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一.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3.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1)回声:实质是一种声音的反射现象(耳区别原声与回声至少要间隔0.1s(17m))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①真空(没有空气)不能传声。
气体、液体、固体可以传声(固效果最好,气最差)
声速:v固》v液》v气(空气中为340m/s)
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二.人类感知声音的过程。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骨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从而声音就听到了。
2.双耳效应:声源到两耳的距离不同时声音传到两耳的时刻、强弱等特征不同。
三.声音的特性(三要素:音色、音调、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单位:赫兹hz):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波形:音调高,波形密。
声波:①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②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③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人的发声范围:85hz~1100hz
频率决定于 ①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越长越低。
与发声体的粗细有关,越细越高。
与发声体的松紧有关,越紧越高。
与材料也有一定关系)
2.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单位:分贝(db)
决定于: ①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人耳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3.音色(声音的品质,故也叫音品),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有关。
精华:三要素:音调频率。
响度振幅,距离,传播范围
音色不同物体。
四.噪音的危害与控制。
1.噪音: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
①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进行干扰。
2.危害: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危害(自己举例)
◎三个为了: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50db———也是人的理想环境。
3.控制(减弱)噪音(原理:使噪音反射、被吸收)
角度:环节、结果途径、方法。
方式:①消声在声源处减弱
②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隔声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音(声波)的利用(作用)
1.可以传递信息如:b超,声呐。
2.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机。
附:转换法(如**声音的产生):通过其他物体把不易观察的微小变化放大。
乐器:①打击乐器②弦乐器③管乐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声现象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们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用手敲桌子的另一端,耳朵也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a.空气传声的结果 b.桌子能传声的结果 c.敲桌子声音响度大 d.敲桌子的声音频率高。
2.雷声是下列哪一种物质振动发声的(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气体和液体。
3.沸腾的水会发出声音是因为( )
a.水会传声 b.水蒸气能传声 c.空气能传声 d.水振动而发声。
4.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
5.决定音调高低的条件是( )
a.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发声体振幅越小,音调越高。
c.发声体频率越小,音调越高 d.发声体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6.下列乐器中依靠弦的振动发声的是( )
a.鼓 b.竹板 c.琵琶 d.锣。
7. 下列乐器中依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是( )
a.扬琴 b.箫 c.古筝 d.二胡。
8.码头上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是因为( )
a.汽笛声音调高 b.汽笛声音色好 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大。
9.在敲响寺庙的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已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因为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因为大钟仍在继续振动。
10.当我们站在音箱的正面和背面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差极大,这主要是因为( )
a.音箱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b.音箱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c.音箱可以使声音的大部分向其正面传播,减少了声音向其背面的发散,从而增大音箱正面声音的响度 d.音箱改变了声音的振幅。
11.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在一般情况下是( )
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固体》液体 c.液体》气体》固体 d.固体》液体》气体。
12.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多大的噪声,只要意志坚强就可以克服 b.人对噪声的忍耐是有限的。
c.噪声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 d.人类克服不克服噪声的影响无所谓。
13.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快烧开时,是水的振动发出响声 b.用手臂每秒挥动5次发出来的一定是次声波。
c.常见汽车的喇叭声、火车的汽笛声、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声音不一定都是噪声。
d.在马路的两侧、学校、住宅的周围植树造林,能有效地减弱噪声。
14.“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太小 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d.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15.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6.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发出的,鸟鸣声是靠传到耳朵,而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我们就听到了鸟鸣声。
17.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18.在鼓面上放些米粒,敲鼓时,会看到现象,这说明鼓被敲得越响,会看到现象,又说明。
19.在一根很长的铁制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三下敲击声,其中第一声是传来的,第二声是传来的,最后一声是传来的。
20.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___能传播声音。
21.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___
2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声音的不一样;两个发声体即使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但人耳仍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23.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4.产生声波的条件是。
25.“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是在减弱噪声的。
三、实验**:(每空2分,共6分)
26.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次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填字母序号)。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四、解答题(共34分)
27.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5米/秒。一架在2680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发出来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8分)
2.**利用声纳可测出海里潜艇的位置。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3米/秒,若发出信号8秒后受到从潜艇反射回来的声波,则被测潜艇离**的距离是多少?(8分)
教科版八年级上声现象 物理周测
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1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 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 时间图像,如图 a b 所示。1 观察图 a 可知,甲车在作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 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秒。2 观...
初中物理八年级《声现象》单元分析
声现象 单元分析。单元概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全章教材共分为五节,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 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单元试卷
光现象单元检测试题a卷。一 选择题 1 7小题单选 8 10小题多选 1 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漫反射 c 光的折射d 平面镜成像。2 如图1所示是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 缩小实...