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分类》教案。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8页内容、练习六的第1-3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超市)实物的摆放,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方法,正确给物品分类。教具准备:
商场实景拍摄,铅笔,橡皮,尺子,粉笔,书,本,卡片……学具准备:
铅笔、花和水果的**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师: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你是怎样找到你要买的东西的?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逛逛超市好吗?(**超市情景画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一样的东西都放在一起。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超市里的物品是一类一类摆放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分类。(板书课题)
请你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分类!那么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呢?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
师:老师工作特别忙讲台上的东西好几天没整理了,你愿意不愿意也像刚才超市那样帮老师把乱放的东西分类整理一下呢?生:愿意!
师:可我们不能全班同学一起上来,那样就乱了。我们分好组,一组负责一种,按组上来分。
分组:一组摆笔,二组摆本,三组摆书,四组摆卡片,五组摆粉笔,六组摆……生:按组上来分类。
小组活动,**新知。
师:把你所有的铅笔拿出来,今天你来当小管家,观察他们的不同,给他们分类。生:观察,分类。
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师:指导看书,说说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下面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巩固练习,体验不同标准分类。1、分花。
想想,你会怎样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这些花颜色,品种各不相同。根据这些不同之处,我们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分法。
2、分**(意思和分花差不多)可根据不同颜色和形状进行不同的分类。仔细观察这些**,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的不同?是不是每发现一种不同就有一种分法?
3、小结分类方法:通过刚才的分类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处不同,就能得到一种分类方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4、教师要注意孩子会进行错误的多标准分类,如先按颜色,然后按形状或种类分(关系是平行的)。师:说说这样分类和其他方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分行不行?行!为什么?
不行!为什么?生(议论)汇报:
不行!因为标准不一样所以有点乱。行!
这几类之间也是有不同的。
师总结:在对物体分类时,每次都要统一一个标准。(强调每次)可边解释边演示。
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类练习 统计 数学广角
一 统计。喜欢水果的人数。1 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2 每个格代表 人3 全部有 人。4 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少多少人?5 完成统计图。苹果梨子香蕉桃子 二 下面是某植物园种松树 柳树 杨树 柏树棵数的统计图。松树柳树杨树柏树。1 每格代表 棵。2 根据统计图,填写下表。3 ...
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类练习 统计 数学广角
一,按规律填出下面括号中的数。2 l,2,5,10 3 l,2,4,5,7,8,10 二 统计。喜欢水果的人数。1 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3 全部有 人。4 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少多少人?5 完成统计图。苹果梨子香蕉桃子 二 下面是某植物园种松树 柳树 杨树 柏树棵数的统计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类练习 统计 数学广角
一 统计。喜欢水果的人数。1 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2 每个格代表 人3 全部有 人。4 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少多少人?5 完成统计图。苹果梨子香蕉桃子 二 下面是某植物园种松树 柳树 杨树 柏树棵数的统计图。松树柳树杨树柏树。1 每格代表 棵。2 根据统计图,填写下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