教材 经典课辅

目录。第一讲除法 算式谜1 第二讲除法 简算6 第三讲角 巧数图形的个数9 第四讲角 等差数列求和 一13 第五讲混合运算 等差数列求和 二17 第六讲平行和相交 盈亏问题21 第七讲平行和相交 和差问题25 第八讲找规律 植树问题29 第九讲观察物体 平均数问题33 第十讲运算律 归一问题37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